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许世友戎马一生堪称传奇,农村出身的他指挥了黄麻起义,参与了抗日战争,先后担任过军区司令、参谋长、中央委员等职,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许世友一生共有7名子女,其中只有长子许光是他和结发妻子朱锡明所生,作为长子,许光并没有尝到甜头,反而他的一生比弟弟妹妹都要坎坷……
许世友
许光的乳名叫“黑伢”,1929年出生于湖北,和父亲许世友一样都是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孩子,许光出生后几乎没怎么见过父亲,以至于到了3岁都没有取名字,他听母亲说,父亲只在他出生后匆匆看过一眼就离开了。
那时的许世友经常要随军作战,落脚的地方换了又换,顾得上革命便顾不上家里,所以许光只能和母亲朱锡明相依为命。
不怪世道不公,只怪许光生不逢时,抗日时期农村生活条件极差,到处哀鸿遍野,加之许世友工作繁忙从不回家,许光的衣食住行十分拮据,母亲不得已带着许光到处乞讨,甚至在死人堆里扒死人的衣物加工卖钱,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眨眼几年过去了,许世友在前线是死是活无从知晓,许世友的母亲不忍孝顺的儿媳守活寡,也不想让她被革命家庭连累,便让朱锡明改嫁,替她寻了一门好亲事,之后独自带着孙子许光生活,好在朱锡明改嫁后没有再生育,时不时就会回来照看孩子和许母。
那是许光还不满3岁的时候,碰巧赶上敌军扫荡鄂豫皖根据地,就在许光命悬一线的时候,他的姑母将他带到了一处山洞,一躲就是三天,许光在山洞里饿的奄奄一息,姑母不得已偷偷溜下了山去替他要来了一个馒头,许光狼吞虎咽的吃完才得以保住性命。
许光一直和祖母生活到20岁,时光如白驹过隙,孙子许光已长大成人,而自己年老垂暮不知何时大限将至,祖母思忖良久,这才决定无论如何,要将许光送到其父许世友身边。
1948年的时候,许世友的发小王树声恰好来到湖北麻城驻扎,许母听说后赶紧带着孙子求见首长,王树声闻讯赶来,一下子就认出了许母,看到许母旁边的这个孩子,音容笑貌都和许世友有几根相似,他便猜到了眼前这个孩子就是好友许世友的儿子。
许母和王树声讲述了这些年的经历,也表明了希望王树声可以帮自己把孩子送到许世友那里去,但因当时前线战况吃紧,路途遥远,为了安全起见,王树声决定等战事平息一些再带着许光出发。
就这样,许母和许光就在王树声那里住了下来,一住就是大半年,后来战事缓和,王树声才把许光送到了许世友身边。
那时的许世友正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因误听了发妻已死的消息,已与田普结婚,父子重逢让许世友喜出望外,与田普结婚后,两人生育的是两个女儿,还没有儿子,所以许光的到来无疑让许世友眼前一亮。
得知自己的儿子还没有取名字,只有乳名“黑伢”,许世友便以光明之意给长子取名“许光”,他希望许光能够光宗耀祖,光耀门楣,对他寄予厚望。
渐渐的许世友发现,许光在奶奶身边一直没有得到过良好的教育,稚里稚气,一字不识,他又气又心疼,毅然决定把许光送进学校。
许光在军区文化学习班遇到了一个十分负责任的班主任,名叫李心田,在他的帮助下,许光的成绩突飞猛进,当然这也与许光自身的聪慧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时间一长,许光和李心田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兄弟,李心田经常在学习的道路上给许光提建议,许光也将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当故事讲给李心田听。
作为许光的老师,李心田觉得许光是个好学生;作为许光的朋友,他又为许光的经历感到痛心。所以在李心田成为作家之后,以许光为人物原型创作了一本小说——《闪闪的红星》,后被翻拍成了电影,让读者和观众记住了一个名叫“潘冬子”的主人公。
一次,许光和父亲谈话,当谈到对未来的规划和理想时,许光对父亲说:“我的梦想是和成为和您一样的军人,我要当兵,我要报效祖国!”
那一次,许世友从许光坚毅的眼神中看到了光,所以他把许光送进了军校。
许光先是去了第五空军学校学习,后因对大海和舰艇痴迷又去了大连海军舰艇学院。从1951年一直到1958年,许光一直刻苦用功,他时刻用勤奋去证明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己,他努力的向许世友看齐,他也明白只有更努力才可以追上梦想。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毕业后,许光成为了中国第一批拥有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他并没有因为父亲是司令就得到特殊照顾,他一切的成就都是凭借自己努力得来的。之后许光被分配到了海军北海舰队,开始了他的士兵生涯。
许光为人低调,他从不向周围的人谈起自己的父亲,这样做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他一点也不想沾父亲的光,二是不想战友戴着有色眼镜看自己。
几年来,许光一直在前线摸爬滚打,晕过船、受过伤、生过病,但他从不抱怨,一直磨砺自己,每次重大演练和巡防他都能够和战友完美配合,出色地完成任务。
在北海舰队期间,他先后立过6次军功,成功晋升为北海战舰首批舰长,那时的许光才三十左右的年纪,是最年轻的舰长,拿到现在来说,三十几岁当舰长的也是寥寥无几,可见许光当时是多么风光无限。
如果一直照此发展下去,许光的成就超过父亲许世友指日可待,他能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必然更多,但就在许光风头正盛之际,父亲许世友却要让许光辞官还乡……
1965年,许世友请了几个战友到家中做客,许光也在场,本以为许世友会当着大家的面夸一夸自己的儿子,没想到许世友却语出惊人,他望着许光,无奈又带着几分恳求说:“许光,你是许家的长子,我公务繁忙脱不开身,这么多年亏欠了你的奶奶,如今你奶奶年事已高,我十分惦记她,你能不能退伍回家照顾她?”
