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通常是透明罩防风,里有蜡烛或油灯照明。使用时,外面的罩子摸起来凉凉的,里面却是火热的。清代名医王清任借此命名一种特殊的发热症状:灯笼热。

患者,52岁,一年来由于“主动脉夹层支架术后感染”出现反复间断发热,曾多次于外院就诊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近日到市中医医院心内科专家门诊就诊。

山东省中医院包培荣教授综合患者病史,诊断患者为内伤发热,证属瘀血发热,治以活血化瘀、凉血清热、益气补血,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并嘱患者注意调节情志并保暖避风,防止感受外邪,经过口服中药系统调理后,患者发热症状消失不再反复。

书载:“灯笼病,身外凉,心里热,故曰灯笼病,内有血瘀。”这段话的意思是:这种发热表现像灯笼一样,肌表肢体发凉,心中烦热不安,病因基础是血瘀。”

发热在现代医学分型可分为感染和非感染性。在中医学上,外感、内伤都可以导致发热。该患者属于内伤发热里的瘀血发热,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可看作是桃红四物汤、四逆散加桔梗、牛膝的合方。桃红四物汤以祛瘀为核心,辅以养血、行气;四逆散疏肝行气,通达全身;桔梗载药上行,以行胸中之血;牛膝使瘀血下行,给邪以出路。祛瘀血,补新血,行气血,化瘀生新是为血府逐瘀。

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而瘀血则是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血瘀的症状可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所言:“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古人虽对瘀血之证早有认识,却没有创制一个切中病机、疗效显著的方剂。自清代王清任创制活血化瘀方——血府逐瘀汤以来,历代医家广用其方。《医林改错》记载血府逐瘀汤可治十九种病症,很多疑难杂症用之得当,亦效如桴鼓,深得医家赞誉,是名副其实的活血第一方。(通讯员: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