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济南上空战云密布,华野大军云集山东战场,剑指济南,蒋介石如坐针毡:济南,将成为国共下一个争夺的战场。

7月14日,中央军委致电华东野战军,下达一个重要任务,要求山东兵团攻下济南。

此后两天,中央军委连发7次电报,强调10天内,必须拿下济南。

一番深思熟虑,粟裕致电中央,细说此战情况:“以许谭现有主力攻济南与打援,势难兼顾。”

除了兵力不足,他也建议大军趁着雨季到来先做休整:“建议许谭与我们休整一个月,之后协力攻打,并同时打援”。

经过之前的战役,中央对粟裕的指挥极具信心,不仅同意他的要求,还将苏北兵团调来参战。

就这样,华野参战兵力达到了32万,而济南守军和可能增援军队加起来约在28万,这样的安排,也透露了中央势在必得的决心。

大战在即,一份电报却发往中央,竟然是对粟裕提出的战术有不同意见。

发电报的不是别人,正是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他不仅是这一战关键人物之一,还是毛主席最信任的将领,而他对粟裕的方案有意见,便上报毛主席,那么,毛主席又会如何处理此事呢?

一、王耀武的豪言

1948年,山东省主席王耀武的日子很不好过。山东兵团,处处搅得不得安宁,从3月开始,不到两个月里,胶济路上的部队被消灭了8万多,济南这个偌大的城市也陷入军事上的孤立。

深感济南危险的王耀武飞往南京,专门向蒋介石建议:现有部队无论如何也守不住济南,不如放弃,将部队撤到袞洲,和其他部队汇合。

蒋介石一听,大为恼火,要求王耀武 “发奋努力”,他向王耀武保证:“济南如果被围攻,我会亲自督促主力部队增援。只要你守得住,援军必能及时到达解围。”

比起王耀武兵力物资更加财大气粗的杜聿明拍着胸脯说:“如果打起来,只要你们能守15天,我指挥的部队一定可以到达济南!”

王耀武并不完全相信同僚的保证,他提出增加防守部队:“再调一个师,别说15天,20天也无问题,否则济南守不住,增援再多也无济于事。”

画饼容易给钱难,杜聿明拒绝增兵济南,双方不欢而散,事后王耀武也没客气,向蒋介石伸手要了兵力。

随后在兵马物资补给下,济南守军加强守备,挖壕沟、加铁丝网、堡垒据点星罗棋布,甚至加筑了钢筋水泥工事。

“这样坚固的工事,共军就是想攻下其中一点,都是件极不容易的事,如果再守不住,那真太无用了!”巡视后,王耀武对部下得意洋洋的说。

此时的王耀武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这坚固工事之下,济南却并未实现理想中的固若金汤、牢不可破,整场战役仅仅用了8个昼夜,济南就迎来了解放。

二、特殊的电报,主席一锤定音

济南战役之前,一封电报忽然发往中央军部。

而这份电报正是山东兵团许世友发来的,越级汇报一向是大忌,许世友特意发了这封电报,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济南战役是华野各部合流后首次大兵团作战,也是粟裕首次全面指挥华野。

一方面,内部关系还有待磨合,另一方面,这一次粟裕特意制定的战术与以往差别很大,招来了华野内部争议。

解放军常见的进攻战术不多,通常有围点打援,打援为主,兵力配备多;围点为辅,兵力配备少。

反之就是攻点阻援,以攻克为主,配置大部分兵力;阻援为次,配置少部分兵力。

而这一次,粟裕对这一战术延伸创新,称之为“攻济打援”:既要攻下济南,又要歼灭援军。

分配打援的兵力在18万,攻城14万,这个创新性战术一出来,就引起了许多人不解:谁为主,谁为辅,仗要怎么打?

