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场对话里,中外艺术家寻求艺术文化的连接点

“这是富春江的风景”“这幅画是我受水乡启发而作”“这幅画如调成黑白,会更像中国水墨画”……12月1日,“良渚论坛”艺术家分论坛“艺术家对话”在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举行。在对话中,艺术家们以人文交流互鉴为背景,畅谈通过在华采风考察、在地创作催生出的鲜活思考与创作感受。

从油画到陶艺,从关注自身表达到跨文化创作,从艺术大展到日常瞬间,短短一个下午,来自不同国家的几十位艺术家们在观点碰撞中寻求着更多艺术文化的连接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无极画展实在令我震撼”

“赵无极画展实在令我震撼!他的生平故事,他在艺术创作上对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完美融合,以及绘画风格的转变等,都非常精彩。”聊起这几天印象深刻的经历,阿联酋艺术家Almaha Jaralla激动地说。

“艺术是一种语言,当看到赵无极的画时,我仿佛感觉到上帝突然向我打开了一扇窗户,并传递出丰富的信息。”挪威艺术家、画家Esther Maria Bjørneboe则这样描述自己对赵无极画作的感受。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曾评价赵无极的艺术为“以中华文明之传统开现代绘画之生面,在世界艺术史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东方气象……是东西方文明互鉴在现代美术领域的最高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赵无极的艺术汲取中西文化传统,兼容并蓄。中国古典、西方现代,赵无极在这两个传统中互为体用,双手互搏,或以保罗·克利式的现代绘画语言摹写甲骨金文的拙朴古意,或以表现主义的狂飙涂抹响应草书的笔势与章法,或以山水画的丘壑内营演化浑茫天地以响应莫奈,或以奇崛的构图、恣肆的笔法致敬屈原与李白。

也正是因这样的原因,其作品在中西方艺术界自然地形成了一大批拥趸。

“我在寻找本国文化与中国的连接点”

从赵无极到自身画作,从专注本民族创作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通,更多的艺术家在创作中寻找文化的连接点。

巴西艺术教师Dorothee Ledermann是一位长期从事陶艺创作的艺术家,本次展示的画作是她首次尝试在画布上创作。画布上的鱼、人物、星徽等符号,仍蕴藏着陶艺元素,这也是她探寻两国文化联系的一种尝试。“右下角的人物符号,既可以在良渚的一些器物中看到,也存在于巴西的史前艺术中,同一时期两种文明有着惊人的相似点。”Dorothee Ledermann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幅戴着有良渚神人兽面纹元素的青铜面具的少女画像,是智利艺术家Jennifer Díaz当日带来的新作。

“这幅画名为《过去·现在》,画中少女戴着的面具灵感来自良渚,但耳饰又有着浓郁的智利风情,两者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墙画艺术家出身的Jennifer Díaz用中西融合方式连接起跨文化、跨时空的文化。

有着画家和语言学家双重身份的阿根廷视觉艺术家、视觉艺术研究者、大学教师、美术馆馆长Anahí A. Cáceres G-F,最近正在学习词源学,对中国词汇的历史演变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次,他便将自己对符号创作的兴趣融入了画作中。画作上,刻有中国传统符号的手指指着科技感十足的电路,中外、古今碰撞,自有一番意趣。

“绘画其实是自我身份的一种诠释,一幅画里不仅有着现在的自己,更积淀着漫长岁月里活着的历史文化。”秘鲁艺术策展人、文化项目经理,秘鲁中国文化研究所文化经理Jhonatan Rodolfo Chiong Chávez的话,或道出了文化交融的魅力所在。

“我画下了街上骑电动车的人们”

宏大的艺术文化主题之外,更有不少艺术家沉醉于一路所见所闻的片段。一个个细小微妙的瞬间,正以另一种方式细腻勾勒出中国文化的轮廓。

“这是我在酒店附近新做的美甲,是秋天的颜色。”

“这几天我透过车窗看到街上很多人穿着防风衣,骑着电瓶车,我就把这幅有趣的画面画了下来。”

“这是我拍的西湖一角,金黄的树下是墨绿色的水,这是在沙漠地带难以见到的风景。”

谈及这几日的见闻,阿联酋艺术家Almaha Jaralla忍不住向记者分享了几个记忆碎片。她说,这是她首次到访中国,几日的行程多是到旅游风景区,而那些偶然一瞥间捕捉到的瞬间,更激发起她对中国文化的强烈好奇心。

她说,在阿联酋,自己生活在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中,这几日远离城市的喧嚣,穿梭在良渚的自然风光之中,丰富的色彩带给她源源不断的灵感。

“艺术家们,尤其是青年人要多参加这样的艺术家聚会,为未来的创作积累素材和经历。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带着自己的作品来阿联酋办展。”Almaha Jaralla说,中国与阿联酋在经济、旅游等方面早已有着密切联系,未来她同样期待着更多艺术文化交流能在两国之间开展。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正如现场中国美院的一位学生所说,艺术文化往往能跨越语言与地域的局限,这也正是文化交流互鉴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