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河东

今年7月,河玉围早稻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3442亩,亩产超过1300斤

社区牵头与爱心企业、乡贤结对帮助社区困难学子,累计争取金额超300万元,资助高考成绩优秀学生和困难学生约1000人次

社区升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约1600万元改造乡村巷道39条,升级河东崎沟市场,方便群众出行和生活

社区为1.4万名居民购买城乡合作医疗保险,为4751名27周岁以上村民购买城乡养老保险,实现100%参保率

如今站在田埂上望去,夏天时绿野连天的河玉围海水稻示范基地已经开始浸染上预示丰收的金黄。稻田上有白鹭优雅飞舞,赏心悦目。很难想象河玉围在前几年还是撂荒盐碱地,如今已经是一片良田。“还有十来天,晚季水稻就该成熟了,现在我们正在等待收割。”省级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顺杰农机种养专业合作社经理马学丰说:“这几年河玉围环境变好了,整个湿地生态都很好,引来了很多白鹭觅食,自然和谐。”

除了高颜值,河玉围的背后还勾连着它所在的社区,也就是汕头市濠江区河浦街道河东社区的发展脉络,烙刻下河东社区着力探索“党建+”、走好乡村振兴致富路的发展故事。

党建引领绿色“粮仓”玩出“花样”

在河浦街道这个纯农街道,河东社区因其广阔的农田而耀眼。在社区地域名片中,汕头市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河玉围、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丹樱生态园均具有较大规模,正稳步发展。

近年来,河东社区围绕“党建引领、环境再造、产业培植、和美文明”的目标要求,探索“党建+”工作思路,构建了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便民为民服务为基础”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在此前提下,社区从“党建+产业”入手,想方设法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强大村集体产业。

河玉围片区的成功改造是近年来濠江区推动盐碱地复耕的典型案例。据介绍,河玉围片区由于土壤盐碱化等原因被长期弃耕,濠江区、河浦街道、河东社区对此积极探索出“党组织+经联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撂荒耕地+农户”的土地流转模式,着力重塑河玉围的“粮仓”美誉,也得到了村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在今年8月的时候,我们跟随河东社区党委委员陈振盛到了河玉围边上,看到这片广袤土地刚刚经历过一场丰收,经过短暂休憩之后,开始了下一轮耕种。数据显示,在7月,河玉围早稻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3442亩,亩产超过1300斤,再创新高。

“丹樱生态园你们去过吗?我们村的‘一村一品’就在那里。”陈振盛介绍,河东社区还玩出“花样”,致力于以丹樱花卉文旅产业带动社区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实现花卉产业链的利益一体化协作和分工,带动解决了周边两百多名村民就业问题,社区也成为了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花卉专业村。

河东花卉百花齐放、河玉围海水稻四面飘香。今年以来,社区乘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推进的东风,加快农产品品牌的打造。河浦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汉松在早前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如何把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上,河浦街道提出按照“一带两园一围”发展格局,重点谋划打造“八个一”示范点,其中计划在河玉围打造集海水稻种植、餐饮消费、农田观光科教、亲子体验、休闲露营为一体的海水稻三产融合生态品牌;此外将运用丹樱花卉的口碑和品牌效应,做好“地标+农业+旅游+花卉”的文章,促进粤东地区最大花卉培育基地建设。

既要好看好玩,还要好吃好赚,河东社区党委也迅速反应,随之围绕战略谋划蓝图,投身到推动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中去。

在丹樱生态园里,可以看到有趣的社群活动和美丽的自然风景吸引了很多市民入园。另一边,丹樱技术人员张翠环给我们展示了正在培育的鲜花花苗:“我们一直在跟广东省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不断研发新的品种,提升标准化、大批量的培育能力。”目前,丹樱生态园年生产时花达到1000万株以上,年销售额2000万元,占有粤东三市80%的时花市场份额。此外,园区还借此拓展“农文旅”产业链,打造“旅游+花卉+研学”的乡村旅游模式,不断吸引游客、学子入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边,河玉围海水稻稻穗高大、谷粒饱满,农户和技术专家们都信心满满。技术专家持续进行水稻品类试耕;村民们加大投资,更新智能化农机设备,上手尝试数字农业。马学丰是第一批进入河玉围参与复耕工作的技术专家,“泥腿子扎得最深”。他介绍,目前河玉围已经有了几个确定能稳定生产的稻种,亩产还在增长。接下来顺杰农机种养专业合作社引进的隆平高科种业“臻两优钰占”,高产和抗性都比较好。此外他也提到,今年以来,因为气温上升,虫害比往年多了三分之一:“我们接下来会进行数字化布局,引入‘四情监测’,推进虫害全流程监控和防治。”

