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1367年,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信国公徐达统率的二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渡过长江,取道徐州,直奔中原地区。此时的徐达既可以从沂州进兵山东,也可以直驱河南首都汴梁,这两处地方都暴露在北伐军的兵锋下。不过按照朱元璋的部署,北伐军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平定山东,撤元廷之羽翼。因此,徐达的第一个打击目标是山东最南侧的沂州,当地是山东军阀王宣、王信父子的地盘。

王宣,扬州兴化人,曾任元廷的司农掾,因为治理水患有功,被升任招讨使,从此投身军旅。起初他在元丞相也速麾下效命,随其收复了徐州,很快就升任义兵都元帅一职。而王宣之子王信,在察罕帖木儿麾下作战,曾参与讨伐山东军阀田丰、王士诚的战役,后来山东平定后,王宣、王信父子便被元廷派去镇守沂州,守卫山东南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明显,割据山东南部的王宣、王信父子是没有足够兵力对抗北伐大都的二十五万大军的,在如此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投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基于这样的判断,徐达决定先礼后兵,遣使招降王宣、王信父子。

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竖起一面招降纳叛的旗帜,好让王宣、王信父子“打个样”,然后再厚赏二人,以此吸引元廷各路守将主动来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抵抗,降低北伐的战斗“成本”。

接到招降信后,王信第一时间拍胸脯保证沂州会投降北伐军,同时也派人送去酒肉和金银,但他却道出了自己的难处,大致意思是沂州的元朝旧将有很多,如果要投降肯定要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这还需花些时间,所以请北伐大军暂时停驻城外,等万事俱备之时,他会打开城门迎接北伐大军入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起来,王信的安排似乎也合情合理,吴王朱元璋为表达招揽元廷旧将的诚意,当即派徐唐臣为使,授予王信江淮平章政事一职。所谓平章政事,前文已经多次提到过,是元帝国派驻地方行中书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兼有军事、行政两项大权。

当然,这一职务在元朝的含金量很高,但在朱吴政权里却只是个虚衔,另外,朱元璋还加了一道命令:以兵从大将军征讨。意思是要把沂州兵并入北伐军,让宣、王信父子从征,在战场里证明自己的忠诚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