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中庸之道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2.3.1 中庸之道的三个重要管理法则

中庸,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的灵魂。胡适曾说“中庸的哲学,可说是一般中国人的宗教”。松下幸之助在其《关于中庸之道》一文中说,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 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他呼吁:“但愿真正的中庸之道能普遍实践于整个社会生活。”将中庸之道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和社会生活中,会对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带来极大的帮助。

1. 反对“过与不及”

在《论语·子路》篇中,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可见,孔子认为过与不及都是不可取的,因为二者都背离了“中”。在过度、不及和适中三种状态中,只有适中才是最好的。过与不及就是孔子所说的“两端”,它们同样都是不好的。在孔子看来,过与不及,二者是等价的。

现代领导者在权力的掌握和运用上不能使权力过于集中, 也不能过于分散,尽量避免“过”或“不及”两种错误倾向。因为决策权过于分散,容易出现目标冲突、各自为政的现象;而在管理方面工作量又比较大,需要整体把握,适当放权。所以领导者对于决策权要相对集中,对于管理权则可相对分散。

2. 提倡“和而不同”

“和谐”“以和为贵”的“和”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中庸思想的“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概念的具体阐发。“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 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在其《论语集解》中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君子内心虽然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所有人都心怀天下,有的人出仕为官,有 的人则教书育人,但由于他们内心都遵守共同的法则,这种“不 同”反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由于都是为了自 己的私利彼此相争,这必然会使他们之间产生利益冲突,这种 “同”反而最终导致了“不和”。

“和而不同”追求的是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晶,而且也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法则和基本条件。“和”是矛盾对立基础上的协调,是有条件、有原则的,不是折中主义、调和主义;无原则和条件的随声附和叫作“同”。“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看到了客观事物或认识主张存在差别,有和谐共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领导者应严格区分“和”与“同”,做到“和而不同”。凡无关原则的小事,就要重和谐,要协调;凡事关原则性的大问题,就要坚持原则,不应苟同。适中地把握和运用,进行全局性的指挥和协调;不能盲目服从或献媚、附和,违背客观事实, 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提出不同的建议。“和而不同”意味着取长补短、求同存异,时时处处持宽容的态度,是一种可以选择的艺术化的沟通策略。在处理纠纷时采取调停的办法,在合作时采取共赢的主张,在学习与交流时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 等等。

3. 强调“权变时中”

儒家提倡的“中”随着条件、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中”就是在不同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因情势之异而权变。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领导者运用中庸思想也不能死板,要随机应变、因势制宜。在权力运用时也应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领导决策和执行方法。

本文节选自段俊平先生国学管理经典著作《从卓越到中庸——中国化的管理智慧》

段俊平: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知名管理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香港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民建中央文化委委员;受聘于海内外多所大学,担任国学、书法及管理学教授。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东城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京麓书院院长、爱维龙媒管理咨询集团首席专家及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