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一杯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一杯吧!

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是一个没什么野心的人,他年轻时的参政志向是在英国殖民常备军谋得一官半职,个人经济目标是赚更多钱、拥有更多土地。这就完全解释了为什么他作为开国元勋,退休后能安安心心成为一名“农民企业家”,而从来没想过重入政界——晚年,回到家乡的华盛顿致力于经营自家的超大农场,最终富甲一方,成为著名农场主、酒厂老板、织布厂创始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

一边从政一边农业创新

一边从政一边农业创新

华盛顿曾向麦迪逊(美国第四任总统、美国宪法之父)坦陈自己缺乏成为总统的素质和条件。但客观地说,在参政闲暇之时,走进自己的种植园,华盛顿却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革新家,一直密切关注最新的农业理论与技术,并大胆尝试。

他是美国最早尝试“轮作”的种植园主之一。这种耕作方式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并控制昆虫的生长和疾病的蔓延。他还在农场上推广混合肥,这在当时也是个新事物。每当市面上出现什么新的农业工具或装备,华盛顿都不惜重金买回来,他甚至还亲自修改了的设计。

1793年,乔治·华盛顿在日记中写道:

我在提高农场效率方面从不吝惜。

华盛顿改进了美国人的养猪方式。当时的传统是夏天在野外放养,入秋后再把它们圈起来增肥宰杀。华盛顿一听就说这法子效率太低,而且不便管理——于是他建起了有顶棚的猪圈,里面放上水槽和食槽。这方面听他的准不错:新方法不仅提高了肥猪的出栏速度,还减少了家畜被盗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我回忆华盛顿青年时的那段时光,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消防员和土地测量员薪水很丰厚,不过收入也全用来买地、办农场。他还在农场边办了一个小型织布厂,原料就用家乡弗农山出产的棉花、亚麻和羊毛。最后织布厂不仅满足了农场内工人及奴隶的需要,剩余的布匹还向外销售,销量很好。

另外,当时他注意到:弗农山北面50公里就是波托马克河,这里盛产鲱鱼。所以每年春季,华盛顿都会组织农场里的奴隶、工人甚至工头去河里打鱼,开始是腌起来后供农场内部食用,之后干脆在河边办了三个腌鱼厂,生意也非常好。仅1770年,它们就腌制了48万尾鱼,让华盛顿狠狠赚了一笔。

也许是从那时开始,40岁的华盛顿就已经萌发出多元化经商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治·华盛顿的家乡:弗农山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治·华盛顿的家乡:弗农山庄

一边喝酒一边酿酒赚钱

一边喝酒一边酿酒赚钱

连任两届总统后,华盛顿终于在1796年11月彻底离开政治舞台,回到家乡弗农山。

其实在1789年还没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前,他就不想干了:说上任“像一个死刑犯步入刑场”……好不容易当完一届,想要归隐,又面临南北两派的政治斗争:一个是代表北部工商利益的联邦党,一个是南部种植园主和自耕农利益的共和党,两党之争,可谓水火不容,只有华盛顿为人算得上是不偏不倚,是联邦共和两党都能接受的总统人选,所以就这样再干一届,一直到了1796年。

退休后,闲来无事,他想起了此生的最大爱好——喝酒。要知道,就连在独立战争期间,将军华盛顿还坚持要求给他手下的军队每天定量的啤酒配给。他本人特别喜欢用家酿啤酒来招待贵宾,尤其钟爱类似波特风格的啤酒,就连他打猎爱犬的名字都是跟酒有关:“酒鬼”、“醉汉”、“醉醺醺”……

而且据弗农山历史协会记载,在华盛顿去世之后,大家整理他的遗物,发现日记本的最新一页,是一篇手写的酿酒秘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治·华盛顿的在政坛、乔治·华盛顿的酒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治·华盛顿的在政坛、乔治·华盛顿的酒厂

退休后的第二年,华盛顿就雇用苏格兰人詹姆斯·安德森为农场经理,并协助自己在当地开了一家酒厂。当时美国人最爱喝朗姆酒,这是一种由甘蔗发酵制成的烈性酒。但由于英国主宰着朗姆酒的生产和销售,所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转向谷物酿造的威士忌。

由于安德森熟知酒精蒸馏技术,华盛顿听从了他的建议,也开始转向威士忌。当年2月22日,安德森就为华盛顿65岁大寿献上了一份厚礼:弗农山自己酿造的300升威士忌。以后华盛顿的酿酒生意蓬勃发展,一路过来,越玩越花哨,酒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并相继开发出六种口味的酒,不但赚到了钱,自个儿还很痛快——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酒友。那么问题来了,华盛顿更爱喝酒还是更爱挣钱?答案可能是前者:在酿酒过程中,华盛顿发现春秋两季酿造的酒味道尤佳,于是他只把这些酒留给自己和另外七位酒友享受,其他的才用来外销。

很快,弗农山的威士忌酒便畅销全国各地,又给华盛顿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隔218年,华盛顿当年创办的这个酒厂如今仍然在营业,用的商标仍然是“乔治·华盛顿”。

到1799年的时候,这个酒厂每年酿造41000升,成了当年的全国之最。酿酒剩下的酒糟和麦芽也没浪费,酒厂旁边就是他的养猪场,据说拿这个东西喂猪猪长得特别快。生意成功使本就富甲一方的华盛顿又进账不少。据文件记载,华盛顿在酒厂开办一年后为总共616加仑威士忌缴纳了332美元税款。次年,经营有道的酒厂还将谷物残渣再利用,饲养了150头猪和30头牛。放在今日,华盛顿绝对算是个成功的“乡镇企业家”了。

就在去世前两个月,华盛顿还曾致信侄子,称顾客对自家酒厂的威士忌实在“需求旺盛”,供不应求,希望对方能尽快供给一些原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的华盛顿酒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的华盛顿酒厂

可惜,不管退休后的事业做得多好,乔治·华盛顿还是没能活到18世纪,他死于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的去世中断了酒厂蒸蒸日上的生意,经营不断下滑,此后不到十年就已破败,连酒厂老建筑的不少石料也被取走用于附近的建筑工程。

不过如今,华盛顿私人酒厂成了首都华盛顿周边一处新景点,让不少游客品尝到了按照华盛顿昔日秘方酿成的威士忌,如果他泉下有知,相信这也算是一大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