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了解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人,没有人不知道上甘岭战役。

如果说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的立国之战,上甘岭战役就是“国魂之战”。

在全世界没有人看好中国的情况下,中国人用自己的血肉和智慧打赢了这场战役,打赢了对面不可一世、未逢一败的美国军队。

这一战结束后,上甘岭战役被美军写入了西点军校教科书中。

图|美国西点军校近照

在美国所有军事院校选择中国军队课题时,都一定会研究两个问题:上甘岭战役和雷锋现象。

而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困惑着:为什么当时武器设备精良的“联合国军”,却打不过我们的志愿军呢?

在实力对比上,我们肯定是不占优势的。

从兵力上来看,43天里美国和韩国军队总共投入了4万兵力,中方投入大约4.3万,基本是持平的。

但在军事物资上,刚刚建国的中国比起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差远了,特别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和军事制造能力。

图|上甘岭战役油画

在上甘岭一战中,中方消耗弹药5500吨,而美方所消耗的高达两万多吨,我们仅仅是对方的四分之一不到。

若论高端武器配置,我们就更是远远不及了。

在这一战中美方光是飞机就投入了三千多架,坦克和火炮可以说是源源不断;而中方这些武器设备甚至都不能用比美方少多少来对比,而是干脆没有:没有飞机,没有坦克,只有供给有限的炮弹。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能打赢美国,才是美国人最困惑的原因。

此前未尝一败的美国人,就算是为了面子也不会轻易承认自己在上甘岭战役中失利,但是事实由不得美国人否认自己的失败。

图|朝鲜战争爆发期间,美军随军记者拍摄的彩色照片

从伤亡人数上来说,志愿军伤亡约1.15万人,美韩军队伤亡约1.5万人;从战略目标来看,双方当时都觉得继续打下去已经没有任何好处,因而都只是想要拿到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以求在谈判桌上多一点主动权,显然美韩一方的战略目标也没有达成,最后被迫答应了以实控线,即三八线为界停火。

总的大战略目标没有达成,其他的目标如伤亡人数、投入军队数量等也远超美军原本的预料。

当时麦克阿瑟将军已经被停职,继任的范弗里特是火力制胜论的坚决拥护者,战争中所使用的弹药量之大多次创下美军纪录。

由于上甘岭很小,只能布下大约两个连的兵力,所以范弗里特原本的计划是通过7个步兵营加18个炮兵营,以200架飞机形成空中压制,在200人的损耗内拿下上甘岭。

但是在战斗第一天的损失人数就远远超过了200。

图|范弗里特旧照

范弗里特的沙盘推演做得很好,美军的算盘打得也不错,但是他们都忽略了人力的要素。

中国人常说人定胜天,通过人的努力甚至可以改变所谓的“天意”,更何况当时在上甘岭努力的并不是一两个人,而是所有在前线的战士,他们的身上又凝聚了全体中国人的意志。

这一点,即便是美国已经和中国人在朝鲜战场上打了两年的时间也没有认识到。

具体来说,美军的失败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中方各级指挥员的正确指挥。

图|毛主席老照片

中国军队陆军作战经验非常丰富,在常年的抗战和解放战争中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唯一欠缺的是没有经历过现代化战争的经验。

但是中国人的魄力是一等一的。

在出兵之前,毛主席就曾经强调过:“应该给美帝国主义这个世界各帝国主义侵略阵营的头子一个打击,把它的气焰压下去。”

在这股魄力的指导下,尽管我们缺乏现代化战争经验,但“战略上藐视敌人”的气势足够了。此外,中方指挥员的优秀作战经验带来了非同一般的大局观和战术直觉。

在之前的战争中,志愿军已经通过5次运动战役俘虏、击毙地方军队23万余人,成功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图|抗美援朝战争示图

此时美军的强硬态度已经有所动摇,转为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是谈判也是需要有筹码的,所以美国也在暗搓搓地准备打出一场“大胜”。

