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以其悠扬婉转的音色和独特的表现力闻名于世。二胡及其演奏技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无论是在古老的传统曲目中,还是在现代的演奏中,都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情感。

提起二胡,很多人或许第一反应都是“瞎子阿炳”,却少有人知道同为盲艺人的二胡演奏家孙文明

孙文明是近代江南的民间艺人,他熟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和其他民间乐器,并且极具创新精神,能够革新二胡演奏方法并模仿其他乐器的演奏效果。孙文明的创新演奏技巧和独特风格下形成的民间曲目,是他身世变化的真实写照,也见证了中国新旧社会的变迁,对近现代的二胡演奏法及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江南孙氏二胡艺术”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音乐生涯|传承发展独具特色的中国民乐

孙文明在4岁时因患天花而双目失明,为谋生计从小颠沛流浪,行走各地,在流浪苏南各地的途中四处求教学习二胡技艺。在学会了当时民间流行的江南丝竹、戏剧曲牌、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孙文明开始追求自己独创性的二胡演奏技巧和艺术风格,他潜心钻研、博采众长,开创了"弹拨式"演奏法,为二胡演奏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听觉和触觉来感受音乐,将音乐变成了他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在转折飘荡定居奉贤后,生活上得到政府和街道组织照顾而渐趋稳定的孙文明创作欲望更加强烈,结合他创新和高超的独特二胡演奏技艺,在奉贤居住期间,他创作出了很多优质作品。他的《夜静箫声》,全曲在一根弦上运用轻拉虚按的“托丝”技巧,成功地模仿出洞箫的音色;他的《送听》结合广东音乐和江南宿主的音调,用八度定弦及双马尾演奏,获得多件拉弦乐器合奏的效果;他的《弹乐》扩展音域并模仿琵琶、三弦效果,娓娓动听......

融合了民间音乐、民间曲艺和地方戏曲的音乐元素,加上他独创的高超技艺孙文明的二胡演奏一度在奉贤及毗邻地区家喻户晓,童叟皆知,在国内外都极富盛名。他曾在上海音乐学院授课一年;前往北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上海知名音乐院校的老师、乐团的演奏家们也曾特意找他拜师学艺。

艺术价值|曲艺经典流传,技艺影响深远

孙文明的二胡演奏艺术富有创造性,目前已被收集的二胡独奏曲共有8首,其中包括《流波曲》《四方曲》《送听》《弹乐》《夜静箫声》《春秋会》《人静安心》和《志愿军胜利归来》这些二胡曲饱含着极其丰富的民间音乐、民间曲艺和地方戏曲的音乐元素。不仅旋律优美动人,更表达了他对生活、对家国的深情厚意同时,孙文明独特的二胡演奏技艺,丰富和发展了二胡的表现力,开创了二胡发展的新方向新道路。他的艺术成就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家,推动着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

由于孙文明的演奏技艺难度很高,不易传承,曾经由孙文明亲自传教的老先生也都告别乐台,许多演奏技巧濒临失传。如今,他现存的作品原声录音资料、曲谱在被积极的保护当中,奉贤区也多次举办纪念孙文明的民间音乐节系列活动,奉贤区文化馆在群众业余器乐爱好者培训工作中,更是把孙文明的代表作《流波曲》教学纳入计划。在多方努力下,孙氏二胡技艺的保护、传承、修复、推广活动正在积极开展之中。

孙文明所创作的民间乐曲及演奏技艺如同永不凋零的花朵,绽放在中华大地上。让我们共同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愿他的音符穿越时光,继续感动人心,激发我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让我们用心去聆听,用行动去传承,让中国民间音乐的瑰宝永远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光芒。

来源:上海非遗

©zhangshangfeiyi® 掌上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