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湖南自贸试验区能级提升,助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近日,湖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启了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金点子”全球有奖征集活动。

2020年9月,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湖南自贸试验区)扬帆起航。3年来,湖南自贸试验区进口“一产业一园区一走廊”战略定位,探索形成湖南特色制度创新成果84项,新设企业3.5万多家,2023年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到全省总额的近三成。

但与此前获批的一些自贸试验区相比,在创新突破、产业赋能、辐射带动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空间和潜力。此次“金点子”全球征集有奖活动,着力破解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促进湖南自贸试验区更加高质量发展。

高奖励征集“金点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15日上午,湖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召开了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金点子”全球有奖征集活动新闻通气会。本次“金点子”征集活动最高奖励金额为20万元。

通气会上,湖南省自贸办专职副主任廖光辉对此次活动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他表示,本次“金点子”重点方向是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创新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加快形成“一产业、一园区、一走廊”战略优势,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等等。因此,“金点子”要突出湖南特色、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大突破等。

为确保此次活动的评审结果公平公正,省自贸办将邀请专家组成评审团,并制定评审方案,明确相关评审标准,通过“盲评”形式开展评选,同时创新引入答辩环节,进一步丰富评选方式,提高评选质量。

其次把最终评选出来“金点子”转化成“金方案”和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金果子”。此次活动之后,省自贸办将常态化开辟“金点子”征集渠道,广泛吸纳全球范围内社会各界对于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好建议,并适时组织评选和奖励。

据了解,本次活动共设立10名优胜奖。其中,一等奖2名,分别奖励20万元;二等奖3名,分别奖励10万元;三等奖5名,分别奖励5万元。

三大片区大放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3年来,湖南自贸试验区形成的84项特色制度创新成果中,“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市场化升级”“国际邮件、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业务集约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等7项制度创新成果,被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在全国复制推广和推介。商务部研究院评价,湖南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质量步入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一方阵。

为地方谋发展,湖南自贸试验区培育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

长沙、岳阳、郴州三大片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截至今年7月,三个片区累计引进重大项目327个,总投资5138.61亿元,其中三类500强投资项目48个,投资额1160.2亿元。目前,三大片区产业定位和布局清晰,差异化发展你追我赶,来势喜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年来,长沙片区围绕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立足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政策链,开展了一系列集成式制度创新。

3年共有18项制度创新成果入选全省首批改革试点经验和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占全省的82%。长沙片区打造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市场化升级新模式,联动政府、企业和专业机构,约定转型成效,提前给予支持,提升了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该模式入选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

同时,长沙片区利用区块链技术,对企业知识产权进行数字化“前置保护”,完善了知识产权体系中商业秘密的保护方式。这一模式入选商务部研究院《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报告(2022年)》。

除此之外,岳阳片区加快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引进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新材料产业规模快速扩大,整车、粮食、橡皮等大宗进口贸易快速发展。郴州片区建设有色金属创新发展示范区,2022年获评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今年引进实体投资项目8个、矿贸及总部经济项目10个。

借鉴经验 积极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13年8月至2020年9月,国务院先后批复成立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贸港,赋予自贸试验区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形成经验、复制推广的使命。

今年是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十年磨一剑,我国自贸区已经从“试验田”建成“高产田”,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

具体来看,各自贸试验区深化差别化探索,围绕生物医药、海洋经济等重点领域,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例如,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了围绕“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六大产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天津自贸试验区聚力发展融资租赁产业,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各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方案,明确了自贸试验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差别化探索,促进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此外,广西自贸试验区探索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海铁联运系统集成改革等;东北地区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产业管理模式创新、加强与其他地区产业合作……贸易、投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探索,推动了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自由便捷流动,将自贸试验区打造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同样处于内陆的自贸区,湖北自贸试验区聚集光电子信息企业超过1.6万家,成为中国光通信领域最大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江苏自贸试验区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4000多家,年产值超过4000亿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逐步形成,创新链、产业链深度对接,推动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自贸区虽然成立时间相对较短,但可以博采众长,充分借鉴全国各自贸区经验和教训,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改革创新工作。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域展示馆参观时就表示,湖南自贸试验区要对标先进、瞄准一流,学习和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先进经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发展所需、企业所难,持续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让湖南自贸区的“试验田”,变成制度创新“示范田”、开放发展“丰产田”。

接下来,湖南自贸试验区将根据制度创新需求,结合自身现有的发展条件和水平,主动选择CPTPP等自由贸易协定中某个具有先进性的条款规则,如竞争政策、知识产权、跨境服务贸易等。

开展分阶段分步骤的先行先试,为高标准规则在更大范围的推广进行压力测试,并相应推出公开、统一、透明、稳定的规则体系,更好地发挥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作用,推动形成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打好基础。

此外,据廖光辉介绍,三年来,湖南自贸试验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未来湖南自贸试验区将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做好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文章,做好优势产业国际化开放发展文章,做好区域协同联动创新发展文章,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级,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建设贡献自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