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17日,为期两天的第三届山东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研讨暨助力黄河战略乡村振兴现场会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召开,展示成果,汇聚力量,画出社区治理“同心圆”。

近年来,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建设幸福家园的重要力量。胜利街道依托各项政策支持,探索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助推居民参与式治理的新路径,让每个居民都成为有组织的人,破解参与基层治理时居民群体固化、参与方式散乱无序、参与项目不可持续等难题,加速推进幸福家园建设。截至目前,街道建成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孵化基地)1个、累计孵化社区社会组织356个,落地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合作项目235个,带动78000多名居民加入,居民组织化程度持续提升。

创新孵化机制,让参与群体更广泛

组织挖掘居民新能人,扩展能人参与面。实施“幸福小区建设工程”,把组织体系延伸入户、深入家庭。开展参事议事行动,每家推选一名庭户长,线上线下共办共评网格—楼栋—单元—庭户四级公共事务,推进居民的事居民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实施能力共享行动,以庭户为单位,对接公示兴趣、特长、专业、能力清单,开展资源共享、邻里互助。实施服务揭榜行动,社区党组织发布群众需求,由庭户主动揭榜,以积极行动换取幸福积分,实现居民自我服务。通过实施“幸福小区”建设工程,开展三大“幸福行动”,以庭户为基本单位寻找“积极行动者”、挖掘新能人、组建“能人库”,解决参与基层治理居民群体固化问题。

新能人孵化社区社会组织,拓展组织参与面。实施“幸福圈建设工程”,围绕居民共同关切,由新能人领头,开展定向活动、寻找参与伙伴、形成活动群体,由能人挖能人、以居民带居民,联动建组织,引导新能人群体在街道备案成立社区社会组织,打造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成效共评的党建引领居民共治幸福体系。

联合会引导组织建设,扩大居民参与面。依托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打破传统“就组织抓组织”的培育模式,将全街道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幸福公益市集、社区运动会、四邻议事、志愿服务、文艺演出等方式有序融合在一起,让组织链接组织、组织带动组织、组织孵化组织,满足居民跨区域、跨行业、跨组织、跨时段的多元化参与需求,让居民随时随愿参与幸福家园建设。

建强发展机制,让参与形式更规范

制定发展标准,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党建灵活高效。组建多元化功能型党支部,通过社区党委引领,针对不同领域社会组织的不同特点,采取发挥个性、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平台共享等有效手段,组织引领辖内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动时间空间、活动开展方式、服务群众内容、参与治理途径进行有针对性地安排、调度、指导,对党建引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形成首个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规范化标准和星级评估体系,保障社区社会组织既有规范引领,又能特色发展。

做优服务平台,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管理规范有序。打通“线上+线下”社区社会组织管理运行“双通道”。线下打造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与发展中心,由联合会开展实体化运营、枢纽化扶持、联合型发展,提供党建指导、分类管理、评星定级、资源链接等全流程服务保障,成为组织培育孵化、协同发展的“大本营”。线上在全省率先开发“益四邻”云平台,将社区社会组织党建、供需精准匹配、项目流程管理、服务方案路演、绩效第三方评价、结项报告定制等全部功能线上运行,强化过程留痕和公众监督,社区社会组织运行更透明、更规范、更有序。

实行社区提案,推动社区社会组织运行自主高效。深化“社区提案式”社区社会组织成长机制,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沉到社区、落到小区、嵌入网格。通过社区提案分级办理,丰富完善收集、审议、形成、联动执行、评估、公示“六步”全链条民主协商闭环流程,引导居民诉求有序表达,将不同发展阶段的社区社会组织吸纳进来,通过理性协商、民主决策,实现提案项目就近就快办理,推动社区公共事务集体行动。

完善保障机制,让参与项目更持续

三源统筹,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发挥党组织牵头作用,形成“财政资金+社区基金+项目众筹资金”“三源”保障格局。汇集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专项经费、项目经费等财政资金,建立社区治理专项资金,通过明确申请标准、规范使用流程、过程跟踪审计,项目化扶持组织发展。以慈善信托方式,在社区基金下成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微基金,推动资金灵活使用、保值增值。探索建立社区微项目资金众筹办法,推动“居民筹、组织办、基金配比”,助力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自治运行。

场景释放,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机遇保障。全面释放项目、空间、消费场景,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挖潜拓面。释放项目场景,在公益创投大赛基础上,探索“小额资助”创投新模式,提供“种子金”,推动实时办活动、做实事、解难题。释放空间场景,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空间共营,提供公共服务,实现“空间换服务、空间换资源”。释放消费场景,探索“公益+低偿+商业”服务模式,围绕居民需要,由社区党组织领办社区企业、开办社区工坊,邀请组织入驻成为合伙人,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

选贤带群,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能力保障。以政治育新能人,把新能人发展成为党员,在党员中挖掘新能人,选取政治素质高、服务奉献意识强的党员,作为党建指导员,发挥酵母效应,确保社区社会组织为党所用、为民服务。以德治育新能人,加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将社区公共精神通过议事协商、志愿服务、地景营造等融入居民生活场景的方方面面,以文化涵养能人。以才智育新能人,依托四邻责任治理学院,将培训赋能的主体扩大到社区社会组织骨干、热心居民,“双报到”党员等,通过轮值研讨、路演拉练等方式,实景实训、赋能提升,增强多元主体实战能力,推动可持续良性发展。

通过几年的党建引领社区社会组织探索实践,胜利街道初步达成了预期成效。

逐步实现“让每个居民都成为有组织的人”的治理目标。通过实践探索、积极推进,指导社区实现为民服务、公益慈善、文体活动、邻里互助等类型的社会组织全覆盖,累计孵化社区社会组织356个,带动78000多名居民加入,居民组织化程度持续提升。

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全域推进。通过将党建引领贯穿社区社会组织挖掘培育始终,建立以党员居民为主体的社区治理“新能人库”,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支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在矛盾调解、议事协商等基层治理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基层治理成效日益凸显。截至目前,累计链接158个社会资源成为“幸福合伙人”,落地实施235个社区社会组织合作项目、惠及10多万居民群众,党建引领下的城乡基层治理越做越实靠。

打造了居民参与式治理共建幸福家园的“胜利路径”。居民参与率有效提升,累计20多万人次居民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参与活动、提供服务、成为骨干,党建带四邻、四邻带全民成为街道持续推进的群众工作法,居民“主人翁”意识逐步增强,初步形成居民参与式治理、共建幸福家园的“胜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