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几个,怎么来了?这是来敲我竹杠呀!”

毛主席一生过的都很简朴,即便是一年一度的生日,也和寻常无异。

人活七十古来稀。1963年12月,在中南海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人员想给毛主席制造一个“惊喜”。毛主席知道后,要求不可铺张浪费,宴请名单毛主席亲自拟定

开席不久,宴会上突然出现几个“不速之客”,正是陈毅、罗瑞卿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毅、罗瑞卿等人为何突然闯入?为何毛主席说他们不请自来,是来敲自己竹杠的?

简朴本色

毛主席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自小便帮家里干活。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学时,一边放牛一边读书。自小的家庭经历,让毛主席知道有些东西时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只有参与实践,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也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做民间疾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外出求学时,时常和要好的同学一起穷游。因为身无分文,大部分的吃住都靠善良的行人解决。毛主席甚是喜欢大江大河,所以选择游学来扩充自己的眼界和知识,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

毛主席从小的生活经历,伴随了他的一生,甚至他的妻子杨开慧也是与毛主席志同道合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毛主席和杨开慧结婚时,没有媒妁之言,没有彩礼,甚至没有花轿。结婚可是人生大事,但两人都不形式主义,选择最简洁的方式拜堂成亲

不祝长寿

1950年12月,毛主席等人到苏联访问国事。恰巧赶上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生日。空手去不太好,毛主席就与党商量,决定带一些老家“土特产”给斯大林祝寿。

在给斯大林送礼时,听到克里姆林宫的一些人说:中国的贺礼竟如此寒酸,毛主席忍着没有发声,宴会上欢声笑语,只有我党代表眉头紧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居住点后,毛主席看到工作人员脸色甚是愤怒,还不等他们开口,“我们党可不能像他们一样,过生日如此隆重。”

毛主席这样说,同时也做到了

1952年,毛主席60岁生日。可能是随着年纪越来愈大,生活条件越来越,毛主席便邀请自己的保健医生王鹤滨和少数几位同志一起吃个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然接到主席邀请的王鹤滨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直到来到毛主席的住所,毛主席告诉他,“今天我生日,咱们一起吃个饭。”

王鹤滨听后连忙站起来说,“祝主席万寿无疆!”

“王医生,自古以来,你见过有哪个人活到万岁的,咱们不祝寿,只吃一碗面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话深深打动了王鹤滨。自此以后,每逢毛主席生日,他都会请大家吃一碗面。

不过,每到毛主席“整寿”时,世界各国的军政要员纷纷发件,以表祝贺。

但对于这些信件,毛主席始终没有在国内媒体上发表。毛主席态度坚决地说,“过生日,自己知道就好,不要铺张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毛主席身边的卫士李银桥回忆:主席常说,有时请客吃饭是应该的,但他从来不会带头占公家便宜,更加不会“超标”。

七十大寿,“不速之客”

1963年12月,毛主席70大寿。

这一年全国经济形式已有明显的进步,看着祖国发展越来越好,毛主席很是欣慰。回忆起那些年经历的革命道路,时常想起自己的战友。毛主席决定:自己出钱置办一桌酒席,大家一起过一次生日,聚一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日会设于12月26日晚在颐年堂举办,宴会上吃什么、喝什么、宴请几人等毛主席都详细交代。

宴会负责人邀请主席身边的管理员顾作良一起讨论制定菜谱。他们都是常年在毛主席身边的人,所以决定:不做山珍海味,不喝名贵酒水,只做一些毛主席平常爱吃的菜肴和一些有祝寿意义的菜。

方案提交给主席后,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由于毛主席身边厨师只有两人,忙不过来,便邀请服务科的一位大厨同两位厨师开始准备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生日当天下午,徐子荣向公安部部长汇报元旦联欢会的工作安排和防御部署情况。汇报完后,部长随即说,“今天是26日,毛主席生日,我们去祝贺祝贺,喝一杯。”

听到这话的徐子荣表示很难办,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告诉部长,“主席早已说过,不能给他祝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两人都难办之时,部长突然想起来一人——罗瑞卿。此人是做公安工作的,当年的一场欢送会就是他部署的,而且他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在联系罗瑞卿后,又请了陈毅元帅、贺龙元帅等人一同参加。随后他们就开始打听主席当日活动安排,准备给主席一个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下午5点左右毛主席要在人民大会堂118号房与周总理谈工作。等主席出来准备去宴会入座时,看见门口站着一行人,主席随即就问,“你们来这里干什么,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吗?”

罗瑞卿笑着跟主席绕弯子说,“主席,你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就属你俩小子鬼点子最多”,毛主席高兴地看着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同来的谢富治说道,“主席,今天您老人家70大寿,我们想着给您祝寿,所以就都来了。”

“你们几个,赶得真巧啊,我请的客人还没到,你们到先来了,是要来敲我竹杠啊!”毛主席笑着走到陈毅身边拍着他肩膀说。

陈毅元帅滑头滑脑地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既然我们来了就一定要向主席您讨杯酒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笑着摇了摇头。但主席在饭前做出规定:只能按照普通宴会的标准“四菜一汤”,每个人经费不得超出5元。

陈毅听后打趣道,“主席您好生小气,一瓶茅台还要3块,5块钱能干什么?”

“你小子,专门来敲我竹杠的,四菜一汤还不行,你还想喝茅台?”毛主席笑着打趣道。

这些意料之外的小插曲,也让这次聚会热闹起来,成了一段我党将士难忘的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喜临门,意义深刻

毛主席的宴请名单上有章士钊老先生、程潜先生等,都是为新中国成立做出很多贡献的人。

毛主席举办这次宴会的主要目的是趁此机会把大家聚在一起好好吃吃饭、聊聊天,表达对老朋友的怀念之情。

宴会上工作人员拿出一坛酒——绍兴花雕酒,是珍藏了40多年的老陈酿,当打开盖子后,一股浓浓的酒香,飘散出来。这时一位在场的老先生道,“这酒要是有40年了,可能是1921年左右的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1年,那不是我党诞生那年的酒。”

听完后罗瑞卿立马举杯道,“主席,我党走到今天诸多不易,让我们共同举杯,庆祝这双喜临门的好日子。”

毛主席听后,和众人一起举杯,“双喜临门,我们一起干了这杯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宴会上还有一道出名的菜——拳鸡面,样子如人拳头一般大小,味道鲜美,入口嫩滑,是一道独特的宴会菜肴。

吃饱喝足后,罗瑞卿提议要与毛主席合照,毛主席想到难得有这样聚在一起的机会,欣然同意拍摄照片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潜、章士钊等人一个接一个与毛主席单独拍照,经过几个小时的拍照,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大家提议一起合照一张。

毛主席高兴地笑着说,“天安门上三四个小时我都站过,今天大家都高兴,咱们一个一个来,我也好留一份纪念。”

自此之后,毛主席再也没举办过这么大规模的生日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经济物质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也应做到避免铺张浪费,秉承老一辈革命的“简朴”精神。

现在的生日宴还有像毛主席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