屋子里的空气像是突然凝固住了,在场的人瞠目结舌,没人敢说话,就连许光也沉默了。
没人知道那个时候许光的脑海中在想些什么,也许他想和父亲据理力争,也许他想到了奶奶年迈的样子……许光即使不情愿,也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那一年,他才36岁。
其实许世友不是突然做出这个决定的,他也思虑再三,他虽是上将,但也是个出了名的孝子,他不是没试过把母亲接到身边一起生活,不管是在山东还是在南京时,都曾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可母亲每一次都和他说:“在城里住不惯,还是回乡下待着舒坦。”以此为由,又回到了老家。
眼看着母亲年事已高,自己无法在身边尽孝,许世友便夜夜思忖解决办法,无法入睡,不得已他才提出让许光回去照顾母亲的想法。
除许光外,许世友还有6个子女,就不能让他们回去吗?这个问题许世友也考虑周全了,7个孩子中只有许光是跟在母亲身边长大的,跟母亲的感情最深,他回去了母亲自然高兴,其余6个孩子从小在城里长大,娇生惯养,更没吃过农村的苦,就算回去了还要母亲照顾,与其那样还不如让许光回去。
就这样,许光退伍踏上了回乡的路,回到了鄂豫皖交界处,那个生养他的小山村。
他刚离开村子时,村子还破烂不堪,此时他回来了,村子也有了些发展,就连名字也已经更名为“新县”,回乡后,许光被国家任命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武装部队参谋,这和之前的舰长一职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
但许光能够做到“既来之则安之”,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许光一面工作,一面照顾奶奶,“奶奶为他操劳了一辈子,现在该轮到他照顾奶奶了。”许光这样想着。
他每天将奶奶照顾得面面俱到,洗衣做饭自是不在话下,奶奶在许光的照料下安享了天伦,度过了愉快的晚年生活。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许光回乡半年后,许母就去世了,奶奶的离世让许光悲痛欲绝,一时之间无法接受,许世友听说消息后也是如此,但他正在前线指挥战斗分身乏术,给许母送终的工作又落到了许光的身上。
安葬了祖母后,许光有考虑过重返部队,正巧部队来信问他是否会重新考虑,许光因此回过军营一次。可是当许光见到父亲许世友后,许世友一句:“你难道还想回部队去?“打消了许光的念头。
听完父亲的话,许光始终低着头,那时候,他的两个弟弟一个是空军战士,一个是陆军战士,今后都会有大发展,前途无量,而自己已经退伍回乡,何苦重回部队和弟弟们争风头呢!于是许光淡淡地说了句:“我不回部队了。”
许光和他父亲一样,原则性很强,认定了的事就必须做好,既然决定留在家乡那就踏踏实实好好干。“势必要给家乡带来大发展,为百姓造福。”许光暗下决心。
1969年,上级交给许光一个任务:在黄帽冠山上建一座微波站。
许光二话不说答应下来,撸起袖子领着村民一起干,山路不通,他就把所需工具全部从山脚搬到山上,搬一趟费时不说,来来回回还经常受伤,但他一声也不吭,就这样工程持续了将近一年,许光一直冲在第一线,这才把微波站建好。
为了让村里通上电,许光更是做了许多工作,亲自动手搬电线杆、号召村民铺路……在许光的努力下,新县终于在1970年通上了电。村民都对许光赞美有加,觉得有许光在的地方就有希望。
1982年,县里给许光分了个小院子,让他带着一家老小住进去,许光不好推辞就住了进去。没过多久,县里要盖家属楼,就盖在许光家隔壁。可如果动工就要拆掉许光的院子,大家都不愿意这么做,所以迟迟没有动工。
许光得知了情况后说:“我不搞特殊,拆!”不仅如此,他还和村民一起加入了拆迁工程。开始动工后许光搬了家,租住在村民家中。等家属楼盖好,大家都让许光先挑,许光笑了笑说:“成,我就不和大家客气了。”结果他却选择了最小的一套,把大的留给其他人。
许光为人谦虚低调,不争不抢也不喜欢出风头,许光晚年时,河南省军区想让许光去信阳军区做领导,可许光却说:“这么好的机会给我不合适,应该多给年轻人才是。”
这也许是许光一生最后的机会了,但他还是拒绝了……
许光有一身的才华和能力,却甘做布衣几十年,2013年1月6日许光因病去世,享年84岁。
许光一生清贫,衣裳补了又补也不舍得丢掉,家具也都是老旧的,就连那台好一点的电视机还是向同事借钱买的,即使那个时候普通村民都能买得起电视机了……
他省吃俭用,自己的日子过得辛苦,可他却每月都将省下来的钱资助老红军,直至去世共资助了10万元。
去世前许光还立下遗嘱,将毕生积攒的20万元全部捐给新县,用来发展老人和儿童福利事业。
许光离世那天,天气严寒,空中飘着零星的雪花,那个不足70平的屋子里并无暖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