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诸多投资者欣喜于9月份经济数据初现复苏迹象的时候,10月份的PMI 数据犹如当头一棒告诉了大家,复苏之路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容易,可能接下来不管是从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需要花更大力气才能让经济加速恢复起来。今天咱们就用这篇文章来聊聊10月份的PMI数据以及对未来的政策和经济的展望。

我们先来看下核心观点:10月PMI的数据的确是不及预期,主要原因是由于季节性因素影响。比如10月经历了一个小长假,但是从根本上来看,当前的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太稳固,还需要政策的加强发力,不过乐观的是企业的预期大多向好,尤其是大型企业非常乐观。所以笔者认为,短期不必过度担忧经济的基本面情况,后面伴随着增发国债和调整赤字的落地,万亿计划相继实施,笔者相信在接下来半年国内的基本面盘有望保持较高景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们接下来从具体细分来看,从产需的角度来看,制造业PMI超季节性回踩表现出了经济的持续性恢复仍然需要政策加强驱动。10月制造业PMI为49.5%,环比超季节性回落0.7个百分点,再度回到收缩区间。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9%和49.5%,分别较前月回落1.8和1.0个百分点。超季节性的回踩主要由于生产指数环比降幅较大,虽然存在10月工作日较9月少、节前为应对节假日消费需求提前加速生产等因素影响,但还是指向出了经济恢复的内生动力仍然需要加强,自从8月份以来的本轮的经济恢复情况有着明显的政策推动特征,需求的增加或主要受政策支持的影响,这里表明实质性的需求还需要加强,也就是内生动力仍然需要提高。进一步来看,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8%,较前月下降1个百分点,仍处于收缩区间,虽然8-9月出口单月降幅连续收窄,但或主要受基数走低影响,外需方面,仍然需要大力刺激,目前国家主推的一带一路在后面大概率能够起到正向作用,我们也需要持续跟踪外部需求的情况。

从价格方面来看,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带动两个价格指数大幅回落,10月原材料价格指数为52.6%,较前月下降6.8个百分点,产成品价格指数为47.7%,较前月下降5.8个百分点。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指数走弱,尽管原材料价格指数仍在扩张区间,但PPI同比降幅或将扩大,产成品价格指数回落到收缩区间,在10月猪肉价格转降、油价边际下行影响下CPI或有同比下降可能。从行业看,带动两个价格指数下降的主要是原材料行业,原材料行业降价主要是受到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从库存的角度来看,实际补库有可能已然开启,制造业景气传导顺利推进。10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2%,较前月回落0.3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5%,较前月上升1.8个百分点,两个库存指数均仍处收缩区间。从库存周期的运行来看,继8月名义库存增速回升后,9月实际库存增速也出现回升,在稳增长组合拳效能释放下,工业企业整体补库或已开启,本轮补库由高库存占比的中游装备制造业主导,在PMI上也有体现,9-10月装备制造业产需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制造业景气由上游传导至中游,基建方面保持较快施工进度,建筑业景气边际回落但仍位于扩张区间,10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3.5%,较上月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7.2%,连续三个月位于57.0%以上较高运行水平,或说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保持较快施工进度。10月全国人大批准增发万亿国债,其中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同时三季度以来专项债发行提速支持基建项目施工,预计短期内建筑业景气水平仍有支撑。从市场预期来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4%,保持高景气区间,建筑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较为乐观。

从企业结构来看,小型企业开始表现出需求韧性。10月大型企业PMI为50.7%,较前月回落0.9个百分点,大型企业景气水平继续处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48.7%,较前月回落0.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7.9%,较前月回落0.1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均仍处于收缩区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的整体季节性回落中,小型企业反而成为最具韧性的经济主体,除小型企业PMI降幅最低外,小型企业的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反而在上升,这也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现在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持续支持,也就是说虽然仍处收缩区间但逆势上升的需求指数从侧面印证了政策驱动经济恢复的另一条线索——政策落地后大型企业先获订单,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推进订单逐步延伸到小型企业。

从制造业生产相关的高频指标来看,10月以来高炉开工率、PTA产业链负荷率等均较上月走弱,与PMI生产指数边际走弱相印证。制造业产需边际回落,企业采购意愿放缓,10月采购量指数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10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2.5%和47.7%,较上月分别回落6.8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已经连续5个月高于出厂价格指数,购进与出厂价差或使得企业盈利修复受到制约,综上从制造业的角度来说,后续政策的相关刺激预期也在持续加强。

我们再来看非制造业相关,十一小长假驱动的出游带动了交运行业的高景气度。数据显示10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较前月回落0.8个百分点,仍位于荣枯线以上。十一出行带动交通运输业景气较好,生产性服务业继续维持了较高的景气水平,而居民投资意愿仍偏低则需要注意。8月以来多项稳地产政策密集出台落地,但9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降幅增大,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累计同比降幅扩大以及房屋新开工面积仍处于两位数的负增速区间,当前房地产市场仍位于低位。从10月以来的高频数据来看,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二手房出售挂牌量指数波动回升,但二手房成交挂牌价指数延续8月以来的回落走势,且大中城市成交土地占地面积自9月底以来也波动回落,后续稳地产政策效果仍待进一步观察。短期内房地产对于建筑业改善仍将形成拖累,信心不足是导致金融、地产等行业景气较低的主要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当前信心的恢复不仅针对楼市,股市同样也是。而与居民旅游出行和消费相关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综上所述,从接下来的预期看,PMI虽然回落,但大部分企业的预期仍然十分乐观。10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4%,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5%,三者均继续处于高景气区间,市场主体对政策效能持续释放抱有一定期待,从行业看,部分上游原材料行业和中游装备制造业取代下游服务业成为预期最好的行业。那么从现在时间点展望未来来说,增发国债和调整赤字后,PMI大概率将重新回到荣枯线以上。随着万亿国债增发落地,财政发力将有力稳固、扩大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需求恢复态势不稳固的问题,预计11月份PMI将回到荣枯线以上,从数据看,四季度经济增速只要能够达到4.4%就能实现全年5%的增速目标,三季度经济筑底回升的趋势也稳定了市场的预期,有利于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巩固成果,明年一季度,增发国债和提前下达专项债陆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基本面将进一步改善,经济增长有望迎来“开门红”。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所述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指导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