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热闹非凡,国庆的阅兵仪式正在火热进行中。杜聿明站在城楼上,欢乐的人群、雄壮的兵阵、新奇的武器一幕幕映入他的眼帘。

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之景让杜聿明发自内心的高兴,能活着见到这一幕,他觉得自己值了。

忽然,一句话亲切的话传入杜聿明的耳中:“杜先生,多年未见,你还记得我吗?”沉浸在回忆里的他,立马回过神来,抬头看了看说话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见那人一身军装,托着瘸了的一条腿,一边挥着手,一边朝他走来。

杜聿明打量一番,硬是看不出这位新中国的高级将领是谁。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抱歉,将军眼生得很,杜某确实想不起在哪见过您了。

来者闻言哈哈一笑,“杜先生,我是吴瑞林呀,当年你我在辽南交过手咧。”杜聿明闻言大惊失色,声音颤抖着说:

“吴瑞林,啊,不,吴司令,你不是在16年前就死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聿明身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为何能安然无恙地参加新中国的国庆阅兵?他和吴瑞林司令之间有什么故事,为什么他认为吴瑞林在16年前就死了?

杜聿明的起伏人生

杜聿明家境殷实,祖上世代地主,他的父亲更是高中举人,他的小学老师兼表兄名叫李鼎铭,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

而他的中学老师兼堂兄名叫杜斌丞,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的中央常委。他父亲的好友更是大名鼎鼎的于右任,此人乃是国民党的三朝元老、国民政府检察院院长。

如此显赫的家世,让杜聿明自小便享受了超乎常人的教育资源。他报考黄埔军校时,因为路途遥远,来到广州后,才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报名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于右任得知此事后,当即邀请杜聿明来到家中,摆下酒席,为之接风。此外,他还修书一封,将杜聿明推荐给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

凭借着于右任的推荐,杜聿明顺利拿到补考资格。不久之后,他就顺利考进了黄埔,成为第一期学员。

在军校历练一段时日后,杜聿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但和他的同学胡宗南的步步高升不同,因为时局风云变幻,他走了不少弯路。

幸得张治中、徐庭瑶的赏识看重,认真练兵、踏实干事的杜聿明才慢慢被提拔为少将。

1933年2月,关麟征和杜聿明带着兵马北山,参加长城战役,抵抗日军。交战之时,关麟征负伤住院,杜聿明接过指挥棒,领导兵马,与日军猛烈对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战之中,杜聿明不仅将阵地保住,还歼灭日军2000余人,至此,他一战成名,引得黄埔校友纷纷称赞,蒋介石也逐渐留意他的一举一动。

杜聿明不仅擅长打仗,还擅长练兵,蒋介石充分发挥其能,将之任命为国民党新组建的首位陆军装甲兵团团长。

装甲兵团先后扩充为200师、第5军,而杜聿明也先后被任命为师长、代理军长。

1939年,在国民党军委组织的校阅中,第5军的军事训练成绩独占鳌头,轰动全军。

蒋介石对这支部队万分喜爱与重视,将之划拨为自己直接掌控,不肯轻易使用这把杀手锏。因此,国民党军中都说第5军是“天之骄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9年11月,杜聿明率领第5军反攻昆仑关,试图打通南下之路,收复失陷的南宁。

与杜聿明对战的是在日军中有着“钢军”之称的队伍,但杜聿明总揽全局,放眼战场,当机立断,采用“关门打狗”、“围城打援”之计,让不可一世的日军陷入绝境。

最终,国军夺回昆仑山,击毙日将中村正雄,消灭了五千多名日寇,此举不仅振奋国军信心,还激发了国民爱国热情。

1942年,蒋介石下令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前往缅甸,支援英军,对付日军。而远征军的主力便是杜聿明领导的第5军,因此他也被任命为第一路副司令长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缅甸战场中,杜聿明发挥专长,制定英明的战略,创造了斯瓦逐次狙击战,以不足万人的兵力,奋力抵抗5万日寇,坚持了半个多月。

可惜后来远征军总参谋长和第一路司令长官不采纳杜聿明的建议,导致第五军被迫撤退。

而杜聿明不敢违抗蒋介石之命,机械执行蒋规定的走荒无人烟的野人山撤退路线,致使惨重损失。

蒋介石见杜聿明如此忠诚,不仅没有怪罪他,反而任命他为第5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总司令。

在云南期间,杜聿明将地头蛇龙云的相关问题解决妥当,被提拔为中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期间,杜聿明指挥兵马,对抗解放军,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人数优势,他大展威风,先后攻占了辽西、抚顺以及辽阳等地。

因此,他成为了国军将领中的香饽饽。

但因为身体原因,杜聿明离开了东北,前往上海治病。没有了杜聿明,国民党在东北战场接连惨败,阵地纷纷失守。

杜聿明身体恢复不久后,蒋介石火速将他调往东北,想让他挽救败局,可惜战势已定,任谁来也是无力回天。

不久,杜聿明收到撤出东北的命令。可此时东北通往关内的唯一通道已经被林彪切断,进无可进,退无可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知杜聿明竟兵走险招,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成功迷惑住林彪,将万余名国民党东北军残部从营口撤出,随后投入到淮海战场。

