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电影圈最魔幻的一件事——
《我本是高山》还没上映时,就惨遭某些大V疯狂抵制。
抵制的理由有很多,但最关键最主要的,是以下三点:
一:这部电影“恶意弱化”了张桂梅对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
二:这部电影“恶意放大”了张桂梅对已故丈夫的小情小爱。
三:这部电影的主创,恶意把剧本设计成这样,是想把一名信仰共产主义的伟大女性,改编成迎合男权社会和西方价值观的好莱坞庸作,其心可诛,其迹可耻。
然而,抵制的声浪达到最高潮时,央媒突然下场。
电影频道当即发文,表示“六公主”愿意力挺《我本是高山》。
同时,“六公主”还质疑某些大V居心叵测,可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在恶意评论。
接下来,最魔幻的一件事发生了——
一些网友,向平台举报了电影频道。
原因是他们认为,“六公主”已被“境外”渗透,所以才会力挺《我本是高山》。
什么意思?
要知道,“六公主”的全称,是“中央宣传部电影卫星频道”,直属于广电和中宣部。
也就是说,为证明这电影侮辱了党和国家,他们把党和国家旗下的正规媒体给举报了!
结果?
电影频道,当然没有被封杀。
反之,微博禁言了一些用户。
不过,一切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此时此刻,双方仍在争执不休。
那么,关于这部电影,真相究竟是什么?
注:本文不站任何立场,是完全基于理性思考的,通过电影细节及真实史料阐述客观事实的,《我本是高山》的终极深度影评。如果你只想看简单粗暴的极度情绪发泄文,请移步。而如果你想了解真相,请耐心读完这篇文章,相信一定会有收获
01
弱化“伟大信仰”
坦白讲,去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内心有一种本能的厌恶。
如果不是平台给了优惠券,再加上我想去商场吃火锅,我是不会进电影院的。
因为网上有太多信息都在告诉我,这部电影虽然挺好看,但是却脱离了现实。
而在我看来,传记片作为一种独特的类型,如果不能遵从现实,就毫无意义。
然而,顺着网上的思路,我刚观影没多大一会儿,就察觉到了一丝不对。
电影开场,张校长(海清 饰)初建华坪女中,遭遇了巨大挑战。
注意,是初建期,不是成熟期。
第一批山区学生初到县城,当晚就不顾校规,跑出去了好几个。
按照网上的说法,那些学生在外面吃喝玩乐,丝毫不像穷人家的孩子。
言下之意,主创是在用“小时代”的思维去描写山区,这完全脱离了现实。
但实际上?
亲自看过那些画面后,我才明白,网上的描述有多么匪夷所思。
首先,那些跑出去的女生,只占学校的一小部分。
再者,她们所谓的“吃喝玩乐”,仅仅只是三组镜头。
第一组镜头:几名学生在逛地摊,看见什么都感到新奇,但是什么都没有买,最后她们围着一个小桌板,吃了两根烤肠加一份烤冷面(目测人均消费不超过五毛)。
第二组镜头:夜市中,一名学生看到各种物件,并没有感到多么新奇,而是抬头问了问老板:你这边招人吗?一天给多少钱?我能不能过来干?(这是来找活的)。
关于这两组镜头,其实并没有什么争议,因为它们就像张桂梅的纪录片中那样,刻画了穷苦女孩的勤俭节约,和令人心酸的“懂事”和责任感。
有人质疑说,纪录片中有的学生,一得闲就回山里帮家里人干活,电影为什么不拍(显然没仔细看片)?
但实际上,电影完全拍了。山英(美朵达瓦 饰)得闲的时候,不仅会帮家里人做饭,还会偷着去工地搬砖。
网上争议最大的,是第三组镜头(一个长度3秒钟的闪回画面)——
三名学生进入网吧,一名在敲键盘打游戏,另外两名在旁边观战。
有人说,这个画面不合逻辑,因为她们没有钱,而且对网吧缺乏认知。
关于这一点,作为一名农村出身,从7岁起就开始泡网吧的网瘾少年,我想我应该有资格说两句。
家境一般,非三好学生的90后应该都知道,08年(电影背景年代)是网吧行业全面爆炸的黄金时代。
那个时代,《梦幻西游》和《热血江湖》的余热未尽,《跑跑卡丁车》《穿越火线》和《DNF》统治了每一条街。
同时,由《劲舞团》衍生的“杀马特贵族”横空出世,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而“杀马特贵族”的人员构成,就是一群来自中西部农村的,社会底层的青少年。
只要有机会,他们宁可每天少吃两顿饭,也要花上一块钱,敲坏网吧的空格键。
这,都是我亲眼见证过的,客观真实存在的历史。
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何纪录片中,张桂梅从未提起过,学生有类似问题呢?
为何张桂梅对外口述时,她的学生永远都是那么坚韧不拔,那么正能量呢?
因为,张桂梅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而真正的共产党员,从来不会埋怨最底层的群众,只会要求上面的人担责。
所以你会看到,在张桂梅的语境里,学生永远是好的,责任永远是自己的。
就像电影里,学生成绩差了,张校长没有去怪罪学生,而是不断给老师施压。
学生出息了呢?张校长也不需要学生去感激她,因为“走到哪,你都是你自己”。
这,就是共产党员的价值观。
在我看来,张桂梅没有对外公开说的东西,并不代表电影就一定不能拍。
无论是昂贵的私立学校,还是免费的县城女中,都不可能没有问题学生。
把问题学生拍出来,不仅符合现实逻辑,而且还能制造冲突,引入电影主题。
逃走的学生回来后,张校长为了规范制度,要求所有学生都剪掉长发。
山英不愿意剪。
张校长告诉她:你要是不剪,大家就都不要剪,都等着你吧!这是一个集体!
