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夏季,湖南省桃源县太平桥乡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在路口迷茫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这时一位80多岁的老人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颤抖地说着:“你是华子吗?乡亲们都以为你去世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面前这个满脸皱纹的老人,就是离家多年的刘志华,刘志华26岁跟随国军撤退到台湾,在台湾生活了44年,但他从始至终都惦记着家里的妻儿老小,三番五次拒绝了台湾当地的媒妁之言,只为有朝一夕能够和家乡的妻儿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夏天,经过20多年的申请,他终于获得回乡探亲的资格。此时的他已经成为一个耄耋老人,但丝毫掩饰不了他思乡的深情,他匆忙收拾好行李,踏上了返乡的路。

短短几天的路途,让刘志华内心煎熬不已。终于回到了湖南桃源,看着来往的路人,听着亲切的乡音,刘志华觉得眼前这一切就像做梦一样恍惚。

此时,家乡和他离开时已经大相径庭,记忆中的家乡残破不堪,归来却满是高楼大厦,这让他有点无处适从。他只能靠着模糊的记忆往家的方向走去,但却失败了。

他心心念念着家中的妻儿老小,于是无心停留,直接打了一辆出租车,奔着自己的老家太平桥乡驶去。然而村子已经多次改造,眼前这一切都今非昔比,他试探着问了很多人,却无人认识他,也无人知晓他当年的家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过一条条街道,失望不已的刘志华看到一个80多岁的老人,于是试探着打听妻儿的消息,并告诉他自己叫刘志华。

没想到这个80多岁的老人突然两眼放光,抓住刘志华的手,颤颤巍巍地说道:“你的小名叫华子,对吧?这么多年你去哪了啊?乡亲们都以为你不在人世了。”

原来这个老人,是刘志华年幼时的邻居,眼看找到一位故人,刘志华内心看到一丝希望,于是急忙问道:“我家人现在在哪呢?”

老人听后,发出一声长叹,随后缓缓说道:“唉,你全家都死光了!”

刘志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怔怔地站着,不知不觉泪流满面,他自言自语道:“怎么会这样?我的老天呀,为何如此对我!”

刘志华身上背负着怎样的秘密?他的家人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922年8月,刘志华出生在桃源太平桥乡,父母经营着一家百货店,家里殷实,不愁吃喝,所以从小刘志华就被父母呵护着长大。

在同龄人为读书发愁时,他已经厌倦了枯燥的学堂,于是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回家了。

父母想着让他学习打点家里的生意,刘志华却游手好闲,不问世事。就这样一转眼过了8年,刘志华已经长成一个23岁的大小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媒婆给他介绍了一个邻村的姑娘,叫赵春梅,年方19岁。赵春梅父母也是经商的,家境殷实,可以说是门当户对。

在那个时代,结婚前,双方是不允许见面的,但放荡不羁的刘志华却不愿遵从古法,他认为自己的媳妇,一定要找一个漂亮的,自己看上眼的,于是他悄悄打听到赵春梅家的地址,藏在附近的土堆后面,等他看到一个俊俏的姑娘出门后,觉得她一定是赵春梅。

于是就莽撞地跑过去,抓着赵春梅的手,介绍起自己。还没反应过来的赵春梅,已经被吓得花容失色,失声大哭道:“快放开我,我不认识你!”于是挣脱赵志华的手,哭着跑回到家里。

多年后,当刘志华回忆起这件事,略带抱歉地说道:“自己年轻鲁莽,把未来媳妇给吓到了。”

也就是那一年的年底,刘志华和赵春梅结拜为夫妻。刘志华非常满意这个媳妇,不仅模样好看,而且贤惠顾家,对公婆也是数一数二的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年,赵春梅就生下了一个女儿,刘志华给女儿取名小桃,整个家的氛围也越来越好。

刘志华对赵春梅百般宠爱,对于赵春梅说的话也言听计从,于是赵春梅鼓励着刘志华尝试接手家里的生意,但他始终不感兴趣,觉得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

看到此路行不通,于是赵春梅鼓励丈夫继续去读书,只有读万卷书,才能有更宽阔的眼界。

于是刘志华听从了媳妇的建议,到20公里外的桃源县第六中学去读书,但离开学堂多年,加上本身就不是读书的料,刘志华只是觉得读书枯燥无味,于是三天两头跑回家里。

媳妇告诉刘志华,家里的事情他不要操心,她会打理好一切,并劝他好男儿志在四方。

就这样,刘志华听了媳妇的话,咬牙坚持学习。但这时,国民党政府要招10万士兵,学校的校长出面鼓励大家积极参军。刘志华不知道参军意味着什么,只觉得读书无趣,于是报名入伍。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刘志华便隐瞒了自己参军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刘志华长得一表人才,高高壮壮,又能说会道,很快被任命为206师617团第3营营部连里的一名班长,等部队准备转移的时候,刘志华才跑回家里,告诉家人自己的选择。

赵春梅听说之后,哭成一个泪人,父母更是泪眼汪汪地抱着他依依不舍。刘志华看着伤心欲绝的媳妇,说道:“你照顾好家里,我一定好好表现,让你满意。”

听到刘志华这样说,赵春梅不忍心再责怪他的选择,叮嘱刘志华:“我不求你升官发财,只求你平平安安回来,我和孩子在家等着你。”

