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殷涛介绍,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燃气安全工作,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强力推进专项整治,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上下联动,高位部署推进。着眼形成上下一致、无缝衔接、高效执行的一体化工作机制,省级层面强化统筹谋划,先后组织城镇燃气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巩固提升行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3个波次排查整治。省公安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消防救援总队及时制定印发专项工作方案,专门部署行业领域有关工作。各市、县(市、区)均按要求第一时间制定方案、成立专班、集中办公,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坚持多方协同,凝聚工作合力。省工作专班发挥牵头抓总、协调矛盾、制定政策、督导落实的职能作用,强化调度通报,压实各级责任,传导工作压力。省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强化大局观念、配合意识,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文旅厅、省卫健委等部门加大本行业系统指导力度,推进本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指导各级加大支持力度,推动重点工作落实。组织省工作专班16个成员单位开展包市督导,各市、县(市、区)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形成了工作合力。

坚持精准推进,纠治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各地累计排查用气场所、单位50.97万家,发现隐患20.77万项,整改完成19.6万项,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98个,已全部整改完毕。各地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燃气安全执法11073次,对335家企业实施立案、执法处罚,执法处罚277.43万元,累计查处“黑气瓶”4660个、“黑气站”45个、“问题气”107起。对35家燃气气瓶检验机构开展全覆盖检查,责令停业和处罚13家,责令气瓶充装单位停业21家,紧急召回3.04万只“气液双相”气瓶;监督检查燃气用具生产企业149家、销售企业8354家,督促321家问题单位完成整改,监督抽查燃气用具产品722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71批次、不合格率9.8%。

坚持狠抓落实,强化本质安全。坚持源头治理、体系推进,既注重整改具体问题,更注重及早完善制度,推动燃气安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各地更新改造老化燃气管道1001公里,超年度任务比例11.2%,管道天然气居民用户使用不锈钢波纹管比例达99.8%,全省实现灰口铸铁、30年以上、建(构)筑物占压管道“三个基本清零”,餐饮用气单位入户安检、加装泄漏报警装置和安全宣传“三个基本全覆盖”。省商务厅在临沂市举办全省住宿餐饮行业安全生产培训班,省消防救援总队编制《全省城镇燃气消防安全专项整治餐饮企业检查(自查)手册》,全员组织培训,提高排查质量。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燃气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案例警示教育,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和技能。

下一步,山东将深入推进城镇燃气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压紧压实责任,严格执法监督,全面提升排查整治质量和燃气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