发展惠民建强“堡垒”同向未来

相比其他地域,河东社区具有人口较多、居住密度较大的特点。社区辖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4000多人,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83名。促发展、惠民生的责任落在河东党委的肩上,要求他们立足社区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优势,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迎难而上抢抓机遇,统筹谋划乡村振兴发展蓝图,带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

为了达成更高质量的发展前景,河东党委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发挥好“头雁”带头效应,带头抓班子强队伍,让党建成为增强战斗力的“加油站”,同时推进乡村振兴,让党建成为发展惠民的“助推器”。在这个过程中,河东党委也逐渐总结党建经验,树立如“党建+网格”“党建+志愿服务”“党建+共建”“党建+民生”“党建+产业”等系列品牌范例,不断提升河东党建品牌的引领带动作用以及影响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用活“党建+”、为民办实事体现在河东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河东社区党委书记陈六看来,河东社区多年来坚持深入践行助学行动就是最好的体现:“我们社区已经连续十几年对应届、历届大学生进行资助,现在每年都有百人左右,而且逐年增加,在今年达到新高。”具体而言,河东社区推行“大党委”工作机制,牵头爱心企业、乡贤结对社区困难学子的助学活动,截至目前累计争取金额超300万元,资助高考成绩优秀学生和困难学生约1000人次。

今年8月底,最新一批学生已经收到助学金,即将开启新一学期大学生活。陈丹娜今年高考成绩不错,除了拿到社区的助学金,还拿到了街道的奖学金。“我们都很期待大学生活!目前计划就是想到了学校要好好学习,很感谢社区和乡贤的帮助,不要辜负大家的支持。”河东社区党委副书记陈少勉表示:“这是我们村一个很好的传统,支持教育就是支持社区的未来,我们一定会坚持做下去。”

此外,社区采取“专职委员+兼职委员”模式,邀请辖区文华学校校长、辖区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共同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去;并与学校、辖区派出所、企业联建共建,不断强化社区“大党委”的堡垒聚合作用。

当前,河东社区党委已完善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多方争取资金约1600万元,已升级改造39条乡村巷道和河东崎沟市场,方便群众出行和生活;争取到资金1463万元为社区1.4万名居民购买城乡合作医疗保险,为4751名27周岁以上村民购买城乡养老保险,实现100%参保率……

在河东社区前不久刚刚出炉的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当中,党委紧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和具体要求,除了打造示范样板,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之外,还将推进建设夜市一条街,集中经营管理,提升“网红”乡村形象塑造;打造怀德广场、濠东路商业街品牌,完善商品街管理规范,引进知名商家落户,进而吸引客流助力文旅发展。这也被河浦街道纳入“八个一”示范点的重要部署。

陈少勉指向濠东路商业街,告诉我们:“这是一条很重要的街道。河浦街道几个社区的村民都会从这里经过,商业发展也相对发达。”我们可以看到,濠东路商业街路线较长,路面宽广,且两边商铺众多,车流密集。另一旁道路则往怀德广场方向延伸,到了晚上,会有摊贩进入,夜市由此繁荣起来。但现场摊贩营销零散、街面脏乱差现象也比较突出。

对此,河东党委逐步统一规划业态和布局,针对问题逐一击破,让保留着村民生活烟火气的商业老街,成为服务完善的全新特色“打卡点”,进一步惠及民生,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陈少勉介绍,现在暑假期间,晚上会有很多学生到这边摆摊,平时也经常有年轻人推着小车前来经营:“现在经济下行,年轻人愿意自力更生,想办法摆小摊补贴家用,我们看着也很欣慰。”他对年轻人的发展很关心,笑着补充了一句:“我们把商业街和夜市规划治理得好一些,也是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实践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