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春来,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云掩柴门,钟儿磬儿在枕上听……”最近,在西美巷咖啡店,两位00后青年昆曲演员为游客们带来一段昆曲传统剧目《玉簪记·琴挑》,除了可以近距离观赏昆曲表演外,市民游客还可以品尝以昆曲经典剧目命名的咖啡,学习和体验昆曲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姑苏区沧浪街道全面梳理西美巷所在的33号街坊资源,挖掘新空间,营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让老街巷焕发新活力,成为新的打卡点。

咖啡“潮”业态

消费新体验

如今,喝咖啡成了年轻人的新时尚。当昆曲遇上咖啡,两者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西美巷44号的KUN COFFEE主打的就是“让昆曲‘破圈’”,主理人之一的90后万鹏程曾在苏州昆曲学校当了6年老师,之所以转行开咖啡馆,一来对咖啡很热爱,二来不管登台唱曲,还是课堂教学,他都觉得昆曲不应该只限于此。

万鹏程利用自身专业,将昆曲与当代潮流融合,让更多人通过咖啡了解昆曲文化,感受昆曲的美,“将传统的昆曲IP融入咖啡,以昆剧传奇的才子佳人为故事景深,唤起更多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打造苏州人自己的国潮咖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美巷宋代名叫和丰坊,因为明代是米行集中地,又被叫作“西米巷”,巷内有为明代苏州知府况钟修建的况公祠,还曾住过一代名医叶橘泉,以及雷允上国药店原业主雷盘如的旧宅。

如今,西美巷分布着不少小而精的独立咖啡馆,集合了各种风格的咖啡品牌,为追求新鲜事物的年轻人提供了新选择。比如以“豆浆”命名的咖啡店,是因为主理人希望“喝咖啡,可以像喝豆浆一样,成为生活的一种日常”。KISS咖啡馆的logo是一个可爱的宇航员小人,装修风格是偏复古的工业风,顾客可以走到咖啡师旁边,近距离观看咖啡的出品全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种咖啡“潮”业态,为年轻消费群体营造潮流休闲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让古老的街巷焕发新的活力。

古今融合

提升街区活力

33号街坊位于沧浪街道西美社区,东起人民路,西至养育巷,南邻道前街,北依干将路,辖区面积0.16平方公里,其中有大石头巷、柳巷、东美巷等纵横交错的古街小巷12条。辖区有省保单位大石头巷吴宅,市保单位况公祠、南半园、使徒堂,控保单位承谵安故居、秦宅、万嵩源故居等,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以来,为了实现净美街巷常态化管理,沧浪街道将33号街坊整体划为净美街巷重点提升区域,全力打造净美街区。随着街区风貌的提升,不断有潮流新业态入驻。如今,除了西美巷的潮流咖啡店,33号街坊内的大石头巷、柳巷等街巷也吸引着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古着不仅做工精致,而且在古着店里淘货时有一种发掘宝藏的体验,很有意思。”在大石头巷,一些古怪可爱的古着店为这条小巷增添了几分复古气息,成为年轻人超爱的网红打卡地。在柳巷,一些理发店、咖啡店以“萌宠”为IP形象,突出“宠物友好”,有趣新颖的经营模式得到年轻人的追捧。此外,复古音乐店、民宿等业态的加入,让街巷消费活力持续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今交汇,业态融合,33号街坊正从粉砖黛瓦的古宅集聚地打造为集历史、时尚和烟火气的特色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