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他的生平不仅让人感到神秘,更为重要的是,他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一种职业。

邓海山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世代以种田为生,家境贫寒。他从少到大都没吃过一顿饱饭,也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

邓海山十来岁就父母双亡,少年邓海山变成了孤儿,全靠乞讨活命。

一次偶然的机会,邓海山结识了知名刽子手佟绍箕,当他得知佟绍箕的职业和薪水后,不由得心动了起来,马上毛遂自荐,表示自己也想要做刽子手。

刽子手,这个职业在当时被视为一种不可触碰的禁脔。他们被社会所排斥,被人们所厌恶。他们的存在,仿佛是一种警告,一种对犯罪的威慑。

因为邓海山天生有一把好力气,并且态度非常坚决,佟绍箕便决定收他为徒,把毕生技艺尽数传授给他。
经过了刻苦练习,邓海山能够干脆利落地将西瓜砍成两半。看到时机成熟,佟绍箕便将邓海山登上了刑场,正式成为一名刽子手。

随着时间的推移,邓海山逐渐成为了一名熟练的刽子手。他的刀法准确无误,甚至可以在一分钟内连续砍下三个犯人的头颅。

然而,尽管他的技艺高超,但邓海山的内心却充满了矛盾和挣扎。就这样,随着邓海山砍掉的脑袋越来越多,他的名声也逐渐传播了出去,远近闻名。
此时的邓海山再也不是那个落魄的小乞丐,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有钱人。

佟绍箕临终前,将邓海山叫到了床前,嘱咐他:“为师还有一句话要交代你,干咱们这行的,一辈子砍人不能超过99个,否则会遭天遣的,你千万要谨记,不可贪图钱财。”
邓海山虽然满口答应,实际上却并没有将师父的话放在心里,他穷怕了,眼里只有钱。

就这样,邓海山一生共砍了300多个脑袋,敛财无数。到了邓海山晚年时,国民政府取消了斩刑,由枪决代替。

邓海山一辈子只擅长一件事,那就是砍人脑袋,于是在斩刑被废除后,邓海山便失业了。

原本应该有很多积蓄的邓海山,由于他平时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节省,又沾上了赌博的恶习,在自己的晚年时期竟然身无分文。

就这样,邓海山又回到了当年那种饥寒交迫的生活。到老年时他只能露宿街头,沿街乞讨。由于邓海山从事的职业太过血腥残忍,他一辈子都没有娶妻生子。

1925年冬日的一个清晨,早起的小商贩在路边发现了被冻死的邓海山,他面黄肌瘦,死相可怖,说是遭罪了。

邓海山的生平告诉我们,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的职业和代表性的人物。而这些职业和人物,都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和社会风貌。

邓海山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登上了人生高峰,却又毁在了自己的手里,如果邓海山不那么贪婪,好好记住师父佟绍箕的话,或许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