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者: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草人:蔡华伟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全国营业性演出34.24万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78.76%;票房收入315.41亿元,较去年增长453.74%。

今年以来,演唱会、音乐节人气上升,新业态、新场馆演出增多,娱乐市场份额逐渐增大。显示市场活跃,为消费市场带来新活力。

“到2023年,全球演出市场将持续增长,供需强劲,市场充满活力。”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燕分析,大型演唱会音乐节、小剧场、新空间等将共同推动演出消费,演出相关消费大幅增长。

音乐会和音乐节持续受欢迎,跨城市观看音乐会已成为消费者的一种趋势。

门票热销,音乐会场馆都已售空。今年以来,大型演唱会、户外音乐节的受欢迎程度持续增长。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全市共举办大型音乐会、音乐节演出1137场,观众1145万人次,上座率超过60%。

潘燕表示,从总体市场来看,音乐节、音乐会的强劲巡演效应较为突出。预计仅今年中秋、国庆期间,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活动将带动交通、食宿、旅游、周边购物的充分消费超过20亿人次元。

潘燕表示,从第二季度开始,音乐会、音乐节进入了稍微紧张的时期。仅五一假期,北京就举办了三大音乐节。 5月底至6月初,新疆还举办了三届音乐节。

观看全城演出已成为消费者的一种趋势。 “一些著名歌手在北京等地举办的演唱会,大量观众涌入城市各地观看演出,凸显了演唱会对文化和旅游消费的促进作用。”潘燕说。

新业态、新空间的表演越来越受欢迎,表演的集体影响力越来越凸显。

以艺术门类多、表现形式多为特点的新艺术形式,成为演出市场的活力元素,不仅改善了演出产品供给,也刺激了充分消费。今年以来,小剧场、新空间的演出场次和票房收入每年都大幅增长,演出十分活跃,吸引观众众多。

艺术聚集地已成为消费热点,艺术聚集效应明显,尤其是拉动假日经济。剧场内外的消费空间不断拓展,使得新艺术领域的观剧不仅仅局限于观看剧场,也让消费的体验更加丰富多样。

今年以来,天津和平区积极培育民园广场、先农大院、民园西里等“酒吧+音乐会”场馆。上海举办了全球最大的演艺消费节,并设置了一系列备受喜爱的现场摊贩和戏剧活动。上海黄浦文旅发布《艺术产业引领规划》。演艺区数十个小剧院和新建空间,为音乐、戏剧、舞蹈等丰富的表演提供了场地。

“演出的综合效应凸显,直接带动了区域客流的增加。依靠娱乐消费和新区域的引入,成都、济南、武汉等地也出现了顾客可以观看的地方。”有趣的戏剧表演,边吃边逛文化市场。这个活动很受年轻人欢迎。”潘燕说。

旅游业不断“走出困境”,持续扩大消费。

音乐会巡演已成为文旅消费新趋势。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全国旅游艺术商店名单。根据数据监测分析,《长恨歌》《文成公主》《又见平遥》《宋城千古情》《知音号》等精选项目在今年中秋国庆市场上,无论是演出数量还是节日观众占比,均取得了成功。旅游市场。分别占总数的20.64%和26.59%。

潘燕说:“今年春节以来,由于旅游需求旺盛,旅游和艺术的热度有所上升。”从今年开始,全国各地的旅游项目和文艺演出基本全部开业,一些著名地区的热门项目多次加演,外景十足。为了应对大量顾客,各大现场舞剧《长恨歌》在假期期间将演出场次增加至每天4场;话剧《又见敦煌》将假期期间的演出场次从每天6场增加到8场,门票几乎售罄。除了老字号的“旅游娱乐项目”外,假期期间各地国家公园还增设了表演节目。

以旅游表演艺术为代表的文化与旅游的紧密联系,让当地文化围绕表演“包裹”、融合。

河南隋唐洛阳城建立了一系列中国式的探险活动。 《西湖推销员》、《神都推销员夫妇》、《嫦娥》等中国风大师齐聚美丽之地;山东临沂建成全省首家《琅琊风云》剧场《琅琊风云》,潍坊石虎园文化区开始DIY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游览、收藏旧物等;宁夏贺兰城主打艺术体验,汇聚表演艺术、西北美食、非遗、艺术商店、专属民宿等内容;新疆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汇聚民族音乐、舞蹈、杂技等,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丝路文化。

“包括剧院、新空间、大型多样的名胜古迹、公园及周边在内的演出活动,对于促进文化消费、促进文化复兴具有重要作用。——经济部门在对生产机构进行考核和推动的同时,也积极丰富“丰富劳动产品品类,增加内容供给。”潘燕指出,通过不断扩大消费基础,吸引众多顾客的需求,展示市场潜力巨大。

《人民日报》(版本 07,2023 年 11 月 2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