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2月,北京的寒冬仍在肆虐,但在缎库胡同里,一对新人却收到了亲友的祝福。新娘刘松林虽年过三十,但举止优雅,貌美如花。新郎则身材高大威猛,二人十分般配。刘松林是工程兵部门的翻译,而新郎则是一名空军副师级训练员。很少人知道,他们的婚礼还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毛主席亲自牵线搭桥,才让他们能够喜结连理。原来,刘松林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刘思齐。她曾经是毛岸英的妻子,毛泽东的儿媳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她为什么会在1962年嫁给另一个人呢?她的婚姻为什么让毛泽东为之挂念呢?刘思齐是革命烈士刘谦初和张文秋的女儿。早在刘思齐出生之前,刘谦初和张文秋就与毛泽东相识。他们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张文秋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很早就有干革命的念头,在京山掀起了工农运动。而刘谦初则因为曾经护送张文秋购买武器,两人结缘,从而走到了一起。他们都是在农民运动讲习所认识了毛泽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春天,刘谦初和张文秋来到了毛泽东在武昌的住所。此时,张文秋已经有了身孕,刚刚生下第三个孩子的杨开慧端来了水果和茶水招待客人。毛泽东则不无风趣地说道:“我们要不要结成儿女亲家啊?你们屋里全是千金,我们家里全都是大胖小子,这是天作之合啊!”屋里响起了愉快的笑声。没有想到,毛泽东的一句无心之言,竟成了日后的真实。1930年8月,刘谦初前往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但在青岛被敌人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形势紧张,按照中央有关规定,只要有一位同志被捕,和那名同志相关的人员都要转移。为了保证张文秋的人身安全,在组织的安排下,身怀六甲的张文秋来到了上海,在中央的机关工作。不久之后,张文秋生下了刘思齐。刘谦初曾经对张文秋说,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要叫思齐。为了安全起见,刘思齐改名叫刘松林。但毛主席一直称呼她为刘思齐。1931年,刘谦初被反动军阀杀害,英勇就义,年仅3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文秋无比悲痛,但由于儿子刘思齐刚刚出生,行动不便,所以她一直在上海陪伴着孩子,直到他八岁的时候,才带着他一起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张文秋经人介绍再婚,而刘思齐也开始上学。1938年春天的一天,延安党校上演了话剧《弃儿》,刘思齐在其中扮演了一位父母被敌人杀害的革命孤儿。在表演结束时,刘思齐大声呼喊着“妈妈,妈妈”,他的演技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观众,尤其是毛泽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受感触的毛泽东特意让刘思齐再次表演,之后中央领导人和表演者握手时,毛泽东夸赞了刘思齐的表演,并询问了刘思齐的父母。得知刘思齐是烈士刘谦初的女儿后,毛泽东当场决定把刘思齐收为干女儿。刘思齐性格活泼、喜欢唱歌跳舞,成为班上的文艺骨干。毛泽东关心刘思齐的学习情况,时常鼓励她多看书。1939年,刘思齐一家人在途经新疆乌鲁木齐时,被军阀盛世才扣留。继父陈振亚被杀害,张文秋和刘思齐在1946年被营救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延安后,刘思齐成为了张文秋的妻子,毛泽东对他们母女亲自接待并设宴。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也参加了宴会,与刘思齐第一次见面,刘思齐称其为大哥,他也很喜欢这个妹妹。张文秋住在西柏坡,刘思齐常去探望,与毛岸英相见甚频,毛泽东也很乐见两人相处。与稳重大方的毛岸英相处,青春靓丽、活泼开朗的刘思齐更是让毛岸英产生好感。 然而,当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时,却被迫再次分开。1947年,胡宗南执行蒋介石的方案,挺进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执行毛主席的方针策略,和敌人不断地兜圈子。刘思齐和其他解放军一起来到山西,参加那里的解放运动,而毛岸英则在毛泽东的安排下,加入了中央土改团,去地方参加土改工作。在这里,毛岸英接受了更加严格的锻炼,深入了解我国的实际情况。那段时间,他常常要干农活,肩膀与手掌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可是毛岸英心中一直惦记着刘思齐。