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捷报!11月22日,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场会在上海召开,广东潮州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在现场会上,潮州“潮人绣古城”和杭州“余杭良渚”作为第二批入选单位代表做经验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茹茵在专家会上进行工作汇报,并在现场会上做经验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由国家文物局同意设立并指导管理,具有全国性示范引领意义的特定区域。全国第一批入选单位共6家,第二批入选单位共15家。潮州市创建的范围与潮州古城历史城区的保护范围相同,面积为2.33平方公里。创建原则是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文物保护利用事业发展的价值引领,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州为什么能成功入选

潮州具有丰厚的区域资源禀赋。潮州古城历史悠久、区位条件优越,乃“南国古郡”,“十相留声”之所,著名的 “商埠侨乡”,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古城历史空间格局完整,自宋代以来始终在同一位置建设发展,时至今日,古城路网基本与明代潮州府城重合;文物古迹丰富集中,示范区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项(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4个;潮州古城”是“活态”标本,古城内有5万多的原住民,传统早市、夜市、工夫茶等潮州人民的生活方式随处可见,传统工艺木雕、潮绣等传承人在古城内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古城充满生活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州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潮州古城建立了完善的文物保护管理联动机制,持续保持较高的文物保护修缮水平,形成了“百家修百厝”、“博物馆之城”等文物修缮、活化利用品牌。完成了许附马府片区整治,以及上东平路美食街、义安路和西马路、下东平路等地段景观改造项目,实施太平街道、湘桥街道、金山街道、西湖街道等点状更新项目。其中,太平街道甲第巷潮绣工作坊,西马路清代麒麟照壁的发现、修复及活化利用是绣花功夫“微改造”典型的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人绣古城”实施途径

潮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工匠精神”,采用国家级非遗项目潮绣“缀绣”“垫绣”“拼绣”“贴绣”等“绣花针法”,联系、提升、整合、赋新历史文化资源,达到“有形”的实体空间保护、“无形”的社区营造、城市生活共同作用的动态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缀绣”,就是以纵、横经纬连缀、串珠成链、激发系统的整体功能。潮州城郛历史廊道等项目为“缀绣”示范项目,该项目挖掘利用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突出价值,连缀呈现潮州由唐宋发展至明清,由外郛达古城的“历史廊道”空间。

“垫绣”,就是追求浮雕般的形体,丰富城市历史空间维度。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修缮为“垫绣”示范项目,该项目重点推进14处国保文物单位精细化修缮,突出潮州古城“人”、“物”一体的玲珑浮凸、活色生香的生活效果。

“拼绣”,化零为整,进行社区居民的密切组织、建筑单元的拼接组合。许驸马府历史文化街区为“拼绣”示范项目,该项目“拼合”原本较为孤立的核心地段文物古迹,强化周边文物整体性复合功能,进行片区整体环境提升。

“贴绣”,剪贴绣缝,贴出“新花样” 来“缝”住传统。路牌坊街为“贴绣”示范项目,在完成牌坊街建设和周边文物修缮的基础上,将文化博览、非遗传承体验和特色旅游服务等内容“贴”入,丰富街区文化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人绣古城”创建目标

创建目标是要塑造创新发展的潮州格局;创立可复制可向全国推广的潮州“绣古城”模式;形成岭南文化特色鲜明、文旅民生深度融合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潮州经验。

当下,潮人们正延续一贯的“潮绣工匠”精神,绣出文物保护利用的锦绣图景,绣出潮州人民的美好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