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语

在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中,软体动物是除昆虫外最大的类群,在地球上约有10万种以上。软体动物以其奇特的形态和生存策略,备受关注。这些无脊椎动物在生存、适应和繁衍的过程中,展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世界之最”。
青岛贝壳博物馆推出全新专栏《世界软体动物之最》,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软体动物世界,探索它们的世界之最,了解这些生物如何在这个多元化的星球上留下独特的印记。

世界上最大的双壳纲软体动物——库氏砗磲

大家都知道,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国宝”,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珍惜度非比寻常。
然而,在海洋中,有一种软体动物被称为“贝王”,其珍惜程度堪比大熊猫,它就是库氏砗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库氏砗磲——“大砗磲”,壳最宽处可达1.8-1.9米,体重最大可达300公斤,是名副其实的“海贝之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库氏砗磲还被称为“食人贝”,甚至还有报道说潜水者被库氏砗磲夹住手臂而溺死。

但是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证明,生活在热带珊瑚礁浅海区的库氏砗磲,其肥厚的外套膜中共生了大量为其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的单细胞植物虫黄藻,两者互惠共生。此外,砗磲也食浮游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贝壳博物馆馆藏的库氏砗磲

直径约为1.3米,重量超过100公斤

在古代,人们把砗磲称作“车渠”,因为它的壳上的纹路像雨天马车压过泥土留下的车辙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维纳斯的诞生》孕育女神维纳斯的贝壳就是砗磲

东汉伏胜所著的《尚书大传》中记载:商代,周文王曾被商纣王囚禁在羑yǒu里(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南省汤阴县北),周文王的臣子散宜生就想办法弄到了一个十分罕见的大砗磲,并把它献给了商纣王,商纣王得到大砗磲后十分高兴,于是就下令把周文王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体砗磲的颜值很吸引人

魏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大肆兴起,在佛教界中砗磲深受人们的喜爱,被制成各种各样的配饰,佩戴在身上可以辟邪。砗磲在当今流行的“佛教七宝”中列驱邪避凶的首位。

在中医药中,砗磲贝的尾端曾被认为与珍珠具有同样的疗效,因其所含的微量元素、壳角蛋白及氨基酸有保健、促进身体代谢的功能,有抗衰老及防止骨质疏松的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知不觉中开启了一条采集、搜寻、收藏砗磲之路。砗磲的美丽让人们魂牵梦萦,但是现在砗磲的数量每年都在减少,我们不能让它消失在这个地球上,希望小伙伴们都能成为砗磲的保护者。

保护级别:

全部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1996年 ver 3.1。

全部种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 Ⅱ 级保护动物。

中国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里也将库氏砗磲贝列为一级国家保护海洋生物。

文章摘自:青岛贝壳博物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图片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仅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