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点事件复盘

中国银行业主要热点事件复盘

2023 / 08

央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银行密集发布半年报

央行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

央行等五部门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主动优

化信贷资源配置

中银协发布2023年“中国银行

100强榜单”

央行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

贷款利率

金融监管总局发文要求进一步规范银行

代理渠道业务

首个数字普惠领域金融行业标准出台

光大银行信用卡被离奇盗刷1.7万

建设银行系统崩溃登上热搜

舆情热度榜单

本月综合热度排名前三的话题分别是:央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银行密集发布半年报,全国性大行营收下滑而区域性银行营收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舆情热度计算公式:新闻报道传播热度=影响力权重*传播量。各媒体影响力权重:平面及广电媒体(及其官方新媒体)0.3,网络及客户端媒体(及其官方新媒体)0.3,微信、微博0.15,论坛、博客、贴吧0.05。

典型舆情案例

案例一:光大银行信用卡被离奇盗刷 1.7 万

事件概要

7月25日,在北京工作的张女士收到光大银行信用卡账单,发现自己的卡于6月17日在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三圣口的一个饭馆被刷了17398元。当日,张女士与光大银行联系,客服人员表示,这笔消费为刷卡消费,无法证明不是本人消费。并劝她先自行把钱还上,避免影响征信。交涉无果后,张女士向单位附近的北京公安局海淀分局花园路派出所报警,随后向中国消费者报“3.15消费者之声”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进行投诉。8月1日,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回应称,在接到张女士投诉后,银行及时进行了调查核实,目前已将该可疑消费记录上报卡组织,查看该笔金额的最终流向,有结果后将及时与持卡人反馈。

从舆情传播趋势来看,7月25日晚,微信“媒人张”发文称张女士的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被盗刷17398元,引发舆论关注,舆情开始传播。随后8月1日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回应该事件处理进度,时代周报、中国消费者报、新浪、网易、腾讯、今日头条等主流媒体参与报道,舆情迅速走高并于4日达到舆情高峰期,之后舆情热度逐渐消退,目前已处于平息期。

舆情分析

该事件,媒体多以客观报道,描述事件为主。同时,还有部分媒体除报道事件本身外,更多的是结合光大银行信用卡业务投诉事件进行综合报道。而在舆论场中,网民参与话题讨论的热情度较低,但大都为负面情绪,讨论焦点与矛头都指向银行。整体来看,本次事件中“信用卡被盗刷”、“银行自身管控问题”等敏感点导致舆情热度较高。虽目前已进入平息期,但后续案件出现最新进展或处置结果,舆情仍会出现一波小高峰,涉及银行需时刻关注事件最新动态及媒体解读方向,防止可能出现被炒作,恶意传播的情况。

银行需定期组织开展信用卡盗刷风险防范教育与培训,持续提升员工防范信用卡盗刷的风险意识、判研能力和防范本领。特别是各营业网点要结合典型案例和当地银行卡盗刷形势,开展文件学习、案例分析、实战演练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准确理解工作要求、熟练掌握排查方法、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有效识别相关风险和开展客户教育。

案例二:建设银行系统崩溃登上热搜

事件概要

8月26日,不少网友反馈建行卡无法交易成功。下午,#建行#登上微博热搜榜!对此,建行客服表示下午1点50分左右,确实有部分客户反映无法正常交易,技术人员已经进行了排查,目前已维护成功。对于出现问题的原因,建行客服表示暂时不确定是哪方面的问题导致,但目前已经恢复。

从传播趋势来看,8月26日,部分客户反馈建行卡无法交易成功,随后引发网友热议并迅速登上热搜,舆情逐渐走高并在当日达到舆情峰值,随后逐渐回落。新金融观察报、新浪网、今日头条、东方财富网、网易等多家媒体均报道了该事件经过。

