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家迎万客”乡村深度游

南猛苗寨位于雷山县的大山深处,是具有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村落,被誉为“芦笙舞艺术之乡”。多年来南猛村民大多依靠种植苞谷、水稻、地瓜为生,缺乏产业的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猛村村貌)

雷山县委县政府指导下,今年苗年节期间,国华文旅集团将“南猛民宿+长桌宴+篝火晚会”包装成为“万家迎万客”乡村深度游产品,上线“智游雷山”全域旅游生态平台销售。短短2天时间,85个席位一售而空

据统计,11月15日—11月17日期间,南猛村共迎来游客150,带动村民增收近5万元人民币。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利用数字化手段赋能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游雷山全域旅游生态平台“万家迎万客”产品)

数字化产业助力村民吃上旅游饭

村民余汉学和文海英夫妇是南猛村笠泊山居民宿的老板,原先一直在家养猪。看到国华文旅在南猛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他们也动起了心思。在国华文旅的帮助下,余汉学又投资了20万元,把家里新修的房子改建成民宿,并在今年苗年节前正式营业。三天来,他们家客房+长桌宴总计收入2.4万元,销售自酿米酒、自产腊肉收入4000多元,甚至还收到了明年鼓藏节定金1万元。虽然小两口忙的脚不沾地,但心里乐开了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笠泊山居民宿老板,南猛村民余汉学、文海英夫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游客挑着礼物进苗家,满满的仪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唱起苗歌迎贵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验高山流水酒,感受苗家人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江苏省的游客对长桌宴美食赞不绝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起篝火跳起舞,芦笙不停舞不停)

78岁的杨炳珍婆婆是南猛村脱贫户,儿子常年在福建打工,婆婆靠帮人染土布、做衣服维持生计,一年收入不到2千块钱。这次南猛村来了150位游客,婆婆手工缝制的苗服一个晚上就卖了4000多块钱,婆婆乐的合不拢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炳珍婆婆和国华文旅集团驻南猛村代表史庆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游客林先生体验杨炳珍婆婆的手工苗服)

数字赋能,探索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这次南猛村“万家迎万客”产品卖的这么好,离不开“智游雷山”全域旅游生态平台的帮助。“智游雷山”是由碧桂园集团捐赠,由国华文旅开发实施的雷山县域智慧文旅平台。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把雷山县旅游流量疏导到周边村寨,从而实现“多留一天,多住一晚,多消费一点”的目的,同时也能有效缓解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的流量压力,帮助其他村民也能吃上旅游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游雷山上线“苗年节地图”产品)

借助2023中国·雷山苗年暨鼓藏节的游客流量,“智游雷山”首批累计帮助南猛村实现旅游收入3.3万元。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数字赋能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道路。

下一步,国华文旅将加大力度推进“智游雷山”全域旅游生态平台的建设运营,将更多村寨的“万家迎万客”乡村深度游产品上线到平台,用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