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双塔街道政协工委开展了“融入式协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座谈协商会,让委员们对非遗项目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领略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非遗技艺传承人代表将苏派盆景、苏州漆器等非遗项目带到活动现场,从非遗项目的渊源、工艺、传承等方面进行生动的讲解。

现场,非遗技艺传承人和委员代表们围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发展模式和困境等话题展开了讨论。“面食技艺与民生息息相关,要做好非遗技艺的活化传承。要从非遗项目的文化和社会属性着手,依托非遗资源,通过创意性和应用性设计,进一步打造非遗博物馆、非遗工坊等落地载体,持续提升苏式非遗项目的品牌影响力。”汤面制作(枫镇大面制作技艺)传承人肖伟民说。针对非遗技艺发展的现实困境,吴雪君委员建议,应该大胆尝试和探索,让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借助互联网或文化创意,从展品变成产品朝着产业化和品牌化模式过渡。

据了解,一直以来,双塔街道着力摸清辖区非遗“家底”,引进非遗项目,积极培育非遗传承人,努力挖掘民间特色项目并指导其申报非遗,全力为非遗项目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双塔非遗协会已有31项非遗,其中1个省级非遗,2个市级非遗,28个区级非遗,还有7个准备申报的项目。”双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工委主任朱亚琴说,此外街道将推出“非遗学院”项目,立足“非遗”保护传承,围绕行业聚力、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让“非遗”走进基层,贴近百姓,把非遗传承保护发展工作落到实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