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援引日本共同社的报道,日本明治乳业旗下的明治牛奶因检出兽药残留,召回4.5万瓶已上市的瓶装牛奶。时隔两天,明治又宣布召回在日本销售的3批次明治保加利亚式酸奶 LB81。

前后两次召回,明治都在中国官网上做出声明,称日本自主召回的相关产品只供应给日本市场,并不涉及中国市场。但在社交媒体上,仍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说起来,明治进入中国市场已有30多年,近几年投资、建厂动作不停,但掘金中国市场并没有那么容易,明治在中国的野心能否实现,还有待市场检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天两度召回

旗舰店打上“国内奶源放心品尝”标签

据央视财经报道,日本明治公司在11月11日表示,由于在配送专用牛奶中检测出用于预防奶牛传染病等使用的动物医药成分磺胺间甲氧嘧啶,公司决定对约45000瓶牛奶进行回收并退款。

据了解,检出残留的牛奶由明治乳业位于大阪府贝塚市的关西工厂生产,主要为送货上门的180毫升瓶装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治中国官网先后发布两份声明

针对此次召回,明治(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官网发布声明,称经核查确认,涉事产品只供应给日本市场,并不涉及中国市场。目前,明治中国在中国销售的以生牛乳作为原料的产品,均使用产地在中国的生牛乳,从采购到处理、包装、配送全过程严格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皆贯彻严格的品质管理。

但仅仅两天后,明治公司对使用同一批次生牛乳进行生产的117618杯保加利亚式酸奶也进行了召回。11月13日,明治宣布召回在日本销售的部分400g规格的明治保加利亚式酸奶 LB81(保质期分别为2023年11月16日、11月17日、11月18日),称与前述召回的部分明治牛乳使用了同一批次生牛乳,不能排除涉事酸奶中含有微量抗生素的可能性,考虑到日本政府部门的建议,主动召回相关产品。

明治中国官网同日发布声明,表示日本自主召回的相关产品只供应给日本市场,并不涉及中国市场。目前明治中国在中国销售的包括明治保加利亚式酸奶系列在内,均未使用日本产的生牛乳和乳原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治乳品京东旗舰店已打上“国内奶源 放心品尝”标签

经历过短期两次召回后,目前京东及天猫平台上的明治乳品旗舰店及京东自营旗舰店中,不少都在商品主图上打出了“国内奶源 放心品尝”的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码中国乳品市场

据明治中国网站显示,明治集团前身明治制果成立于1916年,1989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有乳制品业务、巧克力·饼干业务、雪糕业务以及营养食品业务。

虽然明治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众多,但乳品业务是其非常看中的。明治(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市乳市场部部长鹈野恭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低温乳制品市场竞争激烈,明治乳品的策略是提供更高品质的牛奶和酸奶,并针对不同需求提供功能更细分的产品。并直言中国是明治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因此会把优质资源重点放在中国。

从产品层面来看,今年以来明治上新了主打高蛋白质和高钙,并额外添加了铁元素的铁骨真真低温调制乳,主打4.0蛋白质含量的明治醇壹钙铁牛乳低温调制乳,并有200mL、400mL、900mL三种规格,以及明治鼎醇浓缩高温杀菌乳,蛋白质含量达4.7g的浓缩营养奶。此外,还上新了明治含乳饮料系列产品,以及推出了此前已有酸奶产品的0蔗糖版低脂高蛋白版、乳酸菌饮品的新口味等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治今年在中国市场推出多款新产品

而在2021年3月底,明治还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全新益生菌酸奶——"明治佰乐益优"系列,即“明治佰乐益优R-1风味酸乳”和“明治佰乐益优LG21风味发酵乳”,这两款产品使用了特殊乳酸菌菌株“保加利亚乳杆菌1073R-1菌株(R-1乳酸菌)”和“格氏乳杆菌OLL2716菌株(LG21乳酸菌)”。而在中国上市,是“R-1”和“LG21”品牌在日本发售以来的首次出海,可见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目前,明治中国乳品已有二十多个SKU,聚焦于牛奶、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产品线。值得一提的是,年初高调推出市场的铁骨真真低温调制乳,目前在明治的京东、天猫旗舰店以及微信商城中,均已不见踪影。

为了更好的拓展中国市场业务,近两年明治在中国不断扩充产能。据了解,早期明治在中国只有2013年建成投产的明治乳业(苏州)有限公司,能够提供低温牛奶、酸奶和稀奶油等产品。虽然2020年对苏州工厂进行扩建,不过明治还在天津投资了一座新工厂,今年初,明治乳业天津工厂正式投产,该工厂拥有9条生产线,将分别生产牛奶、酸奶、奶油及乳酸菌饮料等产品,能够覆盖中国北方市场区域。

继华北首厂落地、逾1.48亿元扩建苏州工厂后,为了获得优质稳定的奶源,明治又重金加码中国乳业市场,2020年,其母公司株式会社明治以约280亿日元(约18亿元人民币)收购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澳亚公司)25%的股份。

“公司为实现牛奶及酸奶业务在中国的继续增长,需要保证优质原料奶的稳定供应。”收购牧场业务时,明治方面如是表示,此次股权收购是为了强化从原料奶采购到生产的价值链,并为在中国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增长打好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明治对中国市场抱有很大期待

早在明治2020财年中期经营计划中,中国就被定位为海外市场中“最重要的地区”。

随后明治就陆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包括上面提到的一系列扩建、投资行动外,明治中国在广州和上海也开设了新厂,以支持糖果和冰淇淋业务。

今年初,明治(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松井TAMOTSU曾表示,希望通过新工厂提高明治品牌商品的知名度,增加销售,计划将含有“R-1”等有利于人体的微生物的“益生菌”商品的在华营业收入到2023年度增至2021年度的6倍,到2026年度进一步增至2023年度的3倍。

明治预计,在广州的牛奶酸奶工厂按计划于2023年10月投产后,其在中国的产能到2023年度末有望增至2020年度的4倍。

虽然明治对中国市场抱有很大期待,但国内市场并没有那么好做。据了解,明治重点布局的一二线城市,不论是鲜奶、酸奶还是乳酸菌产品,市场竞争都非常激烈。并且不少乳企的鲜奶业务都实现了双位数增长,这也给明治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据明治截至2023年3月的财年业绩显示,中国业务收入214亿日元,换算一下也就是大约11亿元人民币,以人民币计算同比增长2%。而2023财年前六个月,日本明治公司实现净销售额5460.47亿日元,同比增长5.5%,对于中国业务,财报提到,明治海外业务(主要是海外子公司及出口)净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中国的B to B业务和冰淇淋业务的销售表现良好,但由于天津工厂投产后折旧费用增加,中国子公司的利润有所减少。

有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底,明治在中国投建工厂、牧业公司等一系列投资共计投入近45亿人民币,这些巨额投入何时能够回本,所定目标能否实现,还有待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