而这也让许世友坐不住了。

作为一员猛将,许世友一贯遵循作战基本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山东兵团负责攻城,他信心十足,认为要把兵力集中于攻城上来。

在这种情况下,他向毛主席发出电报,在电报之中表示:“以现在情况打下济南是有把握的,但在部署上看,我们兵力不集中,没有重点使用。这样很容易造成不利。”

最后,他又强调担忧的理由:“勿使计划太大,结果小,须慎重稳当从事,否则会影响大局。是否有当,请上级多加批评指示。”

许世友的意见虽然诚恳,但又和粟裕的方案相左。

许世友坚定地认为,济南打是能打,但要以攻为主,而不是将兵力两头兼顾。

不久,许世友就收到回复。中央军委在之后向许世友、谭震林发布的指令里重新强调:“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

这是中央军委的意见,也是毛主席的意见。许世友一向对毛主席信服,指令一下,异议也偃旗息鼓。

不料随后毛主席又发电报,向许世友详细解释战术的制定原因:济南工事坚固,敌人援兵过多,强攻之下,势必难以阻止敌人多方援斌。

援兵未至之时,从打援抽调兵力攻城,而一旦战场形势变化,敌人大幅增援之时,攻城兵力抽调一半以上加入打援。

而这种做法,正是为了将主力用于最有利的方向。

异议平息了,在华东野战军召开的作战会议上,新一轮激烈争论卷土重来。

这一次,许世友的老部下聂凤智站出来,提出一个新意见:“我们用15天到20天把济南拿下来!”

此言一出,众座皆惊,连许世友也不禁笑着说:“15天到20天?你以为打济南府就像吃松豆这么轻松呀?”

讨论之后,粟裕虽然采纳了“快打”的建议,但在作战任务分配上,聂凤智只领到了一个助攻。

一向争强好胜的他极为不服,还想向许世友争取,许世友无奈道:“我知道你还惦记着那‘主攻’,民主决策,我也没办法。”

会议结束后不久,作战命令也发了下去。

但聂凤智麾下师长团长惊讶的发现,命令文件上的“助攻”,都变成了“主攻”,原来,不甘心的聂凤智大笔一挥,将华野的命令篡改了。

别人不知道,许世友却是很快就听到了消息。

对于聂凤智的大胆,他“黑着脸”发了一番脾气:“聂凤智,你好大的胆子!大战在即,你竟敢私改华野的命令!”

聂凤智嬉皮笑脸,保证自己一不要枪、二不添人,只是为了战士放开手脚,虽然明面上不能说什么,许世友暗暗激赏在心,只骂了几句就拔腿走了。

不久之后,济南战役爆发,而这一字之改也在战场上发挥了奇兵的作用,扰乱了王耀武的判断,而这,也是济南战争最大的成败因素:士气。

三、8日攻城

在济南战役之前,粟裕和王耀武有过几次碰面。

粟裕随身带有专门用于记录国民党军官的资料卡片,都是他历经战役搜集而来。

对王耀武,他的评价是:“王耀武之指挥,是蒋军中较有才干者。”

王耀武不是寻常之辈,他于黄埔三期毕业,军事素养过硬,能攻能守,经验丰富,是战场上难啃的骨头。

打过日本人,有执行力,作战能力强,顺风仗逆风仗都能打。

倒退十几年,红军围攻宜黄城时,王耀武能坚守城池二十多天不破;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他奉蒋介石命令,杀害率领红十军团和红20师的方志敏。

