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华为智选与奇瑞联合打造首款轿车智界S7,长安汽车与华为、宁德时代打造的阿维塔11、阿维塔12,极狐以及吉利几何部分车型搭载鸿蒙车机系统,飞凡R7搭载华为AR-HUD……“含华量”的车越来越多。此外,除了鸿蒙智能座舱、ADS 2.0智驾系统、Drive ONE动力平台三件套之外,华为手里还有很多诱人的核心零部件,诸如光场屏、音响、智能交互大灯等。 “含华量”不仅是车型上的渗透,更影响着资本市场,华为系的概念,不断刺激着股票的涨跌。上述消息一经放出,27日长安汽车迎来了久违的一字板涨停。相比之下,华为部分“小伙伴”股价却“应声”下跌。截至发稿,赛力斯(SH601127)股价跌4.51%,江淮汽车(SH600418)股价跌0.24%,北汽蓝谷(SH600733)股价跌0.08%。而这其中,赛力斯目前是华为车BU合作最深、范围最广、装车量最大的整车合作伙伴。众所周知,赛力斯开启其“弯道超车”的序幕,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与华为的合作。双方的合作可以追溯至2021年4月,上海车展上,彼时的金康汽车和华为公司宣布开展深度合作,联手打造新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品牌。随着双方更深一步合作,AITO问界的横空出世,华为不光深度参与了AITO问界的整车设计和研发环节,还在渠道等层面,与赛力斯展开全面合作。AITO问界的新车发布,都由华为“主导”。尽管今年6月,AITO问界市场一度萎靡不振,AITO问界M5销量下滑至4000辆水平,AITO问界M7月销不过千辆。但随着AITO问界新M7的上市,局面“起死回生”。如今,其手上还握着9万辆的大定订单。长安汽车入股华为后,赛力斯的处境是否变得尴尬?明明前不久华为智选车生态刚刚升级为“鸿蒙智行”,在今年广州车展还首次亮相。如今却杀出了“陈咬金”?

11月23日,坊间传闻,长安汽车将3000亿元,入股华为智车BU,此前官方纷纷“辟谣”。然而,仅仅3天就迎来了大反转。11月26日晚间,长安汽车公告称,2023年11月25日,公司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双方协商,华为拟设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公司,长安汽车拟投资该目标公司并开展战略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双方协议,华为拟成立的这家新公司,业务范围包括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 与智能车灯等,相关技术、资产和人员均注入其中。公告称,长安汽车及关联方的持股比例不超过40%。新公司将对华为现有战略合作伙伴车企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开放股权,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现场,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也再次强调:“华为坚持不造车,而是发挥自身ICT技术优势和营销能力,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但不可否认的是自主品牌的“含华量”不断提升。华为不造车,它要做新能源时代的博世。进入汽车领域初期,华为带来三种合作模式,分别为零部件模式、HI模式和智选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界M5创下新品牌单车型87天销量破万的最快纪录。问界M7上市后仅51天就开启交付,刷新行业纪录,巅峰时期也有月销5000辆左右的表现。理想CEO李想曾在微博中发表过这样的言论:“2022年三季度,AITO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赛力斯深夜回应。从赛力斯的回应中,除了支持华为设立股权开放的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独立公司,为汽车产业提供更加开放的智能化底座这样的“官话”外,最核心的是,根据双方签订的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相关规定,车BU本次战略调整,不影响双方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赛力斯也收到了共同投资目标公司,共同参与打造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的邀请,此外,还强调 赛力斯依然是华为车业务合作最深的战略伙伴,将持续深化联合研发、联合设计。 话虽如此,不过,从华为和长安的协议内容来看,为现有战略合作伙伴车企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开放股权。这就意味着,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的AITO问界,原本有着“亲儿子”的光环,如今却面临阿维塔、深蓝等长安系、甚至江淮、北汽和奇瑞等群雄分羹的局面。参考上述长安汽车及其关联方拟获取的目标公司股权比例预计不超过40%,赛力斯又能具备怎样的话语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