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到冰川,可能更多人的第一感受会觉得它是陌生的,遥远的,其实,冰川是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成员,是地球最重要的“天然淡水库”,在气候调节、参与自然界水循环中承担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地冰川的加速消融为人类敲响了白色警钟。

虎姣佼从2008年开始涉足登山和科学探险,种种经历让她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快速消亡和自然环境的巨变,2017年她发起公益组织“极地未来”,专注于冰川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

在她看来,冰川封存着地球气候演变的信息,储存着各个时期的气候样本,对地球冷热交替能量平衡起着难以忽视的作用,保护冰川就是在保护人类珍贵的气候遗产,也是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保护研究冰川更是在为子孙后代谋求福祉。

本期《青年公益人访谈》我们对话极地未来创始人虎姣佼,聚焦冰川视角,探讨公益、环保与气候变化的议题,了解青年公益人如何将探险行动与公益项目结合的新思路,寻找青年公益组织、公益人如何自我成长等问题的答案。

益创传播:从“探险”走向“公益环保”,将“爱好”做成“事业”的过程存在怎样的契机?

益创传播:从“探险”走向“公益环保”,将“爱好”做成“事业”的过程存在怎样的契机?

虎姣佼:我从2008年大学时期接触登山运动开始,一直都在和大自然打交道,但以往一直将探险与个人爱好结合在一起,并没有将它作为一个事业、或者一个公益项目来看待。在后来我看见了冰川的消融,关注着环境的议题,这时发生一件事情,对我的职业生涯和生活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2015年我和一支来自于其他七个国家的女探险家一起漂流了恒河,发起了一个叫做「Access Water」的项目。这个项目希望这些女探险者们一起漂流世界各个大洲的代表性的河流,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向当地的孩子们倡导水资源尤其是淡水资源的危机,通过这种方式去触及年轻一代关于水资源保护的思考及解决方案,希望他们去追求一个有干净水的、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Access Water」8位成员 / 图片来源:公益时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ccess Water」8位成员 / 图片来源:公益时报

从那个项目开始我就发现好像探险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爱好了,它可以带来很多的正向激励,比如在印度恒河的时候,当地孩子们就对漂流的经历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一群女性在漂流,我觉得这也能给当地的女孩、包括妇女们带来很多的启发。
在我们在跟他们去探讨水资源保护的时候,那种对于水的热情、热爱,已经不再是书本里面干巴巴的知识,而是一个活生生的跟生命去连接的故事了。这样的经历让我觉得探险变成了一个去传达我们的信念、我们的梦想的一个方式,也能给更多人带去更好的启发。

益创传播:作为青年公益创业者,你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挑战?

益创传播:作为青年公益创业者,你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挑战?

虎姣佼:真的还是有非常多挑战的。我原本并不在公益行业,进入这个行业更多的是为了去实现比如应对气候变化,去保护我们热爱的、喜欢的大自然。包括「Access Water」项目,之前也只是工作之余的活动之一。我是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了解公益组织在做什么,在慢慢的成长过程中逐渐接触公益内容的。

在公益行业里,科学探险其实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就像我们探索雪山、去漂流一样,也是非常需要勇敢、探索精神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是从什么都不知道开始,然后慢慢去进行学习,再进行创新的。

我们首先面临的就是生存下去的问题,如何去寻找更多的资金、更多的资源来持续支持我们的公益事业,去保护冰川、应对气候变化,这不是一个只有梦想就能支撑的事业。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怎么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为什么要保护冰川。这个事情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过遥远,大家可能觉得冰川跟我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关系,为什么要把它做成一个公益项目呢?所以我们第一步需要解决的就是传播、科普的问题。

第二,一支以兴趣爱好集结起来的队伍和一支专业化的公益队伍是不一样的。那么如何去把队伍进行机构化,让它在一个很好的可持续的氛围中去发展呢?对此我们要进行内部治理,要考虑到机构各个部分的投入分工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益创传播:您认为青年公益人需要怎样的成长环境与土壤,可以借助哪些外力,自身又该如何努力?

益创传播:您认为青年公益人需要怎样的成长环境与土壤,可以借助哪些外力,自身又该如何努力?

虎姣佼:我认为对于青年公益人来说,去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是非常有益的,不过同时也要跟上时代发展,去寻找这个时代最前沿、最创新的东西带到公益、带到团队的发展中来。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去了解这个行业未来的趋势是什么,了解我们自己的差异化在哪儿,优势在哪儿,然后来探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另外一个还要创新,创新才是青年公益人能够给公益圈子带来的活力。现在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我们也有很多传播项目,比如《极地大探险·独步南极》的书籍还有我们在做的自己的公益短片,通过这样的方式希望可以让更多人借助自媒体平台了解到我们,然后加入到我们的行动中来。我觉得能够坚持自己的本质又能有一些创新性的东西,非常的重要。

图片来源:图书《极地大探险·独步南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图书《极地大探险·独步南极》

益创传播:作为一家初创型的非盈利组织,极地未来是怎样实现团队建设、业务发展与品牌传播融合并行的?

益创传播:作为一家初创型的非盈利组织,极地未来是怎样实现团队建设、业务发展与品牌传播融合并行的?

