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接见了前来参加会议的开国上将韩先楚,开门见山的问他:“人家说我的牙要补,你替我补一下。”

前言

作为我国最高领导人,主席必须要深谋远虑、目光长远要比别人想的多想的远,这样才能统筹全局。

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八大军区的首领们因为长期不参加战争而产生懈怠的情绪,也为了提高各个将领的积极性。

于是,在1973年底,中共中央组织召开政治局会议。在会上毛主席宣布了一件事,那就是八大军区的司令进行互调。

就在这时原福建军区的司令韩先楚首先表示了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八大军区互调起因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方便全国的军事管理,中央决定根据当下形势设立一个个的军区。

由于历史原因,我军可以说是由大大小小的山头组成,尤其是我党最开始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所展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起初设立的军区也逐渐得到了完善。

最开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次年“六大军区体制”正式形成。他们分别是华北军区、华东军区、西北军区、西南军区、东北军区以及中南军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在当时这六大军区与我国的六大行政区高度吻合。六大行政区的划分也是当初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能够方便管理以及帮助发展而建立。

在69年左右,我国几大军区模式已经初步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后,我国已经逐渐进入和平的年代。主席深思远虑,为了避免大家因为安逸而放松警惕、产生懈怠的现象从而使得敌人乘虚而入。

于是主席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把这些军区的司令员进行对调。

职位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换了一个地方工作,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战功赫赫,对于新中国的建立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他们来说,在一个地方待了十几二十年,难免会懈怠。但是把他们换一个地方,在新的环境面对新的问题,就可以调动他们积极性。以免他们的才干发挥不出来,从而被埋没了。

并且主席相信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在哪个地方,他们都可以好好的干革命,毕竟对于革命者在哪里都可以干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经过与我国各个领导人的商议后大家一致觉得此事可行,这件事情很快便定了下来。在不久后的会议上便进行了落实。

但是结果却是,将军们不乐意了。大家不愿意离开自己已经熟悉了近20年的环境。

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哪一个地方的发展、哪一条小河的走向、甚至是一砖一瓦他们都清清楚楚。在一个地方待了20年,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二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主席立刻就看出来了他们的心思,立即就劝慰了起来。对于韩先楚主席却是直接将他留了下来。

二、胆大包天韩先楚

在我军队伍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在军队中有两人万万不敢招惹,一个是许世友另一个就是韩先楚。”韩先楚一直都以“胆大包天”而闻名,他有勇有谋、并且十分能吃苦。

因为韩先楚的出身并不好,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普通农村家庭。作为一个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年少时他做过很多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自小给人家做短工,以挣得那微薄的工资用来填补家用。在别的孩子还在玩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在社会上打拼。

当时正值革命的热潮,韩先楚想也没想就毅然决然地决定投身于革命事业。因为幼时在外打拼的艰苦岁月,让他充分认识到想要改变自己的现状、改变国家的现状唯有革命!

当时年仅14岁的韩先楚勇敢地参加了家乡的农民协会,参加了反帝国主义联盟。积极热情地投入了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他机灵能干、指挥能力较强、很有作战能力的他很快被组织发现、挖掘后,没几年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在长征之时他的优秀才干更是彰显的淋漓尽致,他跟随部队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冲锋在最前面。

与敌人进行勇敢斗争,在这种时刻他的指挥能力就充分的发挥了出来。其实他的指挥能力早已经被领导所发现,也有意于培养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先楚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在36年的一次检阅上。他所在的部队接受主席的检阅。虽然之前他对于主席也是早有耳闻,但是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首次见面就给韩先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立刻被主席的气度和风姿所折服。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主席也对这位小将领印象深刻。

在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军多次发动的攻击,韩先楚率领部队与敌军进行英勇作战,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

因为韩先楚的作战速度十分迅速,令敌人都心惊胆战,所以都称他所带领的军队为“旋风部队”。后来甚至国军将领杜聿明都表示他觉得最难对付的就是韩先楚率领的“旋风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主席劝慰

在主席宣布完组织的决定后,对于各个将领的小心思,主席立刻进行了劝解。主席说:“要克服困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劝慰大家不用过度的担心,经过追求的一番劝解。大家也都不再反对了,全部都接受了调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韩先楚主席确实有着自己的思考。因为韩先楚此人大字不识一个,就是我们俗称的“大老粗”一个。

只认死理,其实主席所欣赏的恰恰是他的这一点。为人豁达、有什么说什么、不会有自己的小心思。

韩先楚身为福州军区司令员,与之对调的是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简单来说就是韩先楚要离开福州前往遥远的西北任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会议结束之后,毛主席将韩先楚留了下来。原来,当时会上韩先楚的神情被主席看到一清二楚。随即便留下了他与他进行了深刻的交谈。

主席内心深知韩先楚不愿意接受此次调令,便有了文章开头的对话。主席径直对韩先楚说到:“我去看医生人家说我的牙要补,你替我补一下吧。”

听闻此话的韩先楚十分的不解,自己一个大老粗,指挥行兵打仗对于医术方面一窍不通,主席为什么偏偏问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先楚立刻说:“还是找医生补吧,他们技术好,我?我不行。”

然后主席又说了一遍:“那你说呢?你觉得我的牙要不要补?”

这时的韩先楚终于恍然大悟,他猛地抬头,看着主席说到“我愿意服从组织的安排!”

他这时才明白,主席所说的牙并不是他的牙,而是中国的牙,这可能是一颗“蛀牙”,所以急需他前去治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这些将领就相当于一个个牙医,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前去补全这颗牙。使中国变得健康起来!

此刻他终于明白了主席的良苦用心,也不得不赞叹主席的智慧。

到达了兰州之后,他依然延续着之前认知,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首要位置,勤勤恳恳地为人们服务。收获了许许多多兰州人民的爱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韩先楚这一生可谓是半生都投身到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从他第一次参战以来,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也有上千场战役。

他不仅有着赫赫战功,他对我国的发展也有着卓越的贡献!在国家、在组织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在战争年代,他上马杀敌,在和平年代,他守卫疆土!

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事业,在我党的领导下兢兢业业地为着更好的新中国做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