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案例| 6岁自闭症女孩来六一儿童医院干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会主动与人交流!

早在 2016 年,中国首部全面介绍自闭症的行业报告《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就向社会披露了中国的自闭症患者呈上升趋势达千万。其中, 0~14 岁的患儿可能超过 200 万,总体患病率在 1% 左右。男女患病比例为3:1~4:1,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

为了帮助更多的自闭症和其他疑难病患儿能够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我院长期特邀京粤沪专家联合会诊, 11月11日~12日邀请到清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易维芬教授领来院开展MDT联合会诊,面对一些疑难病例,本院专家与易教授针对病情共同探讨、深入分析,立足多学科角度出发,从治疗指导、科普知识、心理调节等多方面进行针对性剖析,联合制定出全面的个体化、科学化的治疗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岁的筱筱在亲戚邻居眼中是个懂事、可爱的小女孩,会自己吃饭、上厕所,还会背单词和诗句。慢慢地,妈妈发现筱筱眼神不对视、要叫她几声才会有反应,也不和别人交流、以前会背诵的诗歌也不会了,只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周围人不关注,刻板的动作也多了。妈妈很担心,查阅资料后怀疑筱筱是不是自闭症,于是决定到医院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因为听说广东六一儿童医院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疗效不错,我们这才在网上预约了徐建华主任的号,从外地赶过来,希望听听专业人员的建议,看看孩子应该怎么治疗。

徐建华主任向家长询问了孩子的情况,观察了筱筱的表现,发现她与人虽然有交流,但主动性交流很差,而且注意力也不能集中。根据情况徐主任为筱筱安排相关检查,根据各项结果显示,筱筱确诊断为自闭症。针对筱筱的检查结果,徐建华主任向家长讲解了自闭症的知识,建议家长让筱筱接受语言、认知、感统训练、注意力训练以及物理治疗,然后为筱筱制定了详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干预后来复诊,徐主任就看到筱筱的病情有很大的改善,从刚到院时的无语言、无对视,注意力不集中,不与人交流到现在会时不时的露出调皮的笑脸,主动跟人交流,注意力集中了不少,会背诵一两首诗歌。筱筱妈妈看到孩子的变化非常高兴,十分感谢徐主任,表示会继续努力巩固治疗,积极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患有自闭症的人由于大脑里连接着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桥梁出了问题,他们没法控制自己的言行,没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像是被关在透明的玻璃墙里看这个世界,他们的声音无法传递给别人,别人也无法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只能用一些“特殊”的行为作为表达他们心中想法的方式。

因此广东六一儿童医院徐建华主任提醒各位家长:自闭症绝非不治之症,因为自闭症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家长们在陪伴孩子时遇见问题,要及时来医院进行检查,避免因为自己的“自以为”,而延误孩子的最佳治疗年龄,导致病情演变,加重治疗难度和延长治疗期。

也不要因为发现的晚,就放弃给孩子就医的思想理念,恢复孩子语言能力、行为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