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一鸣

鲁迅的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也是一名作家,近日有记者问他平常爱不爱刷短视频,他说:“我现在是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刷屏,百分之十的时间用来看书。”对此网友纷纷表示“这很真实”“多少人百分之一百刷视频的”。还有网友戏称周令飞是“投笔从网”。当问到平时爱刷什么内容的视频时,周令飞笑答:“不告诉你们,这是我的秘密。”目前他在抖音平台上拥有超过十一万粉丝。根据树仁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年逾古稀的周令飞可能属于“社交媒体上瘾”的资深一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周六(十八日)下午,树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公布一项有关社交媒体成瘾的研究成果,发现越年轻的受访者社交媒体成瘾的风险越高。调查也发现,曾接受专上教育或更高程度教育的受访者比中学或以下教育程度的受访者更易成瘾。社交媒体成瘾指过量或不受控制地使用社交媒体,调查发现受访者的社交媒体成瘾量平均分数在一年内由一点八三升至一点九六分(一分代表成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频繁;五分代表负面影响十分频繁),升幅约为百分之七点一,呈显著上升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二十七点三受访者经常或十分经常在社交媒体上花费比原本计划更多的时间,百分之十三点二的受访者经常或十分经常因无法使用社交媒体而感到烦躁,百分之十二点三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或十分经常有冲动想不断使用社交媒体。此外,百分之二十三的受访者表示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对其学业或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的频繁程度达到中等或以上水平。

香港“网开新一面”网络沉溺辅导中心负责人表示,有关研究对协助解决相关青少年问题提供启示。其实,年轻、高学历者社交媒体上瘾风险更大的现象,并非香港独有。一项调查显示,内地大学生百分之九十九点三九每天上社交媒体,当中超过五成二每天上社交媒体时间为四至六小时,两成二以上更超过七小时。他们喜欢上社交媒体的主要目的前四项分别是即时通信、娱乐消遣、社交交友和获取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美国的调查显示,六成青少年每天上社交媒体超过四小时。有学者形容社交媒体是学校走廊和餐厅的现代版本──一个永远存在的舞台,青少年总是在网上,总是在走廊。虽然香港、内地和美国三地青少年上的可能是不同的社交媒体,但不同的社交媒体都能让青少年上瘾,这是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亦是高科技发展衍生的社会问题之一。专家呼吁家长、学校督促青少年减少上网时间,多做线下活动,而对于大学生,只能靠他们自律。

事实上,每天花大量时间上社交媒体的不仅是年轻人,上文提及在上海生活的周令飞先生,其夫子自道疑似已经“社交媒体上瘾”。那天在树仁大学发布会现场,笔者告诉该校新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我认识的一些同龄人,包括我本人都有社交媒体上瘾的某些“症状”,例如有时候因为手机没电或无法上网,未能使用某些社交媒体,就会浑身不自在。上个月到北京,我的内地电话卡手机不知何故无法上网,另一部香港卡手机的流量用完,每天一出酒店手机离线,就有种失魂的感觉。后来一名团友每天打开热点让我共享,才解除我的不安。其实并没有什么重要事情需要保持联络,经常打开手机查看社交媒体的信息,只是因为习惯,以前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视机,现在是刷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笔者本人体验和观察,成年人社交媒体上瘾的原因与青少年不同,多数与工作性质有关。周令飞爱刷视频,相信是他获取写作素材和灵感的途径,而从事新闻传媒工作的人,似乎很难不会社交媒体上瘾。大众传播学学者麦克卢汉(McLuhan)说,媒介是身体的延伸,他还说,媒介即信息。对于媒体人来说,手机已经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永远保持手机在线,既是工作需要,亦是生活状态。即使离开新闻第一线,但一经上瘾就很难戒掉。所以,对于社交媒体上瘾现象,期待有更进一步分析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