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一个名叫董竹君的女孩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贫穷家庭。

她的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是家庭佣人。13岁时,由于家庭困难,她被送到了当地的青楼——长三堂子,开始了她的青楼岁月。

在这里,她的美丽和才华受到了青睐,但同时也被卷入了青楼的漩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父母与老鸨签订了协议,董竹君只卖艺不卖身,但老鸨却打算用她的“初夜”将她高价拍卖。

董竹君并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她想逃离青楼,过自由有尊严的日子。

就在这时,蜀军都督夏之时出现了。他27岁,英俊且有才华,是乱世中的英雄。

夏之时出身豪门,曾留学日本,回国后迅速崛起,成为蜀军的领袖。

他的出现像一道光,照进了董竹君灰暗的世界。

夏之时被董竹君的美丽和才华深深吸引,而董竹君也被这位英雄般的人物所打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之间的感情迅速升温,夏之时甚至打算支付赎金,将董竹君从青楼中解救出来。

而青楼老鸨坐地起价要3万赎金,面对天价数字的赎金,夏之时开始四处筹钱。

但却被董竹君拒绝了赎身,她向夏之时提出了三个条件:不做小老婆,一同前往日本留学,以及未来家庭中的决策权。

这些条件,对于一个青楼女子,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奇特。

夏之时被董竹君的勇气和坚定所打动,他同意了她的条件。

两人计划了一场大胆的逃亡,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董竹君趁着老鸨不注意,悄悄逃出了青楼。

她在街头旅馆披上了嫁衣,与夏之时结为夫妻,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在那个时代,女性往往被视为男性的附属,而董竹君却要求平等,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之时的爱,给了董竹君力量。他不仅同意了她的所有条件,还一起前往日本留学。

在日本,夏之时履行了对她的承诺,送15岁的董竹君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读书。

董竹君学习新知识,适应新文化,这段日子是董竹君一生中少有的安乐甜蜜的时光。

然而夏之时出于当时自身保护的考虑,没有让她进入学校,而是为她聘请了家庭教师,让她在家中完成了日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理科课程。

当夏之时需要提前回国,留下董竹君独自在日本。

出发前,他拿出一把枪递给董竹君:“若是你对不起我,就用这把枪自我了断。”

面对这种怀疑,董竹君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她想到了昔日的感情,还是把这些不舒适忍了下来。

随着夏之时在国内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

他的政治立场和决策导致了他的事业受挫,甚至开始沉迷于鸦片。

这个曾经英勇的蜀军都督,逐渐变成了一个脾气暴躁、重男轻女的人。

在日本完成学业的董竹君回国后,她发现自己不仅要面对一个变了心的丈夫,还要应对封建大家庭中的种种刁难,刁难她的过去,刁难她生了4个女儿。

但她并没有退缩。她凭借着在过往和在日本学到的智慧和勇气,不仅成功地管理了家庭,还赢得了家族成员的尊重。

在这一过程中,董竹君和夏之时的关系经历了极大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之时的变化是对女儿的轻视,后来又沉迷于鸦片,丧失了往日的理智和光辉之后,让董竹君深感失望。

她不仅要独自承担起抚养四个女儿的重任,还要应对来自夏家的压力和歧视。

董竹君决定不再依赖夏之时,而是要带着四个女儿,净身出户离开夏之时去上海开辟新天地。

在离开前夏之时嘲讽地说:“你若是能带着女儿在上海活下来,还让她们接受高等教育,我就用手掌心煎鱼给你吃。”

董竹君冷静地回答:“我不需要你的煎鱼,我只需要为我和我的女儿们争取一个自由和有尊严的未来。”

在上海,一个女子带着四个女儿,没有任何经济支持,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城市中生存,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但董竹君没有放弃,在上海她首先尝试了几种小生意,但未能成功。

然而在1935年,她以自己的烹饪技艺和商业头脑,开办了锦江川菜馆。

这家小餐馆很快成为了上海的一个热点,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顾客,为董竹君和她的女儿们带来了经济上的独立和稳定。

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锦江川菜馆逐渐发展成为了著名的锦江饭店,成为了上海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知名餐厅。

董竹君不仅养活了自己和女儿们,还坚持让她们接受高等教育。

一个深夜饭店将打烊时,董竹君独自坐在餐厅的一角,回忆着过去的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是夏之时。

他看上去憔悴不堪,与曾经的英姿飒爽大相径庭。

夏之时走到董竹君面前,眼中满是愧疚和哀伤:“竹君,我错了。我没有珍惜你,没有理解你的坚强和独立。”

董竹君淡淡地看着他,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夏之时,我们都改变了。你曾是我的依靠,但我学会了依靠自己。我们的路,已经不再相同。”

夏之时默默地点头,转身离开。董竹君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她知道,这段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已成为过去。

正如名言所说:“女人的力量,不在于依附于他人,而在于独立自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