但造化弄人,这一别就是永远。

刘志华返回部队后,就跟着部队迁移,当年9月就离开家乡,坐船来到了上海,随后跟着部队开始了3个月的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12月,刘志华所在的连队接到紧急通知,需要执行秘密任务,接着他们就被安排坐上了一艘船,所有人都不知道船只会带他们驶向哪里。

一直到3天后,船只才停靠在岸,这时他才听说,自己到了台湾高雄,随后他被安排到高雄凤山军营训练,因为表现突出,随后他被挑选出来送到凤山军校学习,军涯生活枯燥无味,但想到家乡的妻儿老小,刘志华就鼓足力气,充满希望,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军校毕业后直接被提拔为排长。但他却闷闷不乐,愈发的思念家乡的妻儿老小,在夜里悄悄啜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一同来的战友们纷纷开始娶妻生子,刘志华高大帅气还当上了排长,身边的花花草草自然不少,但他始终不为所动,因为他始终记得媳妇的叮嘱——我和孩子会一直等你回来。

刘志华回忆当年,身边很多战友都给他介绍对象,但是都被他一一拒绝了,其中有个叫小兰的护士,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兰青春靓丽、知书达理,他看到刘志华孤身一人,于是经常跑来给刘志华洗衣做饭,时不时给刘志华送一些水果。

时间久了,身边的战友就明白了了,于是开始有意撮合他俩,刘志华也明白了小兰的心思,于是小兰又一次来家里洗衣做饭时,刘志华说道:“我在大陆有媳妇和孩子,我不会背叛她,也不会再婚的,你的心思我明白,以后不要再来了。”

小兰听后,眼中饱含泪水,转身跑开了。刘志华叹了一口气,为了家中的妻儿,他只能这样做了。

就这样,刘志华孤身一人漂泊了几十年,一直到60岁退休,他认为自己可以回乡了,于是开始递交回乡申请,但接下来的10年,回乡申请一直没有得到批准,一直到1992年,70多岁高龄的刘志华坚持写申请20年后,终于得到批准。

此时刘志华心中却忐忑不安,他不知远方的亲人现在状况,不知媳妇是否还在苦苦等着他,不知父母是否还健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数的疑问萦绕着他,让他害怕却又迫不及待地返回家乡。

然而当他找到家乡,从老乡嘴里听到家人都已去世的噩耗,刘志华期盼的心一下子就落空了,他无法接受这样的说法,于是追问道:“我的家人是怎么去世的?”

老乡缓缓说道:“刘志华走后没几年,父母均病逝了。他的媳妇独自拉扯着孩子,生活条件也算可以,但是有一天,孩子在放学途经水库时,失足掉了进去,不幸溺亡了。”

孩子的意外溺亡,赵春梅彻底崩溃了,每天以泪洗面,郁郁寡欢,最终离开了人世。但她临终前,依旧念叨着刘志华和孩子的名字。

赵春梅去世后,村民们把他安葬在了公公婆婆旁边,这样一家人就可以团聚。

听到老乡这样讲,刘志华终于控制不住情绪,失声痛哭,恳求老乡引路去自家的坟前祭拜。老乡年纪大了,腿脚不灵活,于是派自己的孙子带路,来到了半山腰的一块荒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杂草丛生,孤零零地堆着4个坟包,刘志华扑通一声跪倒在坟前,哭诉着:爸妈,不孝儿回来了!都怪自己当年冲动离开了家乡,没有尽孝道照顾好父母,没有关爱好媳妇孩子,如果当年自己没有离开,他们可能在享受着天伦之乐。

可惜已经晚了,人去楼空。

没过多久,刘志华活着回来的消息,就传遍了村里,他的远房老表哥赶来,劝说后将他带回到自己家里居住。

老表哥劝他,人死不能复生,你为了春梅孤身大半辈子,后面的路你还要走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没过多久,老表哥就给他介绍了一个老伴,名叫江蕙云,她比刘志华小9岁,丈夫在15年前病逝,她独自拉扯大3个孩子,孩子们都成家离开了她。

在表哥的劝说下,刘志华和江惠云见面,都是孤身多年,两个人聊得很投机,关系渐渐亲近起来。

在外漂泊40多年,落叶归根的想法一直缠绕着刘志华,经过多次递交申请,他被台湾省批准可以回乡定居。之后刘志华和江惠云两人就领了结婚证,并在太平桥乡盖起了一座小房子。从此两颗无处安放心灵,互相守护。

江惠云身体健朗,她非常贤惠照顾着刘志华,刘志华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而江惠云的3个孩子,也接纳了刘志华,逢年过节就带着孩子们回来探望两位老人,并把两位老人接到城里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志华孤单半辈子,老年体会到家的温暖和儿孙绕膝,这种幸福感充斥着他,他的精神状况也越来越好。

台湾老兵寻亲44年,最终“落叶归根”圆美梦!

现实生活中台湾省还有很多这样的老兵,希望台湾早日回归,了却老兵牵挂。台湾同胞们都不能忘了你的祖籍、家乡、祖、父母这块土地,中国大陆就是你们的根源,祝台湾同胞生活快乐、常回老家看看!团结一心,完成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