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接近尾声,医疗系统“一把手”仍为重点关注对象。

中纪委持续释放严查“一把手”信号

近日,中纪委官方发布题为《方圆谈丨做实做细对“一把手”监督》的评论文章。

文章指出,“一把手”本应是反腐败的带头人,如果反过来带头搞腐败,很容易产生催化、连锁反应,造成系统性、区域性、塌方式腐败,损害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因此,关键是要抓好“一把手”,监督好了“一把手”,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增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实效,要多措并举、协同发力。要用好巡视巡察利剑,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进行全面体检,对标对表、靶向治疗。上级“一把手”与下级“一把手”要经常开展监督谈话,包括纪检监察机关负责人约谈下级“一把手”等。

强化班子内部民主氛围,防止“一把手”习惯性“一言堂”。规范“一把手”依规依法履职用权,严格对“一把手”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抽查。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有案必查、违纪必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把严的基调长期坚持下去,督促“一把手”敬畏权力、规范用权,真正把权力用在为公为民上。

此前,中纪委发布《多点发力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一文,明确提出保持高压反腐态势不减,其中医疗被列入重点领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近期发布多起“一把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的消息,地方党委和政府、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均有涉及,持续释放严肃查处“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的强烈信号。

例如:9月中纪委官网发布《湖北通报5起政府采购等领域不作为乱作为典型案例》,披露了鄂东医疗集团原党委书记、总院长张杰插手干预医院采购招标问题。

张杰在担任黄石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鄂东医疗集团党委书记、总院长等职务期间,在医院医用耗材、医疗设备采购和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默许纵容违规行为,打招呼帮助多家公司承接相关业务。

由于牵扯利益巨大,能决定医院招采的关键人物往往是利益输送的重要对象。据媒体不完全统计,开年以来落马的医院“一把手”至少超过200人,对医疗腐败形成了极强的震慑。

行贿受贿一起查 紧盯企业法人、负责人、医药代表

在近些年的医疗反腐中,行贿受贿一起查的趋势愈发明显,医械企业以及经销商中的“关键少数”也是重点的监管对象。

11月17日,山西省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打击药品经营使用领域违法违规 确保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其中明确提出:

要求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要严厉打击药品经营使用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药品经营使用企业重点人员、重点岗位的检查力度,尤其关注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医药代表、销售人员等是否按规定开展业务。

前段时间,“一台直线加速器回扣1600万”的新闻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根据中纪委的文章披露,医疗器械经销商陈某虎向普洱市人民医院销售的直线加速器进口价是1500万元,但医院进价却是3520万元,远远高于同期市场价格。医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曾明确提出反对意见,但普洱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杨某俊却执意购买。

2021年1月,杨某俊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021年7月,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万元。

据中纪委透露,专案组先后查处了该医院7名公职人员受贿和13名供货商行贿问题。对行贿数额大、涉及人员广的医疗器械供应商陈某虎,坚决移送司法机关,最终其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

作为医药购销领域的最基层且最广泛的岗位,医药代表近年面临的监管力度也在持续升级。但随着规则细化,追责链条正在延长。在涉及到违法的利益输送中,企业逐渐不能用“甩锅”个人的方式实现脱身。

新疆第一师医院今年9月发布的《医药代表院内拜访医务人员试行管理规定》中明确,发现医药代表擅自进入医院诊疗区域开展宣传、推广等违规行为,首次由医院纪委会同相关职能科室约谈涉事企业负责人,停止采购该医院代表代理的医药产品3个月;再次违规将其列入医院黑名单,禁止其五年内在医院业务活动,并且医院将终止合作,未付款项延后。

随着管理趋严,医药代表的生存模式客观上受到了冲击,但多年的医药顽疾正在逐步被瓦解,市场也开始朝着良性竞争的方向发展。

智能化手段助力,医疗器械全流程监管升级

反腐高压之下,医疗器械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迎来了严格监管。

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十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了要加强医保基金规范管理及使用,具体包括:聚焦重点科室、重点领域、重点监控药品和医保结算费用排名靠前的药品耗材,规范医保基金管理使用。持续开展打击虚假就医、医保药品倒卖等欺诈骗保行为。

相较以往,现阶段的医疗监管呈现出智能化发展趋势。在大数据等工具的助力下,检查的精细度实现全面提升。

近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人民日报文章《实施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 织密织紧医保基金监管防控网》,其中提到:当前医保基金监管面对众多监管对象、庞大资金量,以及海量结算数据,过去的人海战术、手工审核、人工监管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面建立智能监控制度并推进智能监控常态化,加强对医保基金使用行为的实时动态跟踪,有很强的必要性。

伴随各地智能监管子系统逐步落地,医保基金的全流程监管框架得以搭建。未来,耗材的招标采购以及院内使用都将变得透明可追溯,各种利益输送的生存空间将不断缩小,医疗腐败问题将得到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