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大臣在太和殿前等候溥仪前来

1908年12月2日,溥仪的登基大典在紫禁城的太和殿举行。作为明清两代皇帝的加冕地,太和殿这一天有着非同寻常的热闹。文武群臣,侍兵、太监,更有乐师演奏丝竹管弦,不满三岁的小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坐在至高无上的乾清宫皇座上,用稚嫩的颤抖维护着这个王朝最后的威严。

小溥仪的颤抖不是因为害怕,是受不了北京的冬天。空旷的故宫大院里刮着凛冽的北风,即使在大殿上,溥仪也觉得加冕仪式拖沓冗繁。他的乳母王焦氏身份卑微不在身边,没有了温暖,皇帝也呈现出贴近生活的另一面,他开始哭喊,嚷着要回家。

多年以后,已至中年的溥仪回想起他九岁之前的生活,无限伤感地说了句“善良的乳母让我终生依恋”,言语中流露出无限的伤感,足见他对乳母的感情之深。对这位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小人物,溥仪给予了高度评价:“我是在乳母的怀里长大的,我吃她的奶一直到九岁,我和她在一起的生活也结束在九岁。九年来我像孩子离不开母亲那样离不开她,但是太妃们在这年背着我,在她毫无过失的情形下从宫里赶出去了。那时我倒宁愿不要宫里的那四个母亲也要我的‘二嬷’,但任我怎么哭闹,太妃也没有给我把她找回来。现在看来,乳母走后,在我身边就再没有一个通‘人性’的人,如果九岁以前我还能从乳母的教养中懂得点‘人性’的话,这点‘人性’在九岁以后也逐渐丧失尽了。

如今满朝文武都在,唯乳母不在身边,难怪溥仪的小宇宙要爆发了。

在几乎所有讲述这段历史的书籍里,作者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载沣。据说是因为他在这庄严神圣的时刻,不经大脑地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别哭别哭,快完了。”一语成谶,三年后大清真的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溥仪的乳母王连寿(1887-1946)

宣统继位后半月有余,为示新朝恩泽,清廷对一批王公大臣升官加爵,袁世凯是外交部长和军机大臣,被加封太子太保衔,允许他骑马时可用紫缰。拴个马、系条绳子颜色上都有规定,可见等级森严。

因为一个象征意义的封赏,江春霖又跳了出来,他要坚决捍卫朝廷奖罚制度的公正性,说有些人固然有资格拿这个奖,而有些人呢,根本就不配,平日里党同伐异,祸乱朝纲,明明就是小人。既然不是什么正经人,为什么要赏他呢?这不公平,难以让人信服。

显然,这些话是说给袁世凯听的。

赵炳霖更狠,直接点名道姓指责袁氏,理由和江春霖大体一样,称袁爪牙密布,党羽甚多,影响极其恶劣,别说奖赏,当军机大臣都不配,以我的意思,直接把他赶回老家。

从这御史“三霖”一直揪住袁氏不放的经历来看,固然是有一些身为言官的正义感,同时也不能忽略,前面说过,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目标是借机炒作,这几乎已经成为御史的行业规则。一旦把某位权臣弹倒,就是功在当代、名在千秋的零成本投资,读书人浩若星辰,青史留名者又有几何?因此,江、赵二人难逃借炒作成名的嫌疑,用今天大腕儿们的话说,他是在消费我。

其实,纵是御史们不提,载沣也会完成他的夙愿,不过不是将袁世凯赶回老家,而是杀掉他。

袁是重臣,党羽遍布中外,“爪牙布于肘腋,腹心置于朝列,党援置于枢要”,想杀他并不是看心情就能决定的。载沣动手之前,找来了奕劻和张之洞,征求他们的意见。军机处有规定,凡有重大决定,须由军机大臣投票表决,之后方能施行,世续、那桐、鹿传霖先不讲,重要的是先找资格最老、和老袁关系最近的两人来探一下虚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4年 载沣与家人在醇亲王府合影

如载沣所料,二人当即都表示反对。张之洞的意思是,新朝刚立,主幼时危,不宜遽戮大臣,罢其官职让他“回籍养疴”也就是了,还显得双方都有面子。奕劻是袁的政治伙伴,他的理由更让载沣毛骨悚然:一旦杀掉袁世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北洋六镇,就算第一镇在满人手里,谁能保证其余五镇不造反,万一他们情绪失控,一比五,能打得过吗?要是南方的革命党再乘虚而入,渔翁得利,那我大清基本上就完了。

这个分析是对的,对载沣而言,也最具威慑力。身为摄政王,他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大清百年基业断送在他手里,他载沣就是千古罪人,上对不起先祖,下对不起子孙,这个代价太大了。当天载沣又密电征询北洋将领的意见,第四镇统制吴凤岭、第六镇统制赵国贤答复:“请勿诛袁,如必诛袁,则先解除臣等职务,以免兵士有变,致辜天恩。”

好一个“兵士有变,致辜天恩”!明摆着是威胁。

载沣沉思良久,觉得这件事有风险,加上那桐、世续、荣庆等人也适时力挺好哥们儿袁世凯,载沣开始压制自己的冲动。

奕劻回去后,随即将消息透露给了袁氏,要他先避避风头。袁项城知道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料到这么快,他想了几个安身的地点和方案,最后觉得,天津是最为合适的选择,毕竟那里是自己的老巢。拖家带口点完名,袁氏一行连夜乘火车赶往天津。

袁卸任山东巡抚后,接替他的是杨士琦的哥哥杨士骧;袁调离直隶,杨士骧又紧随其后,擢升至现在的直隶总督;如今袁氏落难,护送他的又是京津铁路督办杨士聪。杨氏三兄弟能走到今天,均是经袁氏用心提携,不说是他的忠实心腹,至少也是私谊甚厚。袁世凯这才打算先去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