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春老地名-地质宫广场

作者:李春昌

地质宫广场,是以地质宫命名的广场,始于1954年地质宫建成之后,终于1996年更名为文化广场。

地质宫是长春的一座著名建筑,地质宫前后大片土地为清末长春城西南的杏花村所在,还是伪满时期的“宫廷营造用地”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七〇年代的地质宫,资料图片。↑】

伪满洲国成立初期,对伪国都建设提出不同的方案,其中讨论的核心是伪执政府的选址。在多个方案的反复比较之后,最终决定将“执政府”落在城市中心的杏花村。

1938年9月,在杏花村举行了“新宫廷营造动工仪式”, 伪满新宫廷用地总面积为54万平方米,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约450米,以顺天大街(今新民大街)向北延长线为中轴线,南对兴仁大路(今解放大路),东西两侧以东西万寿街(今东西民主大街)环绕,为前方后圆形状,正殿南部为顺天广场,中部是正殿内廷,北部为宫苑。到1943年,正殿工程只完成地基骨架部分就草草收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新京”街路地图,顺天广场。图源《长春历史地图集》。↑】

1952年,东北地质学院在长春成立,伪满新宫廷营造用地中部成为地质学院校园。

地质宫是利用伪满新帝宫政殿的地基建设起来的新中国建筑。该建筑由长春市建筑设计院的王辅臣主持设计,长春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当时叫做“308”工地。1952年动工,1954年竣工。建筑地下一层,地上4层,框架结构,占地总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正门前有高大的台阶,台阶左右有金龙蟠玉柱和狮子滚绣球各一对,大门两侧有宽阔的观礼台,台上建有白石雕花栏杆。正门屋檐下分为两层,有朱红明柱各六根。建筑为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两侧为双重歇山绿琉璃瓦顶,檐口、斗拱和梁枋外饰彩绘,成功地把中国古典建筑样式运用到新建筑中。这是长春有史以来第一座采用高台基、大屋顶、古典彩饰手法设计建设的仿古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汽在地质宫广场参加庆祝五一劳动节活动,资料图片。↑】

1954年建成之后,作为长春地质学院教学楼使用,由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题字命名“地质宫”。地质宫建筑富丽堂皇,庄重气派,恢弘大度,雄伟壮阔,令人喜爱并惊叹不已。

在这样的大楼里,深深烙印着共和国伟大科学家们不灭的信仰,从喻德渊到黄大年,一代代地质科研与教育工作者在这里为了共和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努力奋斗着,令人敬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长春电影节在地质宫广场举行活动。资料图片。↑】

地质宫内设有地质博物馆,自1998年面向社会开放以来,为公众展示着地球奥秘、生命起源与生命进化,矿产资源、奇石和宝玉石和恐龙等古生物化石,馆内藏品丰富、特色鲜明为世人瞩目。

如今地质宫以及校园为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地质宫建筑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的地质宫广场,洪流先生作品,鸣谢。↑】

地质宫广场坐落在长春市区中部,新民大街北端,地质宫前广场可容纳三十万人集会,是长春市人民大型集会的场所,留下许多令人激动的不可磨灭的公众记忆。

在1996年更名为文化广场之前,地质宫广场北侧有连接东民主大街与西民主大街的地质宫前路,广场中心有自地质宫前路通向解放大路的地质宫前街,一街一路构成“T”字形结构。在广场西侧,建有简易的运动场,广场中部偏南,设有高大的钢架旗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长春市朝阳区城区地名图,地质宫广场附近,图源《长春市朝阳区地名志》。↑】

写到这里,我回忆起参加地质宫广场大型集会活动的往事来。

那年暑假后新学期开学不久,学校就开始组织同学们参加大型组字活动。先是在学校里排队型,确定每个人的位置,练习翻花组字。翻花一共有两种颜色,合上的时候就像是一把扇子,打开一面是红色大花球、一面是黄色的大花球。

那些日子里,基本上是上午上课,下午练习。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全区统一训练,我们学校叫做西三马路小学,简称“西三”,在全区训练时候,指挥老师喊话就不是喊“西三”了,而是“西三马”“西三道”,因为除了西三马路,还有西三道街。有趣,也就记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拍摄,地质宫与文化广场。↑】

全市的庆祝活动就是在地质宫广场上举行的。我们提前到地质宫广场进行了多次实地操练,总指挥站在地质宫四楼大平台上,用旗语指挥,而地面有多位老师用口哨和手势配合,同学们听口令,整齐做动作。

到了正式活动的那一天,统一穿着白衬衫,蓝裤子,白胶鞋,红领巾,黄书包,白毛巾,手拿红黄两色翻花。我们早早地来到地质宫广场,站好队,听口令,统一行动。想象中,这样的大型翻花组字,一定是很好看,很壮观了。只是,从训练到正式参加活动,我们都看不到效果。那时候就想象,要是我能站在地质宫大楼顶上看一看这场面,那会是多么地美好。

还记得,有一次在地质宫广场参加活动,遇到了下雨天,大家都在雨中坚持,淋湿了头发、衣服,也淋湿了红黄双色翻花,不久白衬衫就变成了花衬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拍摄,地质宫。↑】

还记得,游行队伍都是从东侧进入走过地质宫前,然后向西行进,进入西民主大街之后,向北转,进入西安大路,之后转向东行进,进入人民广场。每一次散会后,大家都是跟着游行队伍向西走,离开地质宫广场。当我第一次看到西民主大街、西安大路上的场景时,我感到陌生,有找不到家的感觉,也会有些紧张。好在,跟着大部队向前走,走到人民广场,我就高兴起来了。人民广场我再熟悉不过了,到了人民广场,怎么走可以找得到家,我很熟悉。

还有一年,活动之后没几天,《长春日报》上刊登了地质宫广场庆祝活动的大幅现场照片,大家争着抢着看报纸,纷纷在寻找自己参加翻花组字的位置,我是“党”字的尚字头那一点附近,他是“党”字的兄字一竖的中间……引起一片热议来。

【和平胡同-春发盛】原创文稿,如有利用,请标明来源。【胡同长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