淮海战场中,杜聿明与陈诚领导的国民党军对战粟裕、刘伯承领导的解放军,可惜丢失了民心,失败是他们必然的结局。

杜聿明兵败之后,被送去管理所改造。他在改造期间,得到了组织的良好照顾,经常可以吃到鸡鸭鱼肉,甚至还有牛奶供应。

不仅如此,组织还安排了医生为之治疗多年的伤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聿明在感受到组织对他生活和思想上的关怀后,逐渐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观,成为拥护组织的万千人民之一。

1959年,被改造了十年的杜聿明终于被释放出狱,几年之后,组织还给了他一份工作,安排他到政协担任文史专员。

从文到武,杜聿明打出了名声,成就将帅威名;从武到文,他洗心革面,低调做人,一家人幸福美满,亦是一件幸事。

不得不承认,杜聿明是一位合格的指挥者。当初在辽南战场中,他和吴瑞林将军的交锋,可谓精彩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大将军,战场交锋

当初杜聿明养病之时,辽南独立师师长吴瑞林率领士兵,抓住时机,蓄力而出,接连袭向国民党军,战果颇丰,解放了诸多辽南地区。

杜聿明身体恢复,被重调东北,他领着十万兵马,浩浩荡荡开向辽南,试图消灭吴瑞林的辽南独立师。

此时的辽南独立师只有万余名战士,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自然硬拼不过。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危难之际,辽南独立师的领导层在战略上出现了分歧。师长吴瑞林主张先撤退,后有机会再反攻。

而政委则认为部队历经千辛万苦才拿下辽南等地,一旦撤退,敌人将会重兵把守。

到时候想要夺回辽南之地将难上加难;再者,撤退意味着向敌人投降,会扰乱整个解放军的军心。

吴瑞林明白“留在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这次不撤退,万名士兵将会魂归此地。

这些可是与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他据理力争,努力劝说政委,最终政委才同意部队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略定下了,可如何才能突破敌人的包围呢?吴瑞林思考许久后,灵感一闪,昔日诸葛亮摆出空城计骗过司马懿,如今我们也可来个疑兵之计。

和政委商量一番后,他命令手下发出一封电报,表明独立师坚守阵地的决心。因为吴瑞林早就料到,电报会被杜聿明部给截获,所以他才将计就计。

果不出所料,杜聿明截获电报后,推断吴瑞林部一定会坚守阵地,便让部队减缓行军速度,从四周向中心慢慢聚拢,以此包围独立师。

吴瑞林这边,在撤离的同时,安排了一个团的兵力迷惑敌人。当杜聿明的兵马到辽南之时,立马遭遇袭击,因此,他更加确信独立师坚守辽南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聿明大喜,认为这次肯定可以全歼吴瑞林部,他急忙下令,全速出击,炮火轰鸣,枪声不断,漫天的战火,覆盖战场。

激战过后,杜聿明派出人手去搜查是否有解放军的残留部队。一番探查,并未发现情况。

于是他来到战场,看到满地的焦土,自然认为吴瑞林部插翅难逃,在炮火的轰炸下死无全尸。

因此,杜聿明在给蒋介石的战报中有“全歼”“解放军师长吴瑞林阵亡”等内容。多年之后,杜聿明和吴瑞林在天安门再次相遇,他才得知当年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当年杜聿明为了不误伤到自己部队,命令士兵禁止进入轰炸区,而吴瑞林则趁着这个机会,冒着硝烟,领着士兵,抵达包围圈外围。

在包围圈外围的国民党军队,没有料到吴瑞林部会撤退突围,所以根本没有关注此事,致使吴瑞林轻易突围而去。

后来,杜聿明和吴瑞林再也没有在战场相遇,加上杜聿明被劳改了十年,所以他一直认为对方死了。

十余年过去,物是人非,两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一同为新中国的建设努力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聿明被俘

身残志坚,立功无数的吴将军

1915年春,吴瑞林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的一户普通农户家中。3岁那年,他的父亲便离世了,全靠母亲一人,含辛茹苦将吴瑞林兄妹4人养大。

10岁那年,吴瑞林被迫外出打工,做起来泥瓦匠。后来,在进步人士的带领下,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后被吸纳进中国共青团。

在巴中时,吴瑞林拉来1700多人,组建了川陕甘少共先锋团,他则被任命为团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吴瑞林奔赴齐鲁抗日前线,很快担任了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1940年5月,吴瑞林领兵参加了三战杨家横战斗,成功粉碎日伪军的大规模"扫荡"。在第三次战斗中,吴瑞林身受重伤,导致一条腿瘸了。

但他身残志坚,浑身上下,透露出的一股狠劲,让敌人闻风丧胆,因此得名“吴瘸子”。

此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吴瑞林屡立战功,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卓越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美援朝战争中,吴瑞林再接再厉,活用各类战术,将美军名将李奇微打得找不到东南西北,仓皇逃窜。

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举行首次授衔仪式,战功卓著的吴瑞林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等。

1959年12月,被组织给予厚望的吴瑞林告别陆军生涯,出任南海舰队司令员。9年之后,吴瑞林调任军委海军常务副司令员、党委副书记,分管作战指挥和工程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正的能人,做一行,爱一行,强一行。在陆军任职时,他能指挥千军万马,大破敌军;在海军任职时,他亦能扬帆起航,护海卫岸。

吴瑞林将军为国拼搏,甘愿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铭记;他身残志坚,不畏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心胸豁达,与差点要他的命的老对手相逢一笑泯恩仇,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