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内容讲了犹太复国主义和以色列国父赫茨尔,本期主要介绍一战后犹太复国主义为建国做了哪些事。

1919年6月,巴黎召开了一场热闹的会议,就是巴黎和会。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也派代表团参加,努力争取他们的权益。会议认可了《贝尔福宣言》的原则。然后在1920年,圣雷莫召开的协约国会议正式确认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1921年3月,英国当局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约旦河以西仍然叫做巴勒斯坦,由英国专员统治;而约旦河以东则成立了外约旦酋长国,也就是现在的约旦王国。

就这样,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本来就不太喜欢犹太人移民,觉得他们抢了自己的地盘。于是,他们开始袭击犹太人的定居点,想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但那时候英国当局偏袒犹太人,纵容他们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犹太人的“阿里亚运动”一下子热闹起来,高潮来了三次,最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竟然达到了9万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1920年12月,犹太人还成立了“巴勒斯坦犹太工人总会”。这个组织不仅是工人联合会,还是生产和政治组织。到了1937年,犹太工总内部出现了分歧,一部分人组成了一个激进的军事组织,叫“伊尔贡”。这时候,犹太人的移民和收购土地等行为越来越过分,让阿犹两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终于,在1929年8月,因为西墙事件,阿犹双方打了起来。这次冲突使犹太人死亡133人,受伤339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2年以后,犹太难民开始大批涌入巴勒斯坦,阿犹关系进一步恶化。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开始互相袭击,阿拉伯人也遭受了当局的打压。1936年,阿拉伯人发动了总罢工,阿犹双方不断上演着袭击与报复的场面,阿拉伯人遭到当局压制和犹太军事组织哈加纳及伊尔贡的不断袭击。同年11月,英国派出了一个调查委员会,由罗伯特·皮尔领导,来调查这个问题,并形成了《皮尔报告》。报告得出的结论是:阿拉伯人受到不公平待遇,二者建立共同家园已经不可能,并提出“皮尔委员会分治计划”。

虽然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内部对《皮尔报告》充满争议,但是魏茨曼和本—古里安都赞同分治计划,而阿拉伯人表示拒绝。1937年9月,埃及、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外约旦在叙利亚的布鲁丹召开会议,强烈反对犹太人建国。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相互袭击活动仍在继续,1937~1939年,阿拉伯人、英国人和犹太人丧生者分别有3000~5000人、700人和12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二战时期,为了战争准备,英国可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不得不考虑阿拉伯世界的利益,在1939年5月,他们发表了一个叫《英国政府白皮书》的文件。

这个白皮书主要是说,英国不希望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相反,他们想建立一个和英国有条约关系的巴勒斯坦国,还会限制犹太移民和购买土地。这个白皮书和之前的《贝尔福宣言》有点不同,说明英国的政策从“支持犹太人”变成了“支持阿拉伯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个白皮书遭到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反对,就像阿拉伯人认为英国没有减少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的移民,而犹太人更觉得英国背叛了他们。于是,伊休夫就发起了大规模的反英示威和罢工。后来在1942年,美国纽约的比尔特莫尔饭店召开了一个犹太复国主义者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建国的要求。

这个会议表明,以本—古里安为首的激进的亲美派已经取代以魏茨曼为首的温和的亲英派成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领导,而美国也取代英国成为犹太复国主义的主要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