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给自己画像,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个生命的全过程。坚持内心不断地给自己涂抹自己喜欢的颜色,最终会描绘出你自己满意的样子。”

这是倪萍在新书《聊聊》里的一句话。尽管有人会觉得这有点鸡汤,但她确实说出了人生的真相。

在《聊聊》这本书里,倪萍以知心大姐的形象,从理想、工作、家庭、孩子、价值观这五个方面展开去,深入浅出地讨论了“每个人生阶段应该怎样走”这个宏大的命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聊聊》主要是为女性而创作的书。在书的开篇,倪萍就说了这样一段话:“像我这个年龄的老太太真不能乱给年轻人指路,因为我们经历的时代、生活环境都不一样,我现在常常是追着年轻人在走。有多少人就有多少路,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还真得自己试着去走。至于成功,你们是太不了解我了。我一路跌跌撞撞,不知摔了多少跟头,也常常不知所措,有时候还鼻青脸肿。你们看见的只是我爬起来以后的样子,只是整理了头发的样子。”

因此我们知道,倪萍这本书并不是纸上谈兵地讲大道理,而是从自身经历出发,设身处地地告诉我们一切经验和感悟。

比如,关于生育期撞上职业发展期要如何抉择这个难题,倪萍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天霞,今年三十多岁,是个爽快的知识女性,在过去八年里,她放弃建筑工程师的职业,转身投入自己感兴趣的媒体行业,为此还去国外进修了一年。她执导的一部有关北京胡同的纪录片在双年展中获奖。天霞的丈夫是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建筑事务所,工作很忙。

可以说,天霞两口子都是工作狂,结婚好几年了一直没敢要孩子,最近一直犹豫是不是该要孩子了。可是如果要了小孩,事业又要被耽误几年,她计划中的工作目标要怎么去完成呢?她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带着这个困惑,天霞找到倪萍来“聊聊”。倪萍给出的建议是:人生的计划其实可以放长,长到 80 岁都没问题。我们通常觉得干事业的好时光总是有限的,仅在年轻的时候,但这要看具体的职业,如果这份职业没有时间上的紧迫感,完全可以生完孩子再接着干。“有了孩子以后,你对你的行业的理解一定会有变化的。女人做了母亲之后对事物的认识会产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颠覆性的。有的时候连世界观都会发生变化,而这种根本上的变化自己都意识不到。你会因为孩子对所有的生命,包括生命跟世界的关系、跟自然的关系、跟天地的关系,都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理解。你要是还继续从事建筑媒体这个行业,我建议你先完成母亲这个角色,但前提要看你跟你老公的婚姻是否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比如,在职场上,是跟别人一起“卷”还是“躺平”?关于这个问题,倪萍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晓白是职场妈妈,面对“90 后”和“00 后”的职场主力军们,明显有些力不从心。晓白在影视公司工作,大家一起跟组,年轻同事们可以各种“熬大夜”,依然活力满满,而晓白熬到两三点心脏就开始突突,扛不住了。她觉得同事们“卷”得特别厉害,自己却有点“卷”不动了。

晓白很热爱这份工作,以前是愿意跟同事们一起“卷”的,觉得年轻什么都无所谓,可现在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已经不愿意了,因为觉得付出跟收获往往不能成正比。尤其是这些年影视行业遭遇寒冬,项目越来越不好做,甚至已经被称为“特困行业”了。晓白这家公司经营不善,她甚至已经在考虑换工作了。

对于晓白的遭遇,倪萍非常理解。她明白,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虽然很多人反感这种“内卷”,但实际上这可能会是未来社会的常态了。她想起当年在台里当主持人的时候,想“卷”也没人“卷”。刚进台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文艺节目一共有 7 个主持人。倪萍和杨澜两个人每周都轮着直播,好像还来不及“卷”,杨澜就出国了。当时还有刘璐,人家优雅地、不急不慢地做着只有自己能做成的音乐节目。那时工作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人少,不“卷”。

可是如果换成现在的话,倪萍知道自己也得被“卷”走了。首先,从做主持人的外表条件来说的话,自己不够漂亮。现在台里的主持人有四五百人,而且中传招生都是个子要高还要漂亮。其次,倪萍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台里后来进来的那些人都是双学位,不是北大就是中传,学历都很高。北京台做养生节目的刘静,已经拿了博士学位了,海霞也是博士学位。她们年轻那么多,倪萍根本“卷”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到这儿,倪萍给晓白的建议就是:我觉得你可以大胆地开开思路,对自己做一个评判。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点是评判什么,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先要看你对这个职业或者这个行业的热忱。如果你热爱到一定程度,不做这个不行了,那其他条件要降低。

比如说你想按照自己的标准做个理想化的项目,那就做好心理准备,可能就挣不到那么多钱,在物质上要放低标准。其实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真的需要学会调整成功的标准,因为成功的标尺,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就说跨栏,90 米栏一定要跟刘翔一样达到 8 秒 79 的成绩吗?难道其他人都是瞎跑了吗?积极地向上追求是好的,但不是非要拔尖才叫成功,才有意义。

她建议晓白把这种调整平移到生活态度上去。晓白不年轻了,做了母亲还上着班,可以自然、从容地做一份工作,带好孩子,工作上不再要求自己必须拔尖了,花点心思用在家庭和孩子身上,温暖、幸福地过几年,以后再说以后的事。

最后,她还强调:“你可别轻看了自己,年轻的妈妈扯着孩子在大街上走,那真是一道世间最美的景象。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亮出自己的长项,给自己涂抹属于自己的生活亮色,你可能就不那么焦虑了。”

可以说,倪萍给出的建议可能不毒舌,也不犀利,她就像一个长者在给后一辈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看法。当她把这些东西掰开了揉碎了讲出来,什么迷茫啊,平庸啊,焦虑啊,全都不知所踪,留下的只是豁然开朗。

在这本《聊聊》当中,没有生硬晦涩的说教,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烟火气息,真实却不庸俗,不浮夸不做作,可以帮我们走出迷茫,穿越痛苦,化解挫折、焦躁、困顿等一切负面情绪的影响,那些身为“过来人”对年轻人的温暖建议,可以给我们带来心安的力量,帮助我们重塑心灵,拥有强大心态的力量,收获幸福。

其实,甜也好,苦也好,咸也好,淡也好。只要你用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琐碎,万物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