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给出“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的评价。11月15日,平江街道发布全龄共享地图,聚焦“人的一生、人的一天”,以“全龄友好”建设为核心,努力打造温馨、便民、平安、净美、宜居“五个福气圈”,形成“全龄共享 福气平江”基层治理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地图”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试点,推出“十全十美”生活图,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文体服务及游有平江十个方面梳理特色点位,让每个年龄段的人来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都能心之所向,找到自己的欢喜地。

今年以来,平江街道

以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为抓手

紧扣区域实际、紧贴民生需求

不断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水平

全景呈现“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

入户走访,帮困解忧“零距离”

近日,结合“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梅巷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梅巷花园居民朱延萍时了解到,小区里老年人较多,但有一部电梯没有扶手,希望社区协调安装。对此,社区党委与党建联建单位苏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联合小区物业,共同打造“乐心颐养暖心扶手关爱计划” 联建项目,并由该小区物业实施电梯适老化扶手安装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敲门问需、帮困解忧。今年以来,平江街道持续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建立问题闭环处置机制。同时,通过一个综合窗口、一份服务清单、一本业务手册“三个一”全科社工服务模式和一本民情日记本、一张社情民意联系卡、一份走访应急物“3+N”民情暖心包配置,为社区工作者赋能增力。截至目前,平江街道通过入户走访,收集、发现问题308件,均通过街道及社区协调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方发力,人居环境展新颜

最近,北园新村居民发现,安保人员戴着头盔、身着制服开展路面巡查已成常态,同时,他们还协助社区开展楼道杂物清理工作。“看着我们老小区的环境越来越好,生活在这里也越来越舒心!”北园新村的居民说。今年8月,随着“城市物业”进驻,无物业小区住区的环境卫生有了极大改善。无独有偶,在曹胡徐巷76号大院改造过程中,大儒巷社区党委牵头探索3.0版社区板凳议事会,以居民参与为主体,共建单位融入助力,专业社工指导借力,完善“我家在九巷”共治大院建设服务模式,优化辖区居民居住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江街道有很多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零星楼宇和开放式街区。近年来,平江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融合社区联动、物业提升和居民参与,对蕴秀园等具有专业化物业管理条件的老旧住区,指导成立业委会或物管会,充分发挥国资或社会化物业作用;对曹胡徐巷1号等古城内无物业管理的老旧住区,依托“城市物业”试点工作,实现物业服务“从无到有”、服务标准“从有到优”的转变;对于古城外暂不具备条件引进物业服务的老旧住区,依托综合行政执法、市政养护、居民志愿者等力量,制定居民公约和大院公约,提升长效服务水平和覆盖范围。

量身定制,凝聚发展新活力

位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仓街109号的文创店,从事书法培训、文创产品定制等服务。3年前,85后新苏州人钱文慧被“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水城风貌所吸引,来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创业,希望通过自己制作的文创产品,展现姑苏人文的独特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进一步增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生机活力,今年以来,平江街道在区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聚焦平江路沿街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量身定制”政策集锦、创业指导、投融资扶持三大类创业服务清单,打造“有扶持、有创意、有活力”的“创业小店”特色街区,形成小店创新创业集聚发展。得益于优质的创新环境,钱文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平江十二景”制作成文创书签等文创产品,通过多种形式,赓续姑苏文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年龄层都有自己的生活主场

平江街道将

力推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

迈上新台阶

让广大居民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现代化生活

让游客充分感受古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