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思想溯源》

哲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世界的一门学问,所以哲学也被成为智慧之学。帮助我们建立一套认知世界的坐标系,就像达利欧那样“帮助我发现真相是什么,并据此如何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课老师:李猛教授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导、“思想与社会”项目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与伦理学、社会理论、早期现代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特别着眼于现代政治形态、道德与社会思想的形成机制与历史脉络。

西方哲学研究一直是现代中国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长期以来,古希腊哲学并非其中最具影响的力量。古希腊哲学近来日益受到关注,是现代中国思想成熟的一个标志。而对古希腊哲学理解的加深,关键在于现代中国思想在哲学上建立起与希腊古代哲学的关联,并形成自身理解古希腊哲学的研究传统。
李猛教授从比较西方古典政治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差异,以及中国传统思想对于有关问题的不同思考出发,引导大家对中西方哲学思想溯源。启发同学们从更宏观的哲学层面,对待事物从多方面,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寻找其本质。

课堂精彩内容

一、古典哲学

1、西方的挑战

  • 张之洞:中西之争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天演论与物竞天择

  • 培根对(旧)哲学的批驳

  • 西学体系

  • 爱智之学:哲学

  • 哲学家:观看人生比赛的人

  • 苏格拉底的洞穴

2、东西文化的根本问题

东西文化三期说:所有人类的生活大约不出三个路径样法

(一)向前面要求;

(二)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

(三)转身向后去要求。

二、现代哲学

1、哲学作为生活方式

  • 三种生活方式:追求财富,追求荣誉,追求智慧

  • 哲学家的无知

  • 哲学讨论VS法庭辩论

  • 群氓:理性的对立面

  • 哲学:对生的沉思

2、现代哲学的开端

  • 笛卡尔:《第一哲学的沉思》

  • 亚里士多德论第一哲学:存在之为存在或最高存在

  • 伽利略:自然之书是上帝之手用数学语言写的

3、从怀疑到我在

  • 普遍怀疑

  • 第一波怀疑(1):感觉作为原则

  • 第一波怀疑(2):梦的论证

  • 第一波怀疑(3):脱离梦的困境

  • 自然秩序的数学基础

  • 第二波怀疑:欺骗的上帝

  • 寻找哲学的阿基米德点

  • 我在的建立

3、政治变革与思想改进

从个人主体到社会秩序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路径。

  • 现代世界与传统秩序的解体

  • “无主的个人”

  • 自然状态学说

  • 社会契约论

  • 国家与市民社会

  • 伦理国家的努力

4、现代哲学与传统思想

  • 西方文明的普遍主义与世界历史

  • 传统国家伦理生活的困境

  • 西方哲学对于现代中国的意义与挑战:生活世界的体用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猛教授两天的讲授,让同学们认识到,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可以用相当朴素自然的方式去进行思考,可以使这些基本问题能够和生活发生关联,同时也让大家从这个过程中带回一些东西,能够投入到个人的发展和抉择中,像哲学家一样作为旁观者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