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5月,在机缘巧合之下,原本快要退居二线的解放军某师师长,突然从师长的职位上,直接提升为了军长,使他的军旅生涯能再续写新的篇章。而这位军长在上任的当天,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那天,军区副军长来迎接军长上任,结果见面后,副军长愣住了,因为来上任的军长,竟是他多年前的俘虏。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上任的军长叫徐惠滋,那位副军长叫黄达宣。徐惠滋出生于1932年,山东蓬莱人,小时候读过几年书,但因为战争,15岁时就放弃学业开始帮家里种菜卖菜,很快就从一个学生变成了街头小贩。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过多久,一次他在卖菜时,被四处搜罗壮丁的国民党士兵发现后给抓了起来,被抓进军营后,他被培养成为了一名机枪手,后来还参加了辽沈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达宣出生于1925年,江苏泗沭人,他从小就听红军的故事,他知道红军是为百姓做主的部队,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加入红军,就在他18岁那年 ,新四军的一支队伍在他们村里落脚,黄达宣毫不犹豫的就报名参军入伍了,成为了淮海军分区第二支队第四团的一名战士,抗日战争胜利后,黄达宣跟随部队开赴东北,在接下来几年战斗里,黄达宣作战勇猛,敢打敢拼,先后立下不少功劳,他也因此从一名小战士慢慢提升为了2纵6师16团前卫连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9月,轰轰烈烈的辽沈战役打响了,解放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辽宁的昌黎、绥中等地,10月底,解放军包围了沈阳,随后解放军2纵和12纵就对沈阳发起了总攻,很快沈阳的防线就被解放军打开了突破口,解放军从铁西突入市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城区后,2纵6师16团的黄达宣带领着尖刀连搜索前进,在一家银行前,黄达宣带领的队伍遭到了敌人的疯狂阻击,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尖刀连消灭了银行外围的敌人,随后黄达宣就带着尖刀连突进到了银行内部,里边的国民党军没有进行太多的抵抗,就全部缴械投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让黄达宣没想到的是,在银行内部竟然躲着两名国民党中将,一个叫周福成,一个叫苏炳文。一下俘虏两个国民党中将,黄达宣受到了纵队司令的点名表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黄达宣的连队是尖刀连,总是冲在队伍的最前端,因此他们这一仗下来,伤亡很大,为了快速补充兵员,黄达宣决定从这次的俘虏里边挑几个人,为连队补全建制,黄达宣告诉俘虏,解放军优待俘虏,有想参加解放军的,我们欢迎,如果有想回家的,我们发放路费,很快银行中被俘虏的那些国民党兵就做出了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他在给想回家的国民党士兵发放路费时,一眼就从人群中,看中了一个人,那人个子很高,精气神也很足,一点不像打了败仗的样子,这个人就是徐惠滋。后来黄达宣听说徐惠滋还是个机枪手,他就对徐惠滋更感兴趣了,认定徐惠滋一定是一个打仗的好手,而他的连队也正缺这样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黄达宣就主动找了徐惠滋谈话,他希望徐惠滋参加解放军,而徐惠滋则表示,东北都已经解放了,他留在部队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回家,然而黄达宣则说,东北是解放了,但全国还没有解放呢,你就不想为全国的百姓做点什么吗。最终,黄达宣成功的说服了徐惠滋,让他加入到了解放军的队伍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随后的战斗中,黄达宣一边帮助徐惠滋快速融入连队,一边给徐惠滋讲解我党的政策方针,很快徐惠滋就在行动和思想上完全融入到了解放军的队伍中,后来的战斗中,徐惠滋因为作战勇猛,还被记大功一次,因为徐惠滋上过学,有文化基础,黄达宣还向组织建议,让徐惠滋担任连队的指导员。黄达宣和徐惠滋二人经过多次出生入死的战斗,也建立了很深的革命友谊,成为了可以相互依托的战友及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49年东北解放军百万雄狮跨过山海关,直奔北平、天津而去,平津战役后,因为部队改编需要,徐惠滋被调离了黄达宣所在的连队,被编入到了39军第117师349团,担任机枪手,黄达宣在与徐惠滋分别时,心中还十分的不舍,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他们也只能挥手告别,他们都清楚,这一别可能就是永久,因为他们不知道彼此还能不能从战场上活下来,即使活下来,茫茫人海相见的机会也不会很大了。