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神经系统极其复杂,颅内可供医生操作的手术空间又极其狭小,故被称为生命“禁区”。而今神经外科手术之所以能成功穿越“禁区”,除了手术医生的精湛技术和过人胆识以外,也有赖于各种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日,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独立完成神经导航下颅内占位取活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帮助下,通过约1厘米的小切口抽吸出部分病变组织,明确了患者的疾病诊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独立完成神经导航下颅内占位取活检术。

近日,70岁卢姨因“反复头晕头痛伴纳差三天”来诊。入院后医生结合患者症状及体征,予以行头颅MR检查,结果考虑颅内占位(性质不明),未排颅内恶性肿瘤引发的症状。患者家属考虑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开颅手术风险大,拒绝开颅。

根据患者家属意愿,为了明确诊断并为下一步诊疗提供指导意见,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机器人微创手术——神经导航下颅内占位取活检术,为卢姨进行微创手术取活检。可以说,是“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为“刀尖上的孤勇者”精准穿越“禁区”配备上了GPS。

脑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的疾病,传统手术治疗存在许多挑战和风险。神经导航下颅内占位取活检术,具有切口小、定位精准、安全可靠、出血风险小、恢复快的优点。据介绍,神经导航跟汽车导航类似,它会告诉医生将去哪儿,即精确定位病灶;告诉医生从哪儿出发,即设计最安全、便捷的手术入路;告诉医生应该往哪儿走,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等结构;提示医生已经做到哪一步了,也就是实时跟踪手术进程。

这一新技术可帮助明确肿瘤类型及分级,为进一步进行放疗、化疗等精确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病理支撑,给患者带来更安全、精准的神经外科治疗方案,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功能区域,为受病痛折磨的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相关链接

神经导航下颅内占位取活检术安全吗?

神经导航下颅内占位取活检术有严格的手术适应证:

① 考虑脑内病变可能为淋巴瘤、生殖细胞瘤等对放疗或化疗效果比较好的脑肿瘤

② 颅内多发病变或弥漫性病变,多中心胶质瘤、多发转移瘤等;

③ 常规开颅手术难以达到的脑深部病变,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而又必须明确病变性质者;

④ 病变位于脑重要功能区,预计开颅手术将导致严重神经功能缺失者;

⑤ 疑为炎性病灶或全身性疾病造成的脑内病变;经各种影像检查仍未能明确病变性质者。

颅内占位取活检术安全吗?

神经导航下颅内占位取活检术并发症包括出血、新的神经功能损害和术后感染等。精准的术前手术规划、精细的术中操作、丰富的手术经验,能够极大地降低并发症的出现。

由于立体定向活检是微创穿刺,颅骨开孔很小,穿刺针直径仅2毫米,术后感染、出血的概率相对较小。对于颅内炎性病变或组织结构疏松的肿瘤,则存在一定的播散风险,但播散概率远低于开颅切除。

当然,医生们也会根据病情斟酌利弊,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