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向他们表示了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枫桥经验”一直是“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一块基层治理的“金字招牌”,而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风雨洗礼,历久弥新。奋进新征程,我们必须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让“枫桥经验”在各地“落地生根”,更加有力地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牢牢抓住人民“主体”,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枫桥经验”的核心就是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就地化解矛盾,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枫桥经验”正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而在实践中,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就必须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更要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通过开展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来,治理让群众来参与,效用让群众来评判,成果让群众来检验。只有让群众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基层治理取得更好的成效。

紧紧依靠党建“平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而应对基层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重中之重,“枫桥经验”之所以永葆生机与活力,就在于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要特别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注重加强党组织建设,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引导党员干部在推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到基层,调查研究走基层,宣传政策进基层。鞭策党员干部在各项工作中走在前列、作好表率,发扬好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当好治安防范“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情报信息“采集员”,法律政策“讲解员”、交通安全“宣传员”,便民利民“服务员”,不断通过自身的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让党建引领,凝心聚力。

时构建沟通“载体”,释放干群互动共治活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矛盾化解不仅需要找准主体,更要搭好“戏台”,尤其是推动纠纷就地化解、“三治融合”等向下向深扎根,平台载体必不可少,例如:北京卫视民生节目《向前一步》;在江苏省徐州市,当地税务局推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机制等。我们应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畅通反映社情民意的“主渠道”,构建化解矛盾纠纷的“议事堂”,打造加强诉源治理的“大平台”,设立防范重大风险的“指挥部”。只有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决问题矛盾,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干群之间的互动交流,才能真正让群众参与、社会参与,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释放干群互动共治活力,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合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牟峰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