之后徐惠滋又随部队参加了衡宝、广西等战役,立下了很多战功,他也升了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解放后,徐惠滋选择留在了部队,1950年徐惠滋入党,之后朝鲜战争爆发,徐惠滋加入志愿军随部队去了朝鲜战场,在朝鲜战斗中,徐惠滋从第一次战役一直打到第五次战役,其中有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队伍几乎伤亡殆尽,徐惠滋也身受重伤,被送往后方医院接受治疗,在接受治疗期间,他多次向上级请求继续参加战斗,医生以伤势未愈为由拒绝了,但最后他还是在伤势没有完全好的情况下,再次投入到了战斗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惠滋从朝鲜回国时,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被俘虏的小战士了,而是战功赫赫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团部参谋,1955年,徐惠滋被授予上尉军衔,1960年,徐惠滋作为39军有培养价值的优秀年轻干部,被选送到了南京军事学院进行深造,学期4年,徐惠滋因为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再加上他进入学院后,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很顺利的拿到了大学本科毕业证。毕业后徐惠滋先后担任了39军训处副处长、侦察处处长,1973年调任师副参谋长、师参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1年2月,徐惠滋被调回老部队39军,担任117师师长,虽然那时徐惠滋已经49岁了,但他还经常亲自下连队主抓部队训练,还时常和战士们一起训练,这一切都是为了应对像对越自卫反击战这样的战斗,让战士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因为117师平时对训练抓的紧,战士们从各个方面都很优秀,因此他们在全军大比时拿了好几个第一,117师也成了全军的佼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80年代时,当时部队里有规定,如果在55岁前不能提上副军,那就要退出军一线或者转业,而徐惠滋提为师长的时间比较晚,以他如今的处境,是很难在55岁前提到副军级的,而军机关也考虑到了这一点,还找徐惠滋谈过话,他们认为徐惠滋带兵很有一套,部队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因此向徐惠滋提出,希望他过几年退出一线时不转业,而是继续留在部队里。徐惠滋在部队里三十几年,早已和部队融为一体,以后能继续留在部队里,对他而言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出意外的话,徐惠滋将会在三年后从师长的位置上退居二线,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在邓小平同志和杨尚昆同志到军区视察时,彻底改变了徐惠滋已经确定的人生轨迹。那次在军区接受检阅时,本来军领导安排的是另一支比较有战斗力的师接受检阅,虽然徐惠滋的117师也是王牌师,但那时基本已经确认徐惠滋要退下来了,就没有安排117师上。然而巧合的是,接受检阅的部队师长,突然得了病,于是军区领导临时安排徐惠滋带领117师接受检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惠滋领导的117师,在平时训练时,就强调随时做好作战的准备,因此在面对突然的检阅时,他们也是从容不迫,在接受检阅时,117师整体气宇轩昂、声音洪亮,而血气方刚、身材高大的徐惠滋,也在检阅时被邓小平同志注意到,邓小平同志还亲自询问了徐惠滋一些关于部队建设化的问题,徐惠滋回答的有条不紊、条理分明,这也给邓小平同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认为部队就应该让像徐惠滋这样的人才来领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时,部队进行了一些改革,面对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暴露出的一些我军的问题,部队干部老龄化严重,需要补充一些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力量作为骨干,而徐惠滋刚50出头,正值壮年,论学历,他是新中国早期的军校生,还有本科学历,论能力,他参加过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功无数。徐惠滋各项条件都符合这次部队的改革,于是在1983年5月,徐惠滋直接从117师师长的位置上,被提升为了39军军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徐惠滋上任的当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刚调任的39军副军长黄达宣在看到39军的军长时彻底愣住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军长竟然是他曾经俘虏的国民党小兵,也是那个分别了三十几年出生入死的战友,想到当年徐惠滋是自己亲手带出来的,黄达宣内心也不免感到唏嘘,但他也由衷的为老战友感到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徐惠滋在39军军长的位置上,被提升为了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他在总参谋长的位置上又干了10年,为国家实现现代化军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4年晋升为上将,1995年调任军事科学院院长,1997年到达最高服役年限后免去院长职务。2003年,经国家军委批准,徐惠滋离休,同时他被授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勋章,2005年1月2日,徐惠滋因病逝世,享年7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看徐惠滋的一生,因为当年在解放军中一个叫黄达宣的连长,在俘虏中多看了徐惠滋一眼,正是这一眼,给新中国带出了一个功勋卓著的将军,这可以说是一个传奇故事了,但黄达宣的那一眼只是一个开始,而真正成就徐惠滋的还是他自己,是他用一生无私的付出,换来最终的辉煌,让我们在这里向老一辈革命军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