事件概要

近年来,随着金融与科技的加速融合,移动支付行业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传统的线下银行为适应新环境,纷纷提出数字化转型战略,相继对手机银行APP版本进行迭代升级。伴随交易逐步向移动端迁移,居民及企业客户对银行线上渠道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需求,但手机银行APP交易系统崩溃却屡屡发生并频上热搜。由此可见,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待提高是银行业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金融基础设施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关键节点,其持续安全运行是各金融市场业务正常开展的必要前提,防控金融风险不能有丝毫懈怠。银行业不仅要构建数据驱动、安全高效的智

慧后台,强化数据运用,促进管理提质增效,持续提升线上交易的便捷性,更要深耕风控系统建设,强化安全控制,提升风险防控精准性和时效性,为储户保驾护航。

下月舆情风险提示

(一)贷款业务违规成银行处罚重灾区

8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张罚单,对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开出千万罚单,合计罚款超1.15亿元。就违规原因而言,三家银行此次被罚均涉及多项贷款相关业务,共性问题包括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违规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贷款回流。其他个例违规问题主要是农业银行涉及农户贷款发放后流入房地产企业、违规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融资、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等;民生银行涉及规避委托贷款监管、违规贷款未整改收回情况下继续违规发放贷款、对政府平台公司融资行为监控不力、违规问题追究不到位等;广发银行涉及信贷资产质量反映不真实、违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虚增存贷款规模等。从近期罚单披露情况来看,监管处罚力度在持续加大。银行机构应进一步完善贷款全流程监控,厘清各部门职责分工,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相关负责人。提升合规意识,定期进行内部排查,以合规为本推动机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预告资金监管

近期,“新房烂尾,业主将放贷银行告上法庭”的消息,此前引发热议。广西南宁蓝光雍锦澜湾两名业主表示,农行南宁分行对于预售资金存入非监管账户存在的风险是应当知晓的,但没有履行告知(业主)的义务。并且,开发商在提供虚假材料申请使用监管资金时,农行南宁分行也未能履行相应的监管义务,导致了后续的工程项目烂尾。在新房烂尾后,二人将中国农业银行南宁分行告上法庭。这起案件的关键,聚焦在预售资金监管上。一直以来,我国对预售资金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位阶很低,约束力较差。但自2022年年中,沧州、西安、九江、东莞、长沙、昆明等城市陆续出台新规,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对此,银行作为专业的银行金融机构,应按按照各地政策规定做到专款专户,并在第一时间公布销售楼栋的预售资金监管账号,避免烂尾楼的出现,免于承担违约责任。

(三)债券市场监管趋严的信号明

近日,交易商协会官网公布一份自律处分信息显示,民生银行作为债务融资工具的主承销商,存在多项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违反行为主要涉及:一是推荐撮合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业务,客观上协助了相关企业债券的非市场化发行和规避交易监管;二是个别债项按照发行人预期或要求的利率执行包销,发行定价市场化程度不足;三是部分债项发行工作程序执行不规范;四是作为相关债项发行文件约定的持有人会议召集人,未及时召集持有人会议。今年以来交易商协会启动自律调查的频次也明显增多。仅在5月,交易商协会对多家机构启动自律调查。从密集的启动自律调查与处分来看,债券市场监管趋严的信号明确。可以预见,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将继续贯彻落实监管从严要求,以严格自律惩戒向市场传递“零容忍”的清晰信号,引导市场各类主体归位尽责,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各机构要严格规范交易行为,做到合规经营。

慧科讯业金融行业解决方案

慧科讯业于1998年成立于中国香港,依托25年累计的千万级海量媒体数据、以及强大的专家分析团队,致力于为企业及各类机构提供商业决策解决方案。

慧科金融行业解决方案体系,是专为金融行业打造的全流程商业智能解决方案,全面解决金融行业风控舆情管理、政策洞察分析、声誉风险管控等涉及到保险业、银行业、泛金融业等服务领域。目前为国内上百家大型金融机构、银行提供服务。

其他平台与该账号同名,搜索可获得一站式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