当年的粟裕虽带800人成功突围,却也将此战视为毕生耻辱。

冤家路窄,恩怨在此一战。

战前,根据情报,王耀武将济南分为东西两个守备区。

而守备西区的吴化文曾经表示过,愿意起义投诚,这也让很多人认为不必放太多兵力在西区。

粟裕判断,吴化文这张“王牌”风险不小。

杂牌出身的吴化文先后投过冯玉祥、蒋介石、汪精卫,国军、伪军、军阀,最习惯当墙头草。

最终,粟裕决定采用重兵重打,只要形势倒向我军,吴化文才会跟着风向,积极起义投诚。

大战一触即发,粟裕把攻城兵力分为东兵团和西兵团,东兵团攻打东区整编73师等部队,西兵团攻打吴化文的杂牌军守备的西区。

西兵团攻占机场为主,东兵团为辅。

第一目标在于攻下机场,切断济南国军补给。

1948年9月16日,粟裕一声令下,华野大军从东西两面发动突袭,如雷霆电闪,打响了济南战役。

在济南外围设置了很多据点,进攻极其困难,但粟裕抓住了这种布防过长的弱点,一改正面平推,以“穿插迂回、突入纵深、分割围歼”的打发,穿插空隙。

而聂凤智率领的9纵队首战茂岭山,负责“拿下”济南东大门。

聂凤智以榴弹炮和重迫击炮为掩护,令王景昆和孙子宇率领74团攻坚,攻坚部队往往任务最重,也最为惨烈。

冲锋战士不断向堡垒投掷炸药包和爆破筒,发起一阵阵冲锋,有的国民党士兵震晕过去,醒来才知道自己做了俘虏。

一夜血战,红旗插上了茂岭山主峰,聂凤智高兴地说:“指挥所天亮就搬上茂岭山,准备指挥消灭王耀武的反击部队。”

“助攻”打成了“主攻”,不仅振奋解放军士气,对王耀武来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王耀武心态失守了,他本以为能守起码半个月的茂岭山,一夜之间就丢了,震怒之下亲自下令枪毙了一名少校营长。

而冷静下来之后,王耀武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

原本王耀武计划消耗华野主力在外围,但东线的沦陷,让他怀疑起自己的判断,华野主攻不在西线,而在东线。

于是,王耀武下令抽调西线两个旅,还将飞机场一个旅也拉回来,加强防守。

更致命的是,焦头烂额的王耀武找到了吴化文,想听听他有什么方法可以重夺东区。没想到,吴化文得知城东失守,比王耀武更为惊慌失措,竟然说:“怎么一夜之间就丢了,要拿回来,只有派部队冲了。”

王耀武连连叹气,让吴化文走了,对旁边人说:“吴化文被吓糊涂了,看来他胆量也不大。”

在那之后,王耀武再打电话问吴化文战报,就接不通了,吓破了胆的吴化文已经在秘密准备投诚了。

9月18日晚上,吴化文正式派人“商谈”起义,一天之后,吴化文所率3个旅战场倒戈,将飞机场及防区移交解放军。

西兵团趁势占领了商埠以西全部外围阵地,东兵团连续抢占黄河铁桥,攻克燕翅山,到了20号,华野攻城兵团已经扫清了外围据点,四面包围,将济南守得水泄不通。

此时距离济南战役开打,仅仅过了4天。

而此时的王耀武在和蒋介石、刘峙打电话,请求突围,但得到的回答是固守待援。

打这个电话之前,王耀武本想和亲信溜出去,无奈济南围得和铁桶一般。

9月20日,西兵团向商埠突击,至22日,经历惨烈的战斗,完全占领了商埠。此时解放军经历了六天六夜的厮杀,人困马乏,王耀武认为解放军至少还有三四天才会攻城,令主力集中内城,尽量拖延时间等待援军。

援军在哪里呢?杜聿明指挥的三路援军早在9月20日出发,但是并非日夜行军,而是一早就改变了路线。

因为解放军的打援大军正在前方,担心截击的杜聿明改由运河东岸北上,如此一来,杜聿明部队不敢急行,每天只推进一二十里。

如此一来,避免了和解放军撞上。

但王耀武还有时间么?时间对济南的国军已经涓滴如金,尽管王耀武判断解放军必要修整,但他面前的不是别人,是比铁兵更强大的解放军。

随着“连续作战”的指示下来,9月23日晚上6点,东西兵团的榴弹炮如雨倾斜,猛烈的攻势长达一个小时。

至9月24日,攻城部队源源不绝,形成排山倒海的攻势,见大势已去,王耀武换上便衣,扔下残部仓皇逃跑,到了寿光县就被俘虏。

历经八天攻城,华野大军攻克济南,拿下了这场大城市的攻坚战。

这一战战果卓绝,解放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仅仅8天,就伤亡26000人。

但从此之后,国民党失去济南,在国共战场上,解放军赢了山东,从此有余力加兵在别的战场。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就是打援的目标没有实现,济南战役仅仅8天,得知消息后,半路上的杜聿明调头就走。

而这一遗憾,也将在之后更广阔的淮海战场上,再见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