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时任北京军区政委的朱良才写了一封辞职报告,当即引起毛主席、朱德等中央领导的重视。毛主席将聂荣臻叫去,嘱咐道:“你和良才同志关系很好,你去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然而不管是聂荣臻还是杨勇等人前来劝说,朱良才都不为所动,铁了心要辞职。毛主席无奈,只好同意他的请辞,并说:“别人都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你这是能拉屎却不占茅坑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这位朱良才可是我国开国上将,工作认真负责,频频受到上级夸赞,那么他为何执意辞职呢?

被毛主席称为“军之良才”

1928年,朱良才参加了湘南起义,后来跟随朱德一起上了井冈山,被任命为朱德和毛主席的秘书。在毛主席和朱德的言传身教下,他很快就从一个朴素的革命者成长为一个自觉的革命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秋,在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时任9师政委的朱良才在指挥战士们作战期间,不小心被敌军的子弹击断右臂,一时间血流不止。战士们连忙将他从前线抢救下来,送去医院救治。

当时我军医院设施简陋,医疗技术也比较落后,医生们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方法接断臂。朱良才在病床上躺了整整3个月,但断臂还不见好,再加上前线战事紧张,因此他不顾医护人员的劝阻,于1932年年初带着还未好的臂伤来到红军总部,向周恩来请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任总政治委员的周恩来见朱良才身体还很虚弱,便劝道:“良才啊,你身体还没好,怎么上阵杀敌呢?不如把身体养好,到时候再上战场也不迟?”朱良才摇摇头,说:

“政委,我已经在病床上躺3个月了,可是胳膊还是不见好。我宁愿上阵杀敌,战死沙场,也不想躺在病床上整日无所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无奈,只好同意,但为了照顾他未愈的身体,特意派他去领导力量较弱的红15军当政委。周恩来对朱良才说:“红五军团15军军长李云清是宁都暴动过来的同志,他是学生出身,没有指挥打过仗,所以几战下来都没打好。你刚好去15军当政委。”

朱良才刚上任,就不顾伤臂带来的痛苦,率部参加了赣州战役。在激战过程中,他亲自带领大刀队和敌人短兵相接。由于朱良才等人誓死阻击援军,这令主攻赣州的红三军团免遭敌军的夹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由于朱良才将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完全将伤臂抛之脑后,这也导致他的右臂终残废。

毛主席也曾这样评价过朱良才:“他在军事上过硬,在政治上合格,是军之良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6天乞讨,千里寻党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后,朱良才率领后卫师担负掩护中央红军的任务。在一次作战中,尽管他身负重伤、血流不止,但却不肯下前线,执意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湘江战役开始后,由于朱良才的枪伤复发,他又被送去医院治疗,这也导致他错过了湘江战役。

病愈后,朱良才被任命为总卫生部政委等职务,经常组织战士们进行医疗抢救工作。在朱良才的领导下,不仅完善了红军总卫生院的编制,还保障了红军卫生工作的开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1月,西路军失败后又被敌军包围,战士们苦战40多天,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只剩下3000余人。此时的朱良才带着几十名幸存者奋力突围,没想到天刚亮又被一股敌人抓住。趁着敌人搜身找钱的机会,他们逃了出去,但最后只剩下朱良才一人。

部队损失惨重,朱良才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找到红军,重新回到部队。他先是用军装换了一件旧的羊皮袄,然后在脸上抹灰,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叫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良才孤零零地走在荒山上,前路漫漫,生死莫测,不知何处才是归途。但他却毫不害怕,因为他一直牢记李先念的话:“我们虽然失败了,但革命一定会胜利!”

他曾在赶路过程中遇到敌军,幸好翻过羊群才躲过一劫;他曾在荒无遮挡的秃岭上遇到敌人,毅然跳进一个深深的裂缝才避开敌人的搜捕。就这样,朱良才依靠着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一直走了36天才在黄河边找到了红军,回到了革命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回到队伍,朱良才就不顾疲惫和伤痛,向党组织提出要继续工作的要求。后来在宋任穷的提议、援西军党委的批准下,他被任命为援西军组织部部长,随即投入到工作当中。

朱良才提出辞职,毛主席多次挽留却被拒绝

1949年8月,朱良才被任命为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然而他刚上任没多久,就因病情复发导致头痛欲裂无法入睡。他只好一边休养,一边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朱良才身体刚得到好转,就返回工作岗位。1955年8月,他被任命为北京军区政委,并于9月27日被授予上将军衔。

20世纪50年代,随着和平年代的到来,中央开始考虑领导班子年轻化的事情。毛主席曾在不同的场合,号召老同志主动让位给年轻且有能力的同志,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很少有老同志愿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良才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想:“既然中央要我们这些老同志让位给年富力强的同志,不如就由我来带头吧!”听说朱良才有这种想法,不少老战友前来劝说:“你还不到60岁,让什么位呀!”

朱良才摇摇头,说:“俗话说得好,长江后浪推前浪嘛!我们这些年纪大、身体不好的同志,是要让位给年轻人的,这对革命事业是有好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朱良才去找主持军委工作的周恩来,向他提出让位的请求。周恩来说:“这件事不着急,一定要慎之又慎。”没几天,朱良才再次上门找周恩来,说出自己的请求……然而他一连找周恩来三次,请求让位,但都没得到总理的同意。

1958年年底,朱良才又给北京军区党委写了份辞职报告,没想到立即引起毛主席、朱德等领导人的关注。毛主席十分诧异朱良才年纪轻轻就要辞职,更何况在上将以上的高级将领中,还没有主动辞职的。于是便将和朱良才交好的聂荣臻找来,对他说:“荣臻,你去看看良才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要辞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荣臻来到朱良才家后,先是询问了他的身体状况,然后问他:“良才,是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吗?怎么突然要辞职?”朱良才说:

“我提交辞职报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您也知道我的身体不好,经常头疼,很容易耽误工作,而且主持党委会的时候都是极其困难的。既然如此,还不如辞职,让位给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荣臻听后,也不好再多说什么,随即将这一情况汇报给毛主席。毛主席还是不舍朱良才辞职,又让杨勇去劝说。但不管谁来劝说,他都不肯松口,执意要辞职。毛主席无奈,只好答应了他的辞职申请。

1989年2月22日,朱良才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