然后,山英就跟随大部队,剪掉了长发。
这场戏,是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会发生的。
因为只有像张校长这样的共产党员,才会如此强调集体,“集中力量办大事”。
剪发过程中,电影里有一处比较关键的细节。
就是学校里的徐老师(柴烨 饰),跟同事暗自吐槽:她凭什么剪人家的头发?
之后,张校长命令老师们要和学生一样,不准化妆,不准穿短裙。
为了提高升学率,张校长还取消了老师们的假期,用来给学生补课。
这一切的一切,都遭到了徐老师的强烈反对。
为了反对张校长,徐老师甚至不惜离开男友,成了首个从华坪女中辞职的人。
为什么?
是因为徐老师懒惰吗?
是因为徐老师自私吗?
不。
是因为她理解不了贫困山区,理解不了共产主义。
她看不懂,张校长一切表面粗暴的行为,都是对山区学生最有利的无奈之举。
就像某些观众,看不懂这部电影从头至尾,都在对“信仰”二字进行有力的诠释。
徐老师辞职后,在女中最危机的关头,老师们带着学生,升起了五星红旗。
在剧作结构最关键的中间点,主人公命运开始转折的时候——
看见飘扬的五星红旗,张校长决心重整旗鼓。
她带着一众老师,对着党徽,重念了一遍入党誓词。
然后,继续上课,继续奋斗。
如果这还不能算是主旋律。
那我真的不明白,到底什么才能算是主旋律了。
02
放大“小情小爱”
有人说,《我本是高山》最大的罪过,就是老董的戏份太多(5分钟左右)。
因为老董的戏份太多,导致电影的主题严重失衡,信仰的力量被严重削弱。
对此,其实早在观影之前,我就不太能苟同。
因为早在先前,我就看过一篇《人物》杂志对张桂梅的深度专访。
那篇专访中,张桂梅用了很大幅度,亲口介绍了自己的丈夫老董。
首先,老董本身就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张桂梅的革命爱人。
再者,张桂梅之所以会做老师,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受老董的影响。
80年代,张桂梅与老董相爱,婚后便随着老董回到了他的家乡,大理喜洲。
在那里,老董担任了喜洲一中的校长。
而张桂梅则说——
“为了他,我也去当了老师。”
注意,我绝对不是什么直男癌,也不是过激的女拳主义者。
以下这段文字,没有任何立场,全部都来源于张桂梅本人的回忆和口述。
因此,关于网上的某些评论,我是很难理解的。
我很难理解,为什么拍一名共产党员的故事,不可以有爱情段落。
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人在面对困境的时候,不可以想起自己的爱人。
冷锋那么铁骨铮铮,关键时刻不也还是会想起龙小云么?
更何况,电影里对张校长和老董的刻画,是完全基于真实史料的。
在我看来,老董这个角色和戏份,虽然节奏不够顺滑,但是并没有逻辑问题。
立场问题,就更谈不上了。
电影后半段,张校长积劳成疾,在病房中昏迷不醒。
梦里,她跟随老董来到门外,看见了一片片荒野和群山。
注意,这段画面呈现暗蓝色调,是一种典型的阴间风格。
这是在说,张校长已经达到了崩溃边缘,正在面临死神的诱惑。
而,就在张校长快要被老董带走的时候,歌声响起了。
医院外,她的学生们集结成队,合唱了她最喜欢的《红梅赞》。
听到歌声,她苏醒了。
她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想起了自己要成为“江姐”的伟大夙愿。
坦白讲,我平时并不是一个很喜欢看主旋律电影的观众。
但这一幕,把我深深打动了。
我第一次觉得,原来红色歌曲,也是可以如此悦耳的。
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党性与人性,可以如此巧妙的结合。
03
迎合“男权社会和好莱坞庸作”
文章读至此处,相信你应该已经明白,《我本是高山》为什么会被黑了。
因为信息不对称。
因为编剧写剧本的时候,一定在全网翻阅过几乎所有跟张桂梅有关的资料。
而大部分媒体人和普通观众,都只看过那些资料的冰山一角。
所以,电影的“缺陷”才会被无限放大,酿成今天这样的情况。
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是电影里有位母亲,由于长期酗酒,影响了孩子上学。
很多人说,“纪录片里明明是父亲酗酒,为什么要改成母亲?”
但实际上,很多人看过的,只是一些传播比较广的纪录片。
而在另一些张桂梅的日常记录中,确实佐证了在云南山区,有女性酗酒。
也许有人还想说,“既然都有原型,那为什么非得拍酗酒的母亲,而不是父亲?”
“电影这么拍,是不是有意要去贬低女性,掩盖男性的罪恶和错误?”
我想说,但凡是认真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因为电影里,那名母亲之所以酗酒,是由于她的丈夫,抛弃了她们母女。
抛妻弃女在前,借酒浇愁在后。
这部电影,在男女性别方面,确实没有进行任何对立,也没有任何偏袒。
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张校长把酗酒的母亲带进学校,给了她食堂的工作。
一代女性受教育,三代女性被拯救。
最后,是关于“西方价值观”和“好莱坞庸作”的问题。
其实,我已经懒得再往下多说什么了。
如果一个角色,只因为她足够复杂立体,就是在迎合“西方价值观”;
如果一部电影,只因为它把人物拍的更像人,就是一部“好莱坞庸作”。
那么,像《我本是高山》这样的“庸作”,我希望以后可以越来越多。
因为,这样的电影,虽然称不上多么伟大,也不太可能名留影史。
但,就目前来看,它的质量已经远超行业平均线了。
只要抛开偏见,去看这样的电影,总是有益无害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