1948年,参加完土改工作的毛岸英回到西柏坡遇见了刘思齐,这次的见面也让双方明确了各自的心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很是高兴,和张文秋商量着婚事。毛岸英想要早早结婚,可是毛泽东并没有同意。因为此时的刘思齐未满十八岁,而解放区的政策中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却要满十八岁才可以。毛泽东开导毛岸英,指出解放战争正在进入关键时期,各个解放区都需要大量的年轻干部投入其中。他和刘思齐不应该沉浸在儿女的私情之中,要多多为人民作出贡献。等到刘思齐年满十八岁的时候再结婚也不迟,更何况刘思齐已经快到十八岁了。毛岸英终于想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10月的某一天,毛泽东把毛岸英和刘思齐叫到身边,和蔼可亲的对他们说道,“我觉得你们现在差不多可以结婚了。不过咱们不要大操大办,我出一点钱,请几个人吃一顿简单的饭就可以了。至于要请谁,你们自己来决定。”于是在这一年的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终于结为夫妻,而这距离他们初次相识已过去三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大家正憋着一股劲想要干好自己的事情,谁能想到邻国顿时风云变幻,美国介入到了朝鲜内战,一下子就威胁我国东北的边防安全。中国国内的战争硝烟已经远去,没有人想要再打仗了,但是要是任由美国人横插一刀,扶持朝鲜傀儡的话,今后的中国东北将不会安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会大受影响。然而,要让一个小米加步枪的军队去迎战世界霸主美军,这个决心不容易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调兵遣将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林彪,可惜林彪旧病复发,无法支撑如此激烈的战事。不得已之下,毛泽东选择了颇有胆气的彭德怀。而此时毛岸英找到了彭德怀,说了自己想要前往朝鲜战争的想法,彭德怀顿时感到头疼,只得把这个难题交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大手一挥,叫他去吧。这时的刘思齐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正因为急性阑尾炎住在医院里接受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陪伴她度过了两天两夜,在离开前,毛岸英柔情地告诉她,组织派遣他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出差,可能要很久才能回来,如果她没有收到他的信件,不要着急。刘思齐不知道毛岸英即将参与与美国人的战斗,她还没有被告知这个消息。毛岸英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是轻轻地摸了摸她的头,叮嘱她好好养病。毛岸英离开中国,进入朝鲜,在志愿军司令部化名刘秘书,帮助彭老总做一些翻译的工作。在那里,低调踏实的刘秘书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战场上变化莫测,谁也无法保证能完整地活下来。11月25日,一架联合国军的飞机向司令部投下了燃烧弹。为了保护其他战友,毛岸英落后了一步,被燃烧弹的火焰烧死在了司令部里。毛岸英牺牲了!彭德怀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拟好,传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时,他强忍着悲痛,平静地说,打仗嘛,总会有牺牲。但是,经历过许多考验的毛主席能够强忍悲痛,但刘思齐不一定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毛泽东一边处理党政军的大事,一边思考如何向刘思齐交代这个消息。两年后,刘思齐偶然看到一张照片,才得知久未联系的毛岸英参加了朝鲜战争。然而,三年过去了,朝鲜战争即将结束,为什么还没有关于毛岸英的消息呢?刘思齐因为长时间没有联系而苦恼,再次跑到毛泽东身边问道:“爸爸,岸英怎么还没有消息啊?”毛泽东看着她满脸悲苦,下定决心告诉她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毛泽东缓缓地说道:“思齐啊,你要有心理准备,岸英他,他已经牺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思齐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一下子倒在了地上。周总理在旁边不断地安慰她,良久之后,刘思齐才缓过神来,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毛泽东继续安慰刘思齐,他说:“我知道你们感情深厚,一下子恐怕很难接受。想当年你们失去慧妈妈的时候,我至今都无法忘记那一刻。”然后,毛泽东又回忆起自己失去的家人,毛泽潭、毛泽民,这些都是他心中永远的痛苦。