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世事难料,夜半又鸡叫。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有句话说,吃河豚的人,除了有钱,还多多少少有点在作死边缘试探的意思。怎么感觉我只占了有后半句?
前两天赶集,路过海鲜摊,有个大爷摆着几条河豚鱼(我这是北方叫挺拔鱼,靠海,纯野生的),以前只听说过这鱼有毒,从来没敢尝试。我一下好奇心上来了,就问了一下多少钱?处理好的15一斤,没处理的10元一斤。聚聚们你们那有卖的吗?这行情不得赶紧尝试(作死)?这鱼有毒,有买的吗?大爷说,没事都处理好了。回家洗两遍,正常做着吃就行。各种给我吃定心丸。聊了大约10分钟。搞了两条,大爷还送了我两个鱼肝,还把鱼肝改了刀花,清洗了一下挤了里面的残血,一共花了22元。回到家,这心里一直打鼓。网上各种查,怎么做。最后就加了点豆腐清炖的,确实挺鲜美。比较幸运,还活着~!
带刺的皮没做,我给晾干了

提醒一下:我们叫它挺拔鱼,此鱼味道极其鲜美,但是吃起来有一定的风险。没有经过专业处理
切勿轻易尝试!切勿轻易尝试!切勿轻易尝试!

河豚(pufferfish, puffers),本称河鲀,别名艇巴、腊头等,泛指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的各属鱼类。 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高档水产品,被誉为“菜肴之冠”,但其卵巢、肝脏、肾脏、眼睛、血液中含有剧毒,处理不当或误食,轻者中毒,重者丧命。
因其外形似“豚”,又常在河口一带活动,江浙一带俗称河豚,而山东则称艇巴,河北叫腊头,广东称乖鱼或鸡抱,广西则叫龟鱼。
为大家科普一下河豚到底有多毒:
常言道,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人体最小的河豚毒素致死量是10μg(微克,1微克等于0.000001克)。一个体重60kg的人,服用60ug就能致死,30分钟至3个小时就能出现症状。
一般一只河豚,仅一个肝脏里就有2g毒素,能毒死3000来个人......
据统计,日本在1900年以来至少有6000人食用河豚而死亡,平均每年有70多位受害者。
而根据近几年数据显示:每年均有将近200人因食用河豚而中毒
如果抢救不及时,中毒后最快的10分钟内死亡,最迟4~6小时死亡。
河豚之所以那么毒,是因为它有一种神经毒素——河豚毒素(TTX),这是豚鱼类及其它生物体内含有的一种生物碱。

河豚毒素为氨基全氢喹唑啉型化合物,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曾一度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
友情提示一下,假如你在品尝河豚的时候,突然发现舌尖发麻,之后开始晕眩,那么你就中毒了。
如今,有经验的厨师都是经过绝对专业的训练,以及多年的实践,才能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分清楚一条鱼身上,哪些部分能吃,哪些部分有毒。
让人抓狂的是,河豚鱼的毒性分布有以下五个神奇的特点:
1.河豚鱼体内含毒量在不同部位有差异。一般来说,卵巢含量最多,肝脏次之,血液、眼睛、鳃、皮肤都含少许,肌肉中不含TTX。但鱼死后内脏中的毒素可以渗入肌肉,此时肌肉中也含有少量的TTX。
对河豚熟悉的人就知道,最棘手的就是分辨雌性河豚的卵巢和雄性河豚的睾丸——卵巢是剧毒,但睾丸又是难得一品的佳味。
2.不同种类的河豚鱼其毒性各不相同。如鲀科中东方鲀属的鱼类一般都含有剧毒,而刺鲀科以及箱鲀科的鱼类一般不含有毒性。
3.毒性的地域差异。同一种河豚鱼,生活在不同的海域,捕获后其毒性有显著的差异。
4.毒性的季节性差异。河豚的毒性随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特别在产卵期(12月至翌年6月),毒性很大。
5.一般来说,野生河豚鱼的毒性要强于养殖河豚鱼。
也因此,日本政府对于处理河豚的厨师管控得非常严格,在进入市场接触顾客之前,每一位厨师都要接受极其严格的考试。
通常,厨师要在不超过20分钟的时间里,准确辨别出河豚的种类,并处理好新鲜的河豚。
厨师会先一刀切入河豚的大脑,保证几秒钟内把它杀死。然后剪掉嘴巴、剔除鱼皮、处理内脏... ...剩下的鱼肉就能直接片成生鱼片了。
常言道:
遍尝世间鱼万种,唯有河豚味最鲜。
一朝食得河豚肉,终生不忘天下鱼。

(食用河豚有风险,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