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2日,部队开始强渡乌江,到了7日,先头部队就进入了遵义。由于进入贵州后,部队一直打胜仗,有了一个放松休整的机会。

领导层决定趁此机会,落实黎平会议的决议,要在遵义召开一次大会,检查评定黎平会议的决议,并检查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军事经验和教训。

1月15日,万众期待的遵义会议终于召开了,而更激烈的争论也开始了。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期间,最重要的转折点,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如我们想的那样。

强渡湘江后,红军上下都沉浸在一股悲伤、低迷的气氛之中,很多人都对红军的未来产生了迷茫,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不知道前途命运为何。

自从红军建军以来,还没有打过像湘江战役这样的惨败的战斗,巨大的军事失误,也动摇了李德和博古的领导地位,很多作战员都质疑李德的军事指挥能力。

面对质疑声,李德却将湘江战役失败的责任,推卸给了负责掩护中央红军渡江的红九兵团22师师长周子昆。任何是周子昆作战不力,所以才出现了这个情况。

继萧劲光后,李德又要枪毙周子昆。

毛泽东千说万说才阻止了李德,而李德也给教员安上了一个“维护残兵败将笼络人心”的大帽子。

面对李德的无端指责,毛泽东和王稼祥直接点出继第五次反围剿以来,一系列的败仗都是由于军事指挥错误而导致的,矛头直指李德。

这个时候的李德得了恶性疟疾,身体比较虚弱,听到这样的话很激动,反而更说不出什么了。

渡过湘江后,包括教员在内,很多人就建议要开一个会,总结长征以来的经验和教训。

博古和李德心知肚明,开会自然是要总结教训的,是要抓责任人的。

为了躲避责任,就一直推迟开会的时间,用时机不佳、行军要紧等理由将其他人搪塞过去了。

12月11日,红军占领了湖南西南部的通道县,有了一丁点的喘息时间。时间紧迫,次日便召开了紧急会议,也就是通道会议。

与会人员有:博古、朱德、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和李德等七人参加。会议着重讨论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问题。毛泽东极力说服博古等主要领导人,建议放弃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到川黔边建立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的建议,得到与会多数人的支持。

但李德等人拒不接受。

李德和博古还是坚持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

当时负责决策的是三人团,也就是李德、博古、周恩来,他们三个人有具体分工,李德负责军事,博古负责政治,周恩来负责和下面的部队沟通,将决策落地执行。

李德和博古不同意更改行军方向,领导人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未能就战略转移的方向作出决定。

但通道会议也不是一无所得。

在会议后半段的时候,李德羞愧难当直接离场。

博古独木难支,面对朱德和周恩来的质问,无奈同意可以先往西边走,避开国军的集结点,但主要方向还是伺机寻找机会,北上与贺龙他们汇合。

老蒋没有预料到红军会突然来了一个大转弯,从湖南到贵州的方向,并没有布置很多兵力,所以红军行军速度很快,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到达了黎平。

1934年12月15日,先头部队到达黎平。

分散在部队中的中央委员们,也在16、17日陆续到达。

朱德和周恩来提出要继续往西走,往贵州走,但李德依旧不同意,还是坚持要找机会北上跟红六、红二军队汇合。

18日,委员们都到差不多了,毛泽东就建议开一个会具体讨论一下红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朱德和周恩来等人都同意了。

周恩来主持会议,参加者有博古、朱德、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陈云、刘少奇等。

李德因病没有出席,这对于博古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坏消息。

会议继续讨论红军的战略方针与进军路线问题。博古仍坚持中央红军进入湘西北,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意见。

毛泽东主张放弃原定计划,改向黔北进军,创建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根据地

通道会议上,两拨人就因为这个问题吵得很激烈,而在黎平会议上,周恩来气得都开始拍桌子了。

经过激烈争论,毛泽东的建议得到与会多数同志的赞同,决定放弃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

同时还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以便审查黎平会议的决定和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也就是后面的遵义会议。

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最后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方针。

这次会议开完后,红军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改善,以前被李德打压的同志,又重新获得了重用,比如刘伯承,以前被李德和博古故意打乱的编制又重新整改了,人还是那些人,但整支队伍的气质陡然一变。

滇军的战斗力有点差,整改完的红军在贵州如入无人之境,连克七座县城,打了不少缴获颇丰的战斗,极大恢复了中央红军的元气。

第五次反围剿以来,中央红军接连受挫,最主要的问题是军事指挥权被李德一个人掌握了,其他人没有权力干涉军事指挥,这才导致红军屡屡犯错。

故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所犯的一些错误,李德和博古要负主要责任。

1935年1月1日,进入贵州的中央红军,在猴场集结,准备强渡乌江,在猴场,领导层利用间隙时间又开了一次会。

会议的主持者还是周恩来,参加者有博古、毛泽东、朱德、张闻天、陈云、王稼祥、刘少奇、邓发、李德等。

这次会议的主要讨论内容就是批评李德和博古的错误。

最后领导层达成一致意见,取消李德的军事专断权,重新恢复集体领导军事的制度,改变了军事决议由李德个人包办的状况。

这意味着此前被孤立的教员,又有了说话权,又能为组织贡献自己的军事才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