虎姣佼:其实我们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年轻的公益机构,我们在成长过程当中一直都在探索,比如说我们队伍的成长,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一些人,团队每年如何挑选项目如何来制定方案...在这些方面我们也走了很多弯路,但我觉得都是有价值的。成员们都会提报自己的创新的想法,对符合极地未来期望达到的愿景目标的优质项目,我们会举全队之力去支持。

那么在品牌方面,我们也会有IP孵化的一些想法。比如说我们有创始人非常精彩的人生探险故事,尤其是对于孩子们,这是非常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故事。当然我们还有「冰川记忆」这样的一些品牌项目,在项目设计和执行当中,我们会先找到一条主线,然后再找到一些很好的传播点去把它进行沉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地未来科考队员钻取冰芯 图片来源:极地未来Polar Hub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地未来科考队员钻取冰芯 图片来源:极地未来Polar Hub

益创传播: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议题,该如何领导团队聚焦核心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与时俱进?

益创传播: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议题,该如何领导团队聚焦核心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与时俱进?

虎姣佼:我们面临的环境议题尤其是气候变化议题,是一个非常系统性的一个议题,需要的不仅是在某一个地区或者是某一个方面进行变革。它之所以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是因为它需要我们不论是从原来的生产的方式还是生活的方式都作出改变,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

在这个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企业能否达成减排的目标;政府能否制定政策加以倡导、引导,限制排放;个人生活中是否可以尽可能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

但是极地未来可能不属于上述的任何一种,我们希望的是找到一个更加聚焦的点,做我们擅长的事,那就是冰川的科学探险,通过科学的角度去讲述气候的故事来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在看待气候变化的这个角度从冰川开始,这是我们和别人不同的地方,也是我们具备的差异化优势。

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的是一个政策支撑以及宣传的角色,由我们去给大家讲为什么要制定低碳政策,是因为我们的自然环境遭受了极大的变化,在做这些低碳减排的时候要记得我们是为了地球大的生态系统在做这样的事情。

益创传播:“冰川记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公益项目带来更好的发展机会,提高项目的效率、效果和可持续性?

益创传播:“冰川记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公益项目带来更好的发展机会,提高项目的效率、效果和可持续性?

虎姣佼:利用这些大数据、互联网的逻辑也是我们今年才刚开始尝试的。就像之前提到的,大家会觉得冰川跟我没什么关系,或者说我无法参与到冰川保护中去,所以怎样有效地去触达每个人或者说让保护冰川变得更加容易呢?

我们今年就做了一个叫做“看冰川”的线上小程序,通过这个小程序可以实时上传在冰川拍到的图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就由民间、由大家共建的冰川记忆数据库,一方面可以提供给科研使用,另一方面参与者的每一次上传行为其实就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气候行动和气候教育行为。

“看冰川”线上小程序页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冰川”线上小程序页面

通过互联网的连接,让更多人去参与到冰川保护中来,把他们的眼睛变成我们的眼睛,跟着他们去探索更多的冰川。这个项目非常成功是因为它走出了一条数字化公益项目的道路,而且是在这样一个非常窄的领域,我们也希望这个内容能够给其他公益项目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益创传播:在经济下行环境下,非盈利组织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新问题,又该需要根据哪些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应对?

益创传播:在经济下行环境下,非盈利组织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新问题,又该需要根据哪些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应对?

虎姣佼:经济下行趋势带来的影响的确可以明显感觉到,因为我们项目的资金来源还是主要来自于社会力量,在一部分科研资金进入的同时还有一部分来自于企业和其他基金会的捐赠,今年情况会好一些,但也可以感受到企业在投入公益项目的资金越来越少。

怎么去解决这种情况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首先我认为我们还是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因为保护冰川这样一个独特的故事、独特的项目,是具有独特价值的,我们必须承认且充满信心。

我们希望能够扩大与企业部门的合作,不仅是通过企业的公益部门来进行合作,我们在想是不是能够借助与企业更多的部门合作,比如品牌部门,是不是可以和他们合作去一起传播冰川记忆的故事;还有在一些国际研讨会议方面,是不是可以通过企业的技术来帮助我们实现一些公益的目标呢?也是在绞尽脑汁去想更多样的方法,然后来跟社会各个领域去开展合作,期望会有更多公益的新道路能够被探索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OP28联合国气候大会即将于本月30日在迪拜拉开帷幕,作为专注气候变化应对的公益组织,极地未来将有哪些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地未来Polar Hub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地未来将科学探险和科学知识以纪录电影、纪录片、微综艺、新媒体、线下分享会等手段进行传播普及,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做深度报道,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捍卫自然宣传官”称号 与中宣部、Discovery、美国国家地理、五洲传播中心、快手、小红书等深度合作多个影响力传播项目,如纪录片《极境》、北极科普节目《360°北极秘境大探险》、美丽中国纪录片《冰川守护者》、专区《走!去红河秘境探索》、《给全国青少年的灾难自救公益课》等。

参考:

http://www.zuikupark.com/a/cases/2022/0124/109.htm

极地未来Polar Hub微信公众号

图文编辑| Yn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