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釉之美,首重永宣宝石红,

其色沉稳内敛、浓淡不均,

于鲜红、牛血红中

或现婴儿脸、桃花面之微淡红,

其釉温润脂腻、抚之如肌,

间带黑星或红痣,

虽不均匀,却妙趣天成,

后朝历代极力追慕、仿制而不能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永乐 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珍贵的永宣红釉瓷器

自古华夏多尚赤,红釉一色大吉昌。

自元代铜红釉瓷器烧制成功以来,历洪武、永乐、宣德、成化至清晚期,大红吉色一直成为各朝代瓷器釉色中的佼佼者,时时拨动着帝王卿相、文人雅士、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心弦。

万历年间成书的《窥天外乘》记载:“宋时窑器,以汝州为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骔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永乐 甜白双龙纹高足碗

明·宣德 青花把莲纹盘

明永宣红釉瓷的珍贵不仅在于“物以稀为贵”,更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

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说到明初红釉瓷的珍贵:“永乐鲜红釉最负盛名,声誉远在元明诸多红釉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釉瓷烧制难度有多大?

明朝永宣红釉瓷的宝贵还缘于它的“以珍为贵”,其贵重在于成功烧制的高难度。高温红釉瓷的着色金属为铜。在生坯上施铜红釉后入窑,经1250℃~1280℃的高温在还原焰中烧成。

由于铜分子的活跃性和极易挥发,所以铜红釉对烧成气氛、温度及铜的含量极为敏感。如果温度和烧制气氛掌握不好,铜就会发黑、变绿,甚至产生“烧飞”现象无法显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 红釉印花龙纹盘

正因为高温“铜红”釉如此难以“出彩”,唐宋两代在国力鼎盛时期也烧制不出呈色纯正的红釉瓷。到了元代,终于烧制出高温“铜红”釉瓷器,但成品极少,且釉色尚不够纯正。

真正釉色纯正,鲜红艳丽的“铜红”釉瓷器出现在明初永乐、宣德时期,学术界一般称永乐时期的红釉为鲜红釉,称宣德时期的红釉为祭红釉,无论鲜红釉还是祭红釉,都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峰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宣德 鲜红釉僧帽壶

故宫博物院藏

永宣红釉瓷不仅是后世难得一见的极品,在当时也已万分珍贵,其价格已同宋代官窑相仿。

明永宣红釉瓷特点

永乐时期,红釉烧造技术逐渐成熟,器物明显增多,常见器型有瓶、盘、碗、高足碗等,胎薄体轻,造型规整。

永乐红釉系以铜为着色剂的高温釉,呈色稳定纯正,一改元代的暗红色调为鲜艳如初凝的鸡血红,后人称之为“鲜红”、“宝石红”等。永乐红釉器多无纹饰,少数印有云龙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宣德 鲜红釉葵花式洗

宣德朝是明代红釉器制作最辉煌的时期。宣德时期,红釉制品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加,而且较之永乐鲜红釉器更胜一筹,

宣德红釉呈色浓艳,又往往在器物转折变化的棱角处隐现胎骨而呈现白色筋脉,增添了观者视觉的变化,耐人寻味。辅助装饰除暗花外尚有描金彩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宣德 鲜红釉描金云龙纹盘故宫博物院藏

这时的红釉器造型更加丰富,胎、釉都较永乐时期略厚,红釉发色微深,有的呈暗红色,器型也多于永乐时期。由于铜红釉对窑室气氛极度严格,烧制困难,宣德以后红釉制品渐少。

(备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