我军指挥官预判到了这一点,并判断对方可能在中部战线发动较大规模的攻势,于是在西方山和五圣山两个方向加强了防御攻势。

后来美韩军队果然在10月份从上甘岭开始向五圣山发起冲击。我军有着比较充足的准备,为赢得上甘岭战役奠定了基础。

在我军的指挥中,如何应对范弗里特的火力制胜战术也是前线指挥的重点。

当时志愿军战场的最高指挥员是王近山,他有一个绰号就做“王疯子”,这是因为他在指挥作战的时候有一股压倒一切的霸气,邓小平都称他为“一代战将”。

图|王近山老照片

在上甘岭战役期间,王近山坚持寸土不让,使用坑道作战、引导火力作战等方式破掉了美军的火海战术,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之一。

而坐镇道德洞指挥的秦基伟将军七天七夜没有睡过一秒钟。

10月30日,他指挥一线步兵佯动诱敌深入,在敌人冲出工事之后,将已经延伸出去的炮火大量收缩于一点,杀伤了大量敌人步兵,经过一小时激战后全歼敌人四个连的力量,收复了白天被敌人夺去的高地。

这一次战斗被秦基伟称为“打顺了”,但也无疑体现出了指挥员的精妙指挥。

第二,志愿军的英勇无畏精神。

图|秦基伟老照片

谈到人民解放军有多么英勇,不顾个人牺牲,相信每个中国人都能滔滔不绝地说上好久。

然而从我们现在的情境出发,与六十年前的志愿军战士共情是很难的,对于当时的美军来说就更难以理解为什么志愿军战士会始终有着宁死不投降,伤亡率超过80%、90%甚至全排、全连阵亡也死战不退的精神。

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仇恨的力量。

虽然两国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正义一方,但是美国在解放战争期间对国民党军队的支持已经让我军很不爽了。

发动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又公然违背国际条约,在东北地区散布大量病毒性导弹。

图|参加朝鲜战争的中国志愿军部队

鼠疫、霍乱、伤寒……大量致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病毒导弹打在了东北的土地上,这是极其卑劣的行径,也激起了志愿军战士心中刻骨的仇恨。

那么在前线的志愿军部队到底有多么英勇无畏呢?

我们不说冠冕堂皇的话,就来看看那一场战斗中的英雄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我们从小听到大的黄继光了。

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打响的第五天晚上,黄继光所在的六连部队在与美军激战后,接到了攻占高地的任务。

图|连环画中的黄继光

然而时近20日拂晓时,六连仍受阻于美军零号阵地,当时的伤亡已经很严重了,几批爆破手都在冲击途中身亡了。

在这一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带领两名战士执行爆破任务。没等他冲到既定位置,两名战友已经一牺牲,一重伤,黄继光自己也多处负伤。

但他没有放弃,借着炮弹爆炸的烟雾掩护继续前冲,在临近美军中心火力点的时候甩出最后一枚手雷,炸掉了半边火力点,自己也被爆炸震得昏了过去。

不一会儿部队发起了冲锋,美军残存的机枪又响了起来,黄继光因枪声大作而醒来,看到了自己部队的攻击因机枪受阻的状况。

当时他是距离美军火力点最近的人,但是手中没有弹药。

图|黄继光老照片

为了部队的胜利,他忍着自己负伤的剧痛爬起来,找到地堡射孔,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枪口,为部队冲锋争取了时间。

在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全歼守卫的1200多名美军后,看到黄继光的身体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腿已经被打断,城堡前甚至没有流血——因为血已经在他爬到地堡的路上流光了。

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并不是唯一一个以自己一人牺牲换取大部队胜利的英雄,还有用身体连通线路,保证指挥联络通畅的牛保才;一人在阵地坚持战斗,击退敌军40多次冲锋的胡修道。

还有通讯员王成,在全连牺牲,自己被敌人围攻的情况下,用自己身上背的话务机通知己方部队向自己开炮,用自己一个人的性命换取了敌人数十人的伤亡。

据统计,在这14天中,通过拉响手榴弹、舍身炸碉堡等方式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就有至少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