刘思齐离开了,毛泽东在她临走之前递给了她三片安眠药,告诉她如果晚上无法入睡,可以吃一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帮助刘思齐走出阴霾,毛泽东在1955年安排她去苏联学习文学,并支持她改嫁的想法。然而,在苏联,由于课程的难度和环境的不适应,刘思齐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她给毛泽东写信表达了转读文学的意愿,毛泽东回信宽慰并支持她的决定。1957年,刘思齐回到北京攻读俄罗斯文学,毛泽东非常关心她的学业,并为她准备了一份长长的书单,上面有很多中国古典小说名著。毛泽东还鼓励她学好中国历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古典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如梭,毛岸英去世已经过去了八年。这八年来,刘思齐一直在思念着毛岸英,毛泽东看在眼里,感到着急。一次,毛泽东发现刘思齐情绪非常低落,他劝她不要沉迷于过去,因为人到老年没有伴侣是很凄凉的。毛泽东提议给她找一个新的伴侣,但刘思齐坚决不改嫁,毛泽东不断地安慰她。后来,刘思齐向毛泽东表达了去朝鲜为毛岸英扫墓的愿望,毛泽东觉得这是她重新开始的机会,于是欣然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毛泽东简化的安排下,1959年,经过分别9年的刘思齐终于来到了毛岸英的墓前。她再也无法忍受心中的悲伤,扑在毛岸英的墓碑上放声大哭。回到国内后,刘思齐患了重病。在毛泽东的鼓励下,她逐渐从失去毛岸英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并安排了工作。毛泽东看着孤单的刘思齐,开始为她寻找伴侣,期间空军学院院长听说了这件事,认为空军优秀的教员杨茂之很适合刘思齐。杨茂之为人忠厚正直,也曾在苏联留学,与刘思齐十分匹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刘思齐和杨茂之在苏联就已经相识,虽然只是见过几面,但并没有交集。毛泽东非常高兴,迅速获得了一份关于杨茂之的报告。他看了一下关于杨茂之的背景资料,觉得非常可靠,也觉得他们很合适。于是毛泽东牵线搭桥,让杨茂之和刘思齐相处了一段时间,双方都觉得很不错。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刘思齐和杨茂之走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1961年12月,刘思齐向毛泽东告知了她要和杨茂之结婚的消息。毛泽东非常高兴,写了两首诗给刘思齐,以作纪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刘思齐和杨茂之在缎库胡同举行了简单而朴素的婚礼,只邀请了双方的亲朋好友。结婚当天,毛泽东特意拿出300元交到了刘思齐的手中。婚后,刘思齐育有四个孩子,其中长子叫杨小英,以纪念毛岸英同志。刘思齐和杨茂之的婚姻生活非常和谐,但刘思齐从未忘记毛岸英,她始终以毛岸英遗孀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每隔几年,刘思齐有机会就去朝鲜祭拜毛岸英,对她来说,毛岸英早已活在她的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0年,刘思齐跟随大部队前往朝鲜祭拜烈士时,有人问她是否为毛岸英颁发了烈士证。刘思齐想了想,发现自己似乎从未见过这个东西。于是她决定努力一下,相关部门很快为毛岸英颁发了烈士证书,并给予320元的抚慰金。刘思齐收到这320元钱时,久久无法言语,她小心翼翼地收藏了证书和钱,因为这是她丈夫为国捐躯的证明。2006年,距离毛岸英牺牲已经55年,年过八旬的刘思齐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去朝鲜,深深地向毛岸英的墓前鞠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在毛岸英的墓前祭拜之外,她还特意去了毛岸英当年牺牲的大榆洞,刘思齐捧着一把黑土,眼中充满了泪水,她说,岸英当年就是牺牲在这里的,这里的土壤蕴含着岸英的灵魂。爸爸生前曾让我有机会来岸英牺牲的地方看看他,现在我做到了。后来,朝鲜艺术家为毛岸英做了一尊半身雕像,并放在万寿台展出。刘思齐亲自来到这里为揭幕仪式,随着年龄渐长,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来朝鲜。

在揭幕仪式上,她感慨万分地说,毛岸英永远是她心中的痛,祝愿中朝友谊长存。刘思齐是个不幸的人,她的丈夫毛岸英为了祖国的永久和平与繁荣,永远地牺牲在了异国他乡。然而,她的命运也有了转机。毛主席对她的关爱让她有机会摆脱过去的困境。此外,她的丈夫杨茂之无私奉献和幸福美满的家庭也符合毛岸英烈士的愿望。人们对刘思齐对毛岸英烈士深厚的感情感到惊叹,我们更应该怀念先烈,继承他们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做出更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