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是车辆行走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支撑全车重量,缓解路面冲击,还要通过轮胎对路面的附着力产生驱动力和制动力,保障车辆的正常行驶。

车轮的组成结构主要包括轮辋、轮辐、轮毂、轮胎。其中轮辋轮辐轮毂听上去好像差不多,让不少车主搞不清楚,今天咱们就一起聊一聊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轮辋

轮辋也叫轮圈,指的是车轮周边安装和支撑轮胎的部件,与轮辐一起共同承担车轮载荷,并发散轮胎产生的热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中即是常见的轮辋结构,严格讲是轮辋和轮辐的结合体,根据其制造材料的不同,很多车主直接将其称作“钢圈”、“铝圈”,指代的即是钢制和铝合金制的轮辋。

2、轮辐

轮辐指的是车轮上连接轮辋和轮毂的部分。

按照轮辐的结构,车轮可以分成辐板式和辐条式两种。一般长期跑高速的车辆多采用多辐式,可以提供良好的支撑,避免或减少行驶过程中车轮产生较大的变形;反之,在短距离技术跑道上追求轻质特点的车辆则多采用少辐式,外观上具备独特的裸露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轮辐和轮辋可分为整体式、永久连接式和可拆卸式。

3、轮毂

轮毂俗称“葫芦头”,指的是连接车轮和车轴的部件,主要通过螺栓或者销子跟轮辋和车轴相连,同时也给车轮提供了中心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地方习惯将轮毂和轮辋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种部件,轮辋是在车轮上周边安装和支撑轮胎的部件。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学名叫做“轮毂单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