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直是我国的大事,而教育中突显出的问题也在人们越来越急功近利的心态下愈演愈烈。曾经河南商丘一位10岁的小女孩小小年纪就经历了两次高考,可考上之后的生活如何呢?
不同于他人的教育
一般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如此算来十余年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可多年来,在人们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时,许多问题被一代代的学生提出来。首先是课堂中的应试教育。每天老师耳提面命的都会说一些考试的重点知识,相应的也会有一些重点的题目。这样导致学生们认为原来所谓的全面发展也不全面,只要按着老师所讲就可以考得高分。
其实,这样的问题对于熟知教育学的专家们怎么会不知,在这样所谓的框架教育下人们也会得到发展。所以,一时面临的问题不能说是问题,是个人眼界的一个框架罢了。
除了应试教育之外,就是学生们的课业压力问题。近年来,学生们一直在提倡减压,也要减少作业,增加课外活动时间。但显然这样的硬性措施下,学生们依旧学习忙碌。可这样的忙碌是开心的,因为自己周围还有一群伙伴陪着长大。与他们相比,河南商丘的一个小女孩张易文就显得孤单一些。
张易文的父亲不满如今的教育体系,决定采用自己的办法教导女儿。因此在不满十岁时张易文就学完父亲规划的小初高课程。可想而知,自己一个人在一方圆桌上待着,每天还要接触繁重的课程,这样的童年是不开心的。
可张易文不止是孤单的问题,在一个小孩的成长中不应该只有父母,还应该有伙伴以及有其他可以教会他各种人生的人。但张易文接触到了只有父母给予的教育罢了,其他的可能一概不知。说得深刻一些,她仿佛井底之蛙一样只知道自己这片天空的世界。
高考的波折
张易文的父亲将原本十余年的课程压缩在几年内,这本来就是一种过刚易折的事情。可一经学完之后,就要求张易文去参加高考。结果第一次高考之后,张易文仅仅考了172分。但这还没有结束,第二年高考时张易文又参加了,这一次她以300多分的成绩考入了商丘学院。
就这样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女孩要比其他人早几年的时间进入了大学。可十岁的孩子还算是在童年中,如果老实算来其他人恐怕还在小学中享受自己的童年生活,而张易文却早早地进入一个更加开放的大学环境。
张易文第一次高考的失利绝不是偶然现象,如今哪一个高考生不经过千锤百炼的考验,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心理的成熟,高考这道坎他们是有充足准备的。因此,即使之后她考上了一所大学也并不能代表她就是一个人们争相报道的神童。
因为人们印象中的神童也绝非如此,他们一般在某个专业方面有着令人惊讶的才能,而张易文在父亲的教导下十岁就考上大学,只能说是被迫的。这样一波三折的高考过程对于一个心智都还不能说是成熟的孩子。其实是一种折磨。
异想天开的父亲最终会害了孩子
其实,张易文的父亲也没有经历过严格的入学教育,并且他一味地否定国家教育而认为自己的学习过程优秀。不得不说,他的性格总体来说是有些偏激的。或者说,他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并且自豪于自己的想法。
可毕竟一个十岁的小女孩能够考入大学是一件罕事,媒体肯定争相报道。但这是张易文父亲的做法却有些让人疑惑,在镜头前张易文举着自己的通知书,而她的父亲却穿着仿佛推销一般的衣服。其实推销的就是他的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会欣赏这样的模式并把孩子送到他的地方进行教育。
不得不说,这件事表面看来张易文最难过。她的父亲办这件事仿佛是开创了先例,而她就像是一个实验品一样。说实话,张易文父亲的教育方法是激进的。因为国家决定的每个阶段的教育都有着一定的规律,也符合青少年成长的轨迹,而他在不间断地给自己女儿补充她现阶段接受不了的知识点,有些逼迫的意味在。况且,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说张易文是学习到了表面的知识点,而没有深入的学习。
可她能够考到352分这样的成绩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只要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试卷上的大部分知识是基础,真正能够选拔能力的又是这一小部分题目。可想而知。张易文的能力或许就止步于此,而她如果一再坚持考下来,慢慢地吸收知识点,总会考出令人惊讶的高分。毕竟有一句话是,有志者事竟成。
如今,张易文也顺从家人的意思进入大学。但一个十岁的孩子,在一群年满十八的青年之间是格格不入的,这也正是张易文的现状。一群十八九岁的少年少女会更加成熟一些,对于一个没有话题参与度的小姑娘,他们不会主动交谈,也因此张易文看上去是那么孤单,也会给人一种她正在遭受排挤的表象。
况且,他们成长中的经历她没有经历过,而他们青春懵懂的青春期她也没有经历过,甚至是在一个有同学有老师的课堂环境中上课她都没有经历过。没有健全地与人交往的经验,想必看到同学的第一反应张易文也是退缩的,不敢与之交流的。
更何况,慢慢地她也在长大,童年中缺失的东西会是她一生的遗憾。不仅如此,她的性格也会在与不同年龄的人当同学这样不等的关系中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一切都有未知性,或者是变成好的,或者是变成坏的。
然而这才刚开始,张易文的父亲还希望她追求更高的学历,因此之后张易文的生活也会被学习禁锢。恐怕他也会亲自教导孩子考研的课程自己博士的课程。但有时年少成名或许是一件好事,因为会收到许多欢呼声。可这件事中的父亲不仅是偏执的,也是虚荣的,只因他贪恋那点聚光灯。但他实在不算一个好父亲,女儿在学校的现状令人担忧,而他还想着逼迫她走向他所谓的成